1、银行合规征文:弘扬合规文化,缔造农商行辉煌古人云:“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 然而,何为规?何为矩?引经据典,规,就是圆规!矩,就是曲尺!也就是说,没有圆规、没有曲尺,任你是何等的能工巧匠,任你是何等的技艺精湛,要制作出圆形或者是方形的物品,那都是万万不能的!而这句源于木匠行业的古老术语在今日早已演变成“遵循规则,遵守规则”的代名词。纵然只是寥寥数语投映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却变成了普世箴言。商鞅立木为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使秦国日益强盛,最终统一了六国;包公刚正执法,促进了北宋的纲纪严明,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劳苦大众的全力支持,取得了抗日战
2、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促成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些是人类文明对于“合规文化”的无声诠释。 然而,也有这样一些利令智昏者,无视合规文化,恣意践踏合规文化,以身试法: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操作,买卖期权,令公司损失逾百亿;原中国银行副行长赵安歌在短短几年中受贿579万元,挪用公款5000万元,最终沦为阶下囚;原中国建设银行深圳铁路支行江伟亮,因贪污社会保险款970万元,被依法判处死刑。他们没有经得住经济狂潮的冲击,违规操作、非法敛财,将自己钉上了人生的耻辱柱,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这些曾经权倾一时,风光无限的人物,就是因为漠视国法,藐视规章,大胆妄为践踏合规文化,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甚至化作孤魂
3、野鬼的可耻下场。 然而令人产生更大疑虑和最深刻思考是:在银行制度建设如此卖力,安保投入如此庞大、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如此高超的情况下,竟仍有这么多涉案金额巨大的金融案件发生,实在是让人费解。而追其原因,并不是犯罪分子的手段有多高明,而是因为干部员工合规理念淡漠,制度执行力差,以人情代替了制度,感情代替了监督致使业务操作与规定制度背离,使制度落实在实际中走样。 因此农商行必须大力弘扬合规文化,并矢志不渝的去遵守和实施。弘扬合规文化,是我们规范操作行为之必然;是提升管理水平之必然;是保证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治本之策;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农商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四年
4、五步走”战略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建立农商行的“合规文化”呢?我认为这需要每一名员工都常怀律己之心,牢筑合规防线,将合规行为最为我们的职业素养与本能。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坚决杜绝有规不循,有章不守的行为。具体说来:临柜人员在办理日常业务时要合规;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要合规;保卫人员在押送款箱时,要合规;稽核人员监督工作时亦要合规。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树立合规办事意识,摒弃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树立责任意识,对事业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树立相互监督的意识。而和我一样的临柜人员更应从一章一制做起,从坚持最基本的“现
5、金收入,先收款、后记帐;现金付款,先记帐、后付款”做起;从坚持“双人临柜、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双人押运”做起;从坚持离柜收章上锁、退出操作系统做起。有人说:“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如今同业间的竞争风起云涌,农商行的事业正处于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转折点上。如何提高综合竞争力,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是农商行事业永恒的主题。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 “合规”文化来为我们保驾护航。万丈高楼是由一块块砖垒砌成的;奔腾的河流是由一股股小溪汇聚而成的;而农商行的“合规文化”就要靠我们每一名员工,用我们的信念、理念、精神与行动去塑造和繁荣。回首往昔,农商行的员工们凭借他们钢筋铁骨般的精神实现了几代“信合人”的银行梦;展望未来,农商行的合规文化将在我们手中传承,我们不仅要为它架起坚固的支架,还要给它注入更加新鲜灵动的灵魂,缔造农商行史册上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