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82363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2,分数:100.00)1. 由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是 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分数:3.00 )A. VB.C.D.解析:解析摩擦性失业,即由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2. 由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是 *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分数:3.00 )A.B. VC.D.解析:解析周期性失业,即由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3

2、. 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自愿放弃工作所造成的失业是 * 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偶然性失业(分数:3.00 )A.B.C. VD.解析:解析自愿性失业,即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自愿放弃工作所造成的失业。4. 中央银行为增大就业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减少货币供给量B.增加货币供给量C.增加社会总需求 D.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分数:3.00 )A. VB.C.D.解析:解析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社会总需求,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以增大就业 量。5.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

3、是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C.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分数:3.00 )A.B.C.D. V解析:解析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6.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 A.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C.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分数:3.00 )A. VB.C.D.解析:解析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考察1861年至1975年间英国的失业率与工资物价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后,得岀以下结论: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

4、长的替代关系,即反向变动关系,反映这 一关系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7. 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 * A.高* B.低* C.不变D. 与失业率同比例上升(分数:3.00 )A.B. VC.D.解析:解析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低;失业率低,物价上涨率高。8. “奥肯定律”证明A.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变化关系 C.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同向的变动关系 D.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无关(分数:3.00 )A.B. VC.D.解析:解析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间具有一致性,奥肯定律论证了这种一致性。美国经济学家奥

5、 肯于1962年提岀了关于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关系的“奥肯定律”: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9.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奉行“单一目标论”的典型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分数:3.00 )A. VB.C.D.解析:解析德国一直把稳定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奉行“单一目标论”。10. 在货币政策实践中,奉行“多目标论”的典型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分数:3.00 )A.B.C. VD.解析:解析美国则奉行“多目标论”,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都作为货币政 策的最终目标,只是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的

6、最终目标有所侧重。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在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分数:3.00 )A.B.C. VD.解析:解析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 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2. 最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的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分数:3.00 )A.B.C. VD.解析:解析美国是最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存款的一定比

7、例存入中央银行的国家,从而建 立起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13. 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着眼于 * A.短期的供求平衡* B.短期供大于求* C.短期供不应求D.长期的供求平衡(分数:3.00 )A. VB.C.D.解析:解析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主要着眼于短期的供求平衡。14. 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着眼于 A.短期供求平衡 B.长期结构调整 C.短期结构调整D.长期供求平衡(分数:3.00 )A.B. VC.D.解析:解析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的资格是指中央银行规定或调整何种票据及哪些金融机构具有向 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中央银行对此进行规定与调整,能够改变或引导资

8、金流向,可以发挥抑制或 扶持作用,主要着眼于长期的结构调整。15. 依据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的作用机理,对朝阳产业、“短线”部门签发的票据予以* A.再贴现支持B.再贴现限制 C.再贴现制止 D.再贴现调整(分数:3.00 )A. VB.C.D.解析:解析依据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的作用机理,对朝阳产业、“短线”部门签发的票据予以再贴现 支持。而对夕阳产业、“长线”部门签发的票据予以再贴现限制。16. 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直接信用控制(分数:3.00 )A.B.C. VD.解析:解析目前

9、,公开市场业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17. 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范围施以干预,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 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直接干预也被称为直线行动,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范围施以干预。18. 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 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流动性比率是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19.

10、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 * A.呈正比B.呈反比* C.无任何关系* 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数:2.00 )A.B. VC.D.一般说来,解析:解析流动性比率是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呈反比。20. 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这一直接信用控制手段是* 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额(分数:2.00 )A.B.C.D. V解析:解析利率最高限额是指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21. 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是在

11、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并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F调到8%22.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不包括 * A.信用卡交易 B.回购交易 C.现券交易D.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3. 人民银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

12、这一债券交易方式为 A.回购交易 B.现券买断* C.现券卖断* D.信用卡交易(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人民银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 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人民银行直接卖岀持有的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24. 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利率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是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再贷款政策 D.利率政策(分数:2.00 )A.B.C.D. V解析:解析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利率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25. 我国目前汇率政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加快

13、人民币汇率上调速度B.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C.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D.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目前,我国汇率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2)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3)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26.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离政策工具较远* B.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 C.离最终目标较近* D.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中介指标离政策工具较远,但离最终目标较近,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紧密的相

14、关关系。27. 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是* A.基础货币 B.库存现金* C.备用金D.备用货币(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28. 基础货币作为操作指标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A.可测性强 B.可控性强 C.相关性强D.排斥性强(分数:2.00)A.B.C.D. V解析:解析基础货币作为操作指标的主要优点有:(1)可测性强。(2)可控性强、抗干扰性。(3)相关性强。29. 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水平及结构,可随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这体现了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

15、* A.可控性强B.可测性强* C.相关性强* D.抗干扰性(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有: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水平及结 构,可随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30.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 * A.利率* B.汇率C.股票价格指数D.货币供给量(分数:2.00 )A.B.C.D. V解析:解析从199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定期向社会公布货币供给量统计,把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 政策最主要的中介指标。31.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以为代表。 A.托宾 B.莫迪利亚尼C.费里德曼 D.凯恩斯(分数:2.00)A.B.C.D. V解

16、析:解析传导机制理论强调的是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以凯恩斯为代表。32. 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与利率传导机制理论相比,增加的内容是*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水平C.股票价格* D.社会总产岀(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在资本市场获得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以托宾、莫迪利亚尼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者扩展了凯恩 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开始将资本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33. 货币传导机制理论是为代表。* A.凯恩斯* B.弗里德曼* C.托宾* D.莫迪利亚尼(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以货币学派的

17、弗里德曼为代表,突岀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政策引导机制中的 作用。34. 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用符号可表示为(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用符号可表示为:*liitaw35.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可表示为A.B.C .D-O(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可表示为*36.汇率传导机制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A .B .(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汇率传导机制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37.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分为* A.长期时滞和短期时滞B.暂时性时滞和永久性时滞* C.高端时滞和终端时滞D.内部时滞和

18、外部时滞(分数:2.00 )A.B.C.D. V解析:解析货币政策时滞一般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38. 内部时滞包含的两个阶段为 * A.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B.长期时滞和短期时滞* C.暂时性时滞和永久性时滞* D.高端时滞和终端时滞(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内部时滞包括两个阶段:(1)经济情况需要中央银行采取必要措施到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 要性的时间间隔,称为认识时滞;(2)中央银行从对货币政策必要性的认识到采取一定行动的时间间隔,称 为行动时滞。39. 外部时滞又被称为 A.认识时滞 B.影响时滞 C.行动时滞 D.长期时滞(分数:2.00 )A.B.

19、VC.D.解析:解析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行动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外部时滞的长 短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经济主体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货币政策力度、公众的预期都是 影响外部时滞的重要因素,所以外部时滞又被称为影响时滞。40. 紧缩货币政策所采用的手段不包括 A.降低利率B.提高利率* C.紧缩信贷* D.减少货币供给(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给;反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降低利率,放松信贷,增加货币供给。41. 宽松的财政政策所采用的手段不包括 * A.降低税率* B.扩大赤字预算* C.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 D.减少共消费(分数:2.00 )A.B.C.D. V解析:解析宽松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降低税率,扩大赤字预算,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岀以及转移性的支付。42. 双松模式是指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配合 B.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合 C.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合 D.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配合(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双松模式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