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18480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

2、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学情分析:对于古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教学本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因为“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因

3、此,我把本课放在了本单元最后来学,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

4、、媒体辅助法、诵读法、想象法等。学法:诵读法、勾画圈点法、自读自悟法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励导入。1.人们对春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不同时期、不同人物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情感热爱春天。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人所作的两首赞春古诗。4.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四、理解诗句,熟读成

5、诵。1.出示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岁:年。尽:完。生:生长。荣:茂盛。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2.班内交流。未:上横

6、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宿:宝盖不宜太宽。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3.指导书写。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会认“古、诗”等个字,会写“古、声”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课前准备】、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第一课时学习春晓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指名背诵儿歌。、指名背诵古诗

7、(随意)。、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你会背诵首,他会背诵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二、学习古诗春晓、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眠:读(min),不读(mn)。闻:前鼻音(wn)。 自由练读。力求会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晓:可

8、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 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感悟韵律: 齐读古诗。 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

9、歌中很顺口(押韵)。 感悟节奏: 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适当断句,引导朗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想象意境: 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教师描述引读: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背诵古诗。三、指导写字、范写、讲解: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

10、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处: 引导书写“夂”。 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学生练习。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小博士要求: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

11、听呢?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3、出示生字: 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4、巩固识字。5、比赛背。二、巩固生字1、出示词语:指读。抢读。同桌互读。2、比赛: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三、写字逐一指导书写。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学习

1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学习夜书所见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揭题后和学生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1、配乐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范读激情:听老师把这首古诗朗诵一

13、遍。2、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3、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2、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基本功。)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1、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学生遇到困难,老师

14、可适当指导: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否有对比?(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思乡诗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自己对“思乡”二字有什么体会?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尝试背诵1、指导

15、朗读。教师再次范读后,让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找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2、指导背诵。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朗读、背诵也需要指导,不能放任自流。)六、作业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王维多一些了解。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二、学习望庐山瀑布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3、出示去

16、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4、开火车读生字。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17、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如:生升腾、升起。川河流。紫烟紫色的云雾。疑可能、好象。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13、练习背诵。三、学习绝句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3、开火车读。4、同桌检测读。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6、齐读。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

18、等。)8、交流自学情况。(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11、齐朗诵12、练习背诵。拓展训练1背两首古诗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