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

上传人:木又青 文档编号:13949776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JJF(JJF(新新) )6 68 8-202-2021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新)(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asurement on Geometrical Size betweenOne and Two Dimensional2022022 2- -0 01 1- -0 07 7 发布发布2022022 2- -0 07 7- -0 07 7 实施实施新新 疆疆 维维 吾吾 尔尔 自自 治治 区区 市市 场场 监监 督督 管

2、管 理理 局局发发 布布JJF(新)68-2021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asurement onGeometrical Size between One and Two Dimensional归 口 单 位:归 口 单 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中亚能源计量)本规范委托起草单位负责解释JJF (新)(新) 682021JJF(JJF(新新) )6 68 8-202-2021

3、1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宏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李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参加起草人:郭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刘德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李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王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蔡英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JJF(新新)68-2021I目目录录引言.II1范围.12引用文件.13概述.14计量特性.14.1尺寸测量.14.2角度.15校准条件和校准设备控制.25.1 环境条件要求详见表 1.25.2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2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6.1尺寸测量.

4、26.2 角度测量.47校准结果表达.68复校时间间隔.6附录 A影像法测量两点距离值不确定度评定.7附录 B弓高弦长测量圆弧半径的不确定度评定:.11附录 C.14附录 D.17JJF(新新)68-2021II引引言言本规范是依据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而编制的一维、二维几何尺寸和角度测量方法的计量技术规范。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JF(新新)68-2021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1 1范围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一维、二维尺寸以及角度的测量

5、。2 2引用文件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GB/T 18780.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 第 1 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3概述概述一维测量是单一轴向尺寸测量;二维测量是平面坐标尺寸测量, 包含平面内任意点与点之间、点与线之间、线与线之间的测量。一维尺寸测量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测长机

6、(仪) 、光学计、工具显微镜、影像仪器都可进行测量。二维尺寸测量和角度测量一般是直接测量,主要测量仪器有工具显微镜、影像仪等,间接测量角度的主要测量仪器有正弦规等。4 4计量特性计量特性4.1尺寸测量一维尺寸测量范围2000mm;二维尺寸测量范围400mm500mm;(例如:校棒、测杆、圆周校棒、足迹尺、比例尺、多功能孔距测量器、划格器、指环棒等)4.2角度JJF(新新)68-20212角度测量范围: (0360)(例如:量角器、关节量角器、扇形板、量锥等)5 5校准条件和校准设备控制校准条件和校准设备控制5.1 环境条件要求详见表 1表 1 环境条件测量方法测量范围(mm)环境温度()平衡温

7、度时间(h)一维测量L2000(202)4二维测量L400500(202)45.2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见表 2。表 2 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用设备及技术要求1尺寸工具显微镜:测量范围:100mm200mm,最大允许误差 MPE:(1 +L/100)m影像仪:测量范围:400mm500mm ,最大允许误差 MPE:(2 +L/200)m测长机:测量范围: (0 2000)mm,最大允许误差 MPE:(0.5 +L/100)m(其中 L 单位为 mm)2角度测量范围: (0360)工具显微镜:测角目镜:MPE: 1光学分度台:MPE: 10影像仪:MPE: 1正

8、弦规:0 级6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前,首先检查被校准件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采用手动和目力观察。应无毛刺、锈蚀、断线等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在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的因素后再进行校准。6.1尺寸测量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方法众多,测长机、测长仪、光学计、工具显微镜、影像仪测量时应按照仪器相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测长机、测长仪、光学计的JJF(新新)68-20213测量方法可参照 JJG146-2011量块检定规程和 JJG343-2012光滑极限量规检定规程执行,本规范主要针对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以外的常用仪器测量部分进行补充,重点是针对工具显微镜、影像仪的测量。6.1

9、.1影像法测量影像法测量可进行一维和二维测量,此方法所用仪器主要是工具显微镜和影像测量仪。首先将被测工件放置于工具显微镜或影像仪工作台上,调整被测工件,使所需测量面与测量视场面平行(所需测量轮廓在仪器视场中均应清晰) ,被测量的整个轮廓边沿清晰成像于视场中。平面尺寸测量(含一维和二维测量) ,根据尺寸大小选择测量仪器。对于二维尺寸不大于 200mm100mm 的工件可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对于二维尺寸不大于 400mm500mm 且形状复杂的工件可在影像测量仪上测量。具体步骤为:测量用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通电、X 轴 Y 轴或测角分划板归零等基本要求(物镜放大倍数的选择根据被测轮廓的大小确

10、定为 1X 或 3X 或 5X) ,再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工件所需测量轮廓与仪器导轨工作面基本平行(即在视场中轮廓均应清晰,无目力可见的模糊轮廓) , 调整标准仪器立柱使被测工件需测量轮廓的部分或全部轮廓清晰地呈现在视场中。6.1.1.1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用目镜中的米字线中心对准被测轮廓的第一个测量点,在 X 轴和 Y 轴读数窗中分别读取坐标值(11, yx) ;然后移动工作台,使目镜中的米字线中心对准被测轮廓的另一个测量点,同样在 X 轴和 Y 轴读数窗中分别读取坐标值(22, yx) ,则两点间的距离 L=212212)()(yyxx。当两点的中心连线与仪器的一个测量轴(X 或

11、 Y)平行时,21yy ,两点间的距离L=21xx 。6.1.1.2 点到线的距离:将被测量的线调整到与仪器其中一个坐标系的 x(y)轴平行,读取直线的 y(x)轴的值1y,再测量被测量点在 y(x)轴上的值2y,则点到线的距离为:L=21yy 。6.1.1.3 平面内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将平面内任意一条被测量线段调整到与仪器其中一个坐标系的 x(y)轴平行,读取直线的 y(x)轴的值1y,再在另一条线段上选取一个点,测量该点在 y(x)轴上的值2y,则点到线的距离为:L=21yy 。JJF(新新)68-202146.1.1.4 平面内常用圆弧半径测量。一般采用弓高弦长法测量圆弧半径:R=hLh

12、822(其中h弓高,L弦长)选取圆弧的一部分,利用影像法分别测出弓高和弦长,再计算出圆弧半径即可。在工具显微镜上进行平面几何尺寸的测量:将工件置于工作台上,根据工件大小选择适合放大倍数的物镜,测量前调整被测工件所需测量面与工具显微镜导轨运动平面平行。调整工具显微镜和被测工件直到被测工件的所需测量点(边)的轮廓边沿清晰地呈现在工具显微镜的视场中央,用目镜中米字线的竖线或横线(中心)对准被测量的点(边) ,在 XY 轴上分别读取该点(边)的坐标值(11, yx) ,移动显微镜工作台到另一测量点(边) ,再用目镜中米字线的竖线或横线(中心)对准被测量的另一点(边) ,同样在 XY 轴上分别读取该点(

13、边)的坐标值(22, yx) ,两点(边)的平面尺寸为:L=212212YYXX(圆孔直径测量同上) 。6.2角度测量6.2.1平面角度测量6.2.1.1 用测角目镜测量平面角度:单纯的角度测量也可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测角目镜或圆分度台进行测量。测角目镜的分辨力为 1,分度台的分辨力为:10,根据具体被测量工件的准确度来选择用测角目镜还是圆分度台进行测量。用测角目镜进行角度测量时,首先将工件置于工作台上,根据工件大小选择适合放大倍数的物镜,测量前调整被测工件所需测量面与工具显微镜导轨运动平面平行。调整工具显微镜和被测工件直到被测工件所需测量轮廓的边沿清晰地呈现在工具显微镜的视场中央,用测角目镜

14、中米字线其中一条线与被测工件的一边轮廓平行对齐(瞄准线与轮廓边沿之间稍留一点间隙) ,然后在目镜中读出对应角度值1,转动测角目镜再用同一条线平行对齐被测工件的另一边轮廓,在目镜中读出对应角度值2,被测工件的角度值为:=21(或=21)360(。6.2.1.2 用圆分度台测量平面角度:将工件置于工作台上,调整步骤同上,直到被测工件所需测量轮廓的边沿清晰地呈现在工具显微镜的视场中央,(一般测角目镜位于零位,不动) ,转动圆分度台,使工件一边的轮廓与目镜中米字线其中一条线平行对齐,然后在圆分度台上读出对应角度值1, 转动圆分度台用被测工件的另一边轮廓与目镜JJF(新新)68-20215中米字线的同一

15、条线平行对齐, 在圆分度台上读出对应角度值2, 被测工件的角度值为:21(或21)360(。二者测量方法一致,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不同。6.2.1.3 正弦规测量角度正弦规是利用三角法间接测量角度的一种精密量具,通过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关系来计算测量结果。正弦规的型号规格有 100mm 和 200mm 两种,一般用于测量小于 45的角度,在测量小于 30的角度时,精确度可达 35。图 2利用正弦规测量测量示意图正弦规使用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工件尺寸大小选择适用规格的正弦规。2)正弦规是与量块组配合使用的,量块组的组合尺寸 H=L0sin(L 一般为正弦规滚柱之间的尺寸,0为被测角度标称值)。量块组

16、组合时应注意研合技巧(将量块量块成30角交叉贴合在一起,用手前后微量地错动上面一块量块,同时旋转,使量块两工作面转到相互平行的方向;然后沿工作面长边方向向前推进量块,直到两工作面全部贴合在一起。在正常情况下,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觉到研合力,两量块就不必施加压力,如研合力不大,可在旋转和推进时加一些压力,但压力不能太大,以免小尺寸量块变形。 )研合顺序是先研合小尺寸量块,再将研合好的两块组与中等尺寸研合,最后研合大尺寸量块。量块组合尺寸按的实际值使用。3)在确定检测摆放位置时,注意正弦规检测方向与零件(或夹具)基准的位置,放置在正弦规上检测的零件可以使用侧面或端面的挡板作定位。4)被测件应无磁。L

17、abhHJJF(新新)68-20216测量时首先根据被测量角度的标称值,通过反推计算出所需量块的尺寸 H;根据工件大小选择合适的正弦规,将被测工件在正弦规上装夹好后置于平板上,在被测工件上选取 a、b 两点,并测出 a、b 两点的示值之差h ,则sin=(Hh)/L,式中 H量块组尺寸;(单位:mm)L为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单位:mm)ha、b 两点之间的指示计的差值。(单位:mm)此测量方法为间接测量法。若实际被测角度标称角度0,则 a-b=+h;若实际被测角度标称角度0,则 a-b=-h。可知,角度偏差按下式计算:=-0=h/L(弧度)为了消除安装误差,在一次测量后将正弦规旋转 1

18、80再测一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角度测量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很多仪器都可以进行角度的测量,如多面棱体组合自准直仪、分度台(头)、各类测角仪、水平仪、激光干涉仪、倾斜仪、各类角度传感器等等。这些仪器测量角度的方法可以参照 JJG283-2007正多面棱体 、JJF1083-2002光学倾斜仪 、JJG472-2007多齿分度台 、JJG1208-90多齿分度台基准操作技术规范对于等技术规范或技术资料。尺寸和角度的测量除上述方法外,对于小型工件还可以用轮廓仪和影像仪进行尺寸和角度测量。用轮廓仪测量时,轮廓仪的测针划过被测量轮廓,得到轮廓线,通过软件分析计算出所需要的尺寸和角度。用影像仪测量

19、时,将所需测量的轮廓尽可能清晰地呈现在影像仪的视场内,在所需测量的轮廓上选择计算点,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要的尺寸和角度。7 7校准结果表达校准结果表达经测量后的参数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内容见附录 B。8 8复校时间间隔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JJF(新新)68-20217附录附录 A A影像法测量两点距离值不确定度评定影像法测量两点距离值不确定度评定A.1A.1 概述概述1.1 测量依据: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 。1.2 环境条件: (202)1.3 测量标准:工具显微镜:测量范围(200100)mmMPE: (1+L/100)m1.4 测量

20、方法:下面以检测 100mm 长度为例进行评定分析。平面上时按 X、Y 轴分别为:x=93mm,y=37mm(实际长度为 100.090mm) 。单轴即特例只是 X 轴或 Y 轴的值,参照此方法进行评定。1.5 测量对象:校棒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A.A.2 2数学模型数学模型L=212212YYXX设12xxx,12yyy则:L=22yx当0y:L=21xx 方差和灵敏系数: iicxuxfu222/传播系数:xf /=22yxx,yf /=22yxy2cu=)()(22yuxu两个量)( xu 和)( yu 正相关,则:cu=

21、)( xu +)( yu 特例时:传播系数:1/ xf=1,2/ xf=12cu=)()(2212xuxuJJF(新新)68-20218两个量考虑为正相关,则:cu=2)(xuA.3A.3 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3.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1u:在工具显微镜上对同一轮廓边沿的点或线重复成像并瞄准十次读取相应读数, 记录于下表(边沿一般的工件):序号测量值(mm)残差(mm)137.0061-0.00025237.0058-0.00055337.00650.00015437.00680.00045537.0062-0.00015637.0061

22、-0.00025737.0056-0.00075837.00680.00045937.00640.000051037.00720.00085平均值37.00635/S=0.5m,则1u= S=0.5m3.2 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2u:根据工具显微镜检定规程要求,其示值误差要求为:MPE:(1+L/100)m,取k=3,则有:特例(单轴方向)时2u=(1+L/100)m/3=0.7m平面(双轴时)测量时:x=93mm,y=37mm,则)(2xu=0.64m)(2yu=0.46m双轴测量时按完全正相关处理,则合成后2u=)(2xu+)(2yu=1.1m3.3 阿贝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

23、响及被测件安装与导轨移动直线不平行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3u:估计其影响量为 2m,按均匀分布处理,k=3,则有:JJF(新新)68-202193u=2m/3=1.2m)(3xu=)(3yu=3u=1.2m双轴测量时按完全正相关处理,则合成后3u=2*1.2=2.4(m)3.4 环境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4u:测量环境温度条件为: (202),所引入的偏差为:=tL,按均匀分布处理,k=3,工具显微镜是玻璃刻线尺,其线膨胀系数=10.26101-,则有:单轴时:4u=/3=1.4m双轴时:)(4xu=1.1m)(4yu=0.5m双轴测量时按完全正相关处理,则合成后4u=)(4xu+

24、)(4yu=1.6(m)3.5 被测工件和显微镜的热膨胀系数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5u:当被测工件为钢质时,其线膨胀系数为:11.56101-,工具显微镜的线膨胀系数为10.26101-,其差值为:1.36101-,按均匀分布处理,k=3,则有:单轴时:5u=/3=0.2m双轴时:)(5xu=0.2m)(5yu=0.1m双轴测量时按完全正相关处理,则合成后5u=)(5xu+)(5yu=0.3m3.6 被测件测量基准面与被测量轮廓边沿的垂直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6u:工件自身测量基准面与被测量轮廓边沿的的垂直度要影响测量, 测量轮廓边沿与立柱垂直,应无目力可见倾斜,估计其影响量为 0.002mm,按

25、均匀分布处理,3k,则有:单轴时:6u=32=1.2(m)双轴时:)(6xu=)(6yu=1.2m双轴测量时按完全正相关处理,则合成后6u=)(6xu+)(6yu=2.4mA.4A.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单轴测量时:cu=262524232221uuuuuu=2.4(m)同理两轴测量时:cu=262524232221uuuuuu=4.0(m)JJF(新新)68-202110A.A.5 5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取2k,则单轴测量时:U=kcu=4.8m两轴测量时:U=kcu=8.0m距离测量为 L=100mm 时,尺寸测量的不确定度均采用U=8.0m,2k。JJF(新新)6

26、8-202111附录附录 B B弓高弦长测量圆弧半径的不确定度评定:弓高弦长测量圆弧半径的不确定度评定:B.1B.1 概述概述1.1 测量依据: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 。1.2 环境条件: (202)1.3 测量标准:工具显微镜:测量范围(200100)mmMPE: (1+L/100)m1.4 测量方法:平面内常用圆弧半径测量。一般采用弓高弦长法测量圆弧半径,选取圆弧的一部分,利用影像法分别测出弓高和弦长,再计算出圆弧半径即可。1.5 测量对象:被测工件的圆弧半径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B.B.2

27、2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弓高弦长法测量圆弧半径:R=hLh822(其中h弓高,L弦长)B.B.3 3方差和方差和灵敏灵敏系数:系数: iicxuxfu222/传播系数:hf /=2282/1hL,Lf /=hL4合成不确定度:2cu=)()(22LuhuB B.4.4 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下面以弓高为:32mm,弦长为 94mm,则其半径为:50.516mm 为例,估算其不确定度。其弦长和弓高的不确定度分量参见前面的两点距离测量时一致,其数据列表如下。R50mm不确定度分量弓高不确定度分量值(m)弦长不确定度分量值(m)JJF(新新)68-20211

28、2重复性0.50.580.50.73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0.40.580.60.73阿贝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20.581.20.73环境温度偏离标准温度0.40.581.10.73被测工件和显微镜的热膨胀系数差0.10.580.20.73被测件测量基准面与被测量轮廓边沿的的垂直度1.20.581.20.73合成不确定度cu=2.3(m)1.11.6扩展不确定度UU=5m,k=2。R100mm不确定度分量弓高不确定度分量值(m)弦长不确定度分量值(m)重复性1.11.91.11.1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0.51.90.81.1阿贝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21.91.21.1环境温度偏离标准温度0.

29、41.91.81.1被测工件和显微镜的热膨胀系数差0.11.90.21.1被测件测量基准面与被测量轮廓边沿的的垂直度1.71.91.71.1合成不确定度cu=5.1m4.42.6扩展不确定度UU=11m,k=2。R500mm不确定度分量弓高不确定度分量值(m)弦长不确定度分量值(m)重复性1.148.51.13.5工具显微镜示值误差0.448.50.83.5阿贝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248.51.23.5环境温度偏离标准温度0.248.51.83.5被测工件和显微镜的热膨胀系数差0.148.50.23.5被测件测量基准面与被测量轮廓边沿的的垂直度1.748.51.73.5JJF(新新)68-

30、202113合成不确定度cu=117.4m116.514.9扩展不确定度UU=235m,k=2。JJF(新新)68-202114附录附录 C C影像法测量角度的不确定度评定影像法测量角度的不确定度评定C.1.1 概述概述1.1 测量依据:JJF(新)68-2021一维、二维几何尺寸测量校准规范 。1.2 环境条件: (202)1.3 测量标准:工具显微镜:测量范围(200100)mmMPE: (1+L/100)m1.4 测量方法:分别用工具显微镜测角目镜和分度台测量角度测件得到测量值1.5 测量对象:角度测件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31、测量方法C.C.2 2数学模型数学模型:=21(或=21)360(C.C.3 3方差方差和灵敏和灵敏系数:系数: iicxuxfu222/灵敏系数:1/f=1,2/f=1合成不确定度:2cu=)()(2212uu两个量考虑为正相关,则:cu=2)(uC.4C.4 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C.4.1 测量重复性:在工具显微镜上对所需测量角度边沿线重复瞄准十次并读取相应读数,记录于下表(边沿一般的工件):序号测角目镜测量值() 残差( )分度台测量值() 残差( )151.410-2.423-0.6130.632-1.612-0.4440.4141.6JJF

32、(新新)68-202115551.4130.663-0.612-0.4740.411-1.4840.4130.693-0.612-0.4103-0.6141.6平均值3.6S=1.0()12.4S=1.3( )测角目镜:1u=S=1.0()分度台:1u=S=1.3( )C.4.2 工具显微镜测角目镜(或分度台)测角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根据工具显微镜检定规程知,测角目镜和分度台的测角示值误差分别为:测角目镜:MPE: 1光学分度台:MPE: 10取k=3,则:测角目镜:2u=1/3=0.4光学分度台:2u=10/3=3.3C.4.3 安装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u:测量时应使测量轮廓边沿与立柱

33、垂直,应无目力可见倾斜,估计其影响量为 10,按均匀分布处理,3k,则3u=310=5.8( )C.4.4 被测工件边沿轮廓的不理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4u:被测件边沿的轮廓的不理想直接影响对线,估计一般影响量为:5,按均匀分布处理,3k,则=35=2.9()C C. .5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上述各分量相互独立,则:)(cu=22/iiuxf测角目镜:)(cu=22/iiuxf=24232221uuuu=1.1()JJF(新新)68-202116分度台:)(cu=24232221uuuu=7.4( )C C. .6 6扩展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取k=2,则有:测角目镜:U=k

34、)(cu=2.2()分度台:U=k)(cu=14.8()15JJF(新新)68-202117附录附录 D D校准证书内页信息及格式校准证书内页信息及格式D.1校准证书内页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 ,每页及总页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受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计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校准环境的描述;l)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D.2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推荐的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表 D.1。表 D.1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结果U (k = 2)1尺寸实测值2角度实测值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