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技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 一、火灾与爆炸事故的特点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燃烧是有条件的,它必需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火是指具有肯定温度的热量的能源,如火焰、电火花、灼热物体等。当燃烧危及生产设施或人身平安时,就叫做火灾。 什么是爆炸。当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燃烧反应,燃烧产生巨大的热量与气体,气体受高热作用猛烈膨胀,造成压力波,具有极大的冲压力,这个现象就是爆炸。 爆炸也有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有肯定温度(如火源、火焰、火花、高温的灼热物)。 燃烧与爆炸的区分在于氧化速度的不同,打算氧化速度的重要因素是在点火前可燃物质与助燃气体
2、物质)是否混合匀称。例如,汽油在敝口容器里能爆炸;又如煤块可以平安地燃烧,而煤尘却能爆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见火灾与爆炸交潜发生的状况 (1)爆炸火灾。爆炸时飞出易燃物、溅出的油类引起火灾。 (2)火灾爆炸。当燃烧波及易燃物品引起爆炸。如醋酸在常温下不能爆炸,在高温下有变成爆炸物的可能。 燃烧按可燃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三种。 爆炸按物态区分,可以分为四种。 气体、蒸气爆炸; 雾滴爆炸; 粉尘、纤维爆炸; 炸药爆炸。 前三类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匀称混合后才能爆炸,称为分散相爆炸,第四种是不需与空气混合的固体或半液体的爆炸,又称分散相爆炸。 火灾和爆炸事故有以下特点:
3、 (1)严峻性。往往造成重大伤亡和多人伤亡事故,使国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严峻影响生产的顺当进行,甚至迫使工矿企业停产,通常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2)简单性。事故缘由比较简单,如可燃物种类繁多,引起事故的火源也有多种等。事故发生后,设备炸毁、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因素,也给事故缘由的分析带来困难; (3)突发性。各类事故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 按火灾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及人员伤亡的多少,可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凡是一次火灾损失50万元以上,或死亡10人以上,烧毁粮食10万斤、棉花5万斤或烧毁50户以上的称为特大火灾;凡一次火灾损失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或死亡5人以上10人
4、以下,伤10人以上;农村受灾30户以上50户以下的火灾,称为重大火灾,而火灾损失低于上述状况者为一般火灾。 铁路运输火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火灾起因多,火灾扩散、进展速度快;火灾扑救困难;火灾造成的影响面大。 引起火灾爆炸的主缘由有: (1)用电不当,乱拉电线,电线超负荷,电器及电线不定期检查; (2)存在易燃、易爆等危急货物的库房(场所)未使用防爆灯具; (3)电流短路、电流增大,大量电能转变热能;温度上升,易引燃四周易燃物或可燃物; (4)接触电阻过大,造成大量电能转变成热能,使接触点处温度上升,引燃四周可燃物; (5)人体静电。静电是指引流淌的电荷。它可以通过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 (6
5、)运输、装卸、包装不当; (7)四周环境与物质接触太近,如热源、火源与物质接触;水与遇水燃烧的物品接触,危急货物摩擦,撞击起火; (8)雷击起火。 遇有火警发生时,应尽快打电话报告消防部门,以便消防人员准时赶到火灾现场,尽快扑灭火灾。火警电话为119,拨通火警电话,要讲清发生火灾的位置和火情、什么路、多少号,是什么单位,什么货物着火等。对消防队的提问,要精确回答,并告知自己全部的电话号码,单位,姓名,以便随时联系;确认消防车出动后,才可挂断电话,并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爱护火灾现场要留意以下几点: (1)在火灾的扑救过程中,消防人员应有意识地留意发觉和爱护起火起点,不要轻易
6、搬动物件,要尽可能保持原燃烧时的状态。 (2)在火灾扑灭后,应马上划出警戒区,指派专人看管,不准许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3)对火灾现场的遗留物,必需保持原样,在火灾调查人员现场勘查之前,无论燃烧过或未燃烧过的物品,一律不得任意搬动。 (4)火灾调查人员进入现场后,应到处留意勘察,不要随便走动,调查人员也不宜过多,以免挤踩破坏起火痕迹。 (5)火灾现场勘察完毕后,需得到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批准,才能撤销现场爱护,进行火灾现场的清理。 二、防火基本学问 消防工作是平安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平安生产工作必需重视消防工作。 1、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 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预防为
7、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必需作到: (1)各单位消防工作应指定特地领导负责,制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的防火工作方案。组建基本消防队伍,绘制消防器材平面布置图。 (2)消防器材管理要由保卫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3)明确防火责任区,将防火工作切实落实到车间、班组、作到防火平安人人有责,到处有人管。 (4)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若发觉隐患,应准时整改,并在平安台帐上作记录。 2、义务消防队的基本职责 义务消防队伍,由单位保卫部门实施组建,义务消防员应选派年青力壮,责任心强的职工组成,其任务是宣扬各项消防法规,讲解消防学问,遇突发火灾
8、时,快速出击,准时扑救。 3、义务消防员的基本要求 (1)义务消防员应学习和把握消防常识及各项消防法规。 (2)义务消防员应达到三懂、三会、三能,即懂本岗位火灾的危急性,懂防火措施,懂火灾扑救方法;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会处理火险隐患,会报警;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准时发觉火险隐患,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 (3)义务消防员要熟识消防设备、器材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作好消防器材管理和保养工作,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修理和试验,特殊是冬夏季节,做好防寒防高温。准时补换和补充药剂,更换不合格器材。 (4)灭火器要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灰尘少,并便于取放的地方。灭火器上应贴挂标签,注明启用日期,药剂换
9、换装时间,常常保持消防器材良好有效。 4、发生火灾时应留意的事项 发生火灾时应有效地组织灭火,正确使用灭火方法。 (1)发觉起火时应先判明起火的部位,燃烧的物质,将状况快速报警。 (2)在报警的同时,消防队到达前,灭火人员可以实行断开电源,加强冷却、筑提堵截、撤离四周的易燃易爆物质等方法掌握火势进展。依据起火物质、实行相应的灭火用具用品。 (3)起火现场必需有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灭火中应留意防止中毒,倒塌、坠落伤亡等事故。 (4)灭火时留意观看起火的部位、物质、扩散方向等,灭火后要留意爱护好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缘由,便于分析事故。 5、灭火的基本方法 常用灭火的方法有4种:隔离
10、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1)窒息法:隔绝空气,使助燃气体(如氧)与燃烧物分开,就可停止燃烧。 (2)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当降到燃点以下,就停止燃烧。 (3)隔离法:将燃烧物质与未燃烧物质分开,使火势孤立,不致扩散。 (4)化学抑制法:采纳含氟、氯、嗅等化学剂,使链式反应中断,燃烧即停止。 6、防火基本技术措施 (1)消退着火源,如禁止烟火,采纳防爆灯具等; (2)掌握可燃物,如防止可燃物的跑、冒、滴、漏,以难燃或以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3)隔绝空气,如使生产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钠存于煤油中等; (4)阻挡火灾范围的扩大,如筑防火墙或设置阻火装置; (5)监视酝酿期的特征
11、 (6)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7)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7、常用防火用具用品 (1)液态灭火物质水 水具有显著的冷却作用,热容量大,水蒸发时能大量汲取热量,水蒸汽即可冲淡燃烧区的可燃气体浓度,又能阻挡氧气进入燃烧区,当空气中水蒸汽达30%以上就能灭火。 水可以扑灭任何建筑物和一般物质(如棉织物,部分水溶性或水浸润的化学物质)的火灾。但禁用水扑灾以下火灾: 遇水燃烧爆炸的物质,如金属钾、钠、镁、铝、过氧化物、电石、浓硫酸、熔触状的盐; 带电设备的火灾,因水能导电;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 (2)固态灭火物质 固体物质有黄砂、泥土,它可以用来扑灭小量易燃液体和某些不宜用
12、火扑灭的化学物品的火灾,但禁止用它来扑灭镁合金火灾,由于黄砂的主要成份二氧化硅与燃烧着的镁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反而促进镁燃烧。另外,可以用湿棉被、湿麻袋扑灭初起的火灾也有效。 (3)依据火种,正确使用灭火机 泡沫灭火机 一般泡沫灭火机用硫酸铝和碳酸氧纳溶液、发泡剂配制产生二氧化碳泡沫,可以用来扑灭汽油、煤油、油漆等易燃体的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电器火灾;因其有污迹存留,不能扑救精密仪器仪表及珍贵物品;因其与忌水性物质接触后燃烧,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产生的火灾。 使用方法和留意事项: a、灭火机置于干燥、阴凉、简单看到、取下的地方。 b、常常疏通喷咀,防止堵塞。12年换一次配剂,对筒壳进行水压试验。
13、 c、使用灭火机时,要离开胸前20cm以上,以防喷咀堵塞,筒内压力过大,发生筒体爆炸伤人。扑灭火源应从外围到中间。不要同其他灭火液体一起使用,否则失去作用。 1211化学液体灭火机。 1211是一种(CF2CIBr)一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常温为液体状态,易于气化。无色、无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1211灭火机适用于扑灭油类、易燃液体、气体及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等初起火灾,不宜用于扑救活泼金属、金属有机化合物、硼烷等物质的火灾。可在图书馆、文物、资料档案室、精密仪器室配备。 使用方法和留意事项:空气中含有1211,当浓度低于4%时,比较平安;超过5%10%时,能引起人体中毒。留意把握一个灭
14、火时间不宜过长,避开气体、有毒物质接近人体。 化学干粉灭火机 干粉灭火剂无毒、不易变质,对人畜无害、对容器无腐蚀,易长期保存使用。 使用方法和留意事项:火灾时,手提灭火机,撕去器头上的铅封,拔去保险销,一手握住胶管,将喷咀对准火焰根部,另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 喷粉要由近及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 喷粉不要直接冲击油面,以防飞溅,造成灭火困难。 8、人身着火扑救措施 当人身着火时可实行以下措施: (1)快速设法脱掉已着火的衣帽或把衣服撕碎扔掉; (2)来不及脱衣,可就地的打滚灭火或跳入四周的水塘、小河中; (3)用湿麻袋、毯子包裹着火者。 二、防爆基本学问 1、防止汽油
15、混合气体爆炸的预防措施 (1)消退一切火种,禁止接近火源; (2)安装防爆设备,如防爆灯、防爆开关; (3)实行通风措施,降低温度; (4)消退静电,使用无火花工具如铜锤、木锤等; (5)严禁用墩布(尤其是化纤布)浸泡油拖地,禁止用锯末拌汽油擦地,以免摩擦产生静电引起火灾。 2、氢气、氨气、氧气瓶及天燃气罐的防火防爆措施 (1)要常常维护和检查管道、阀门和容器,发觉有漏气处要准时修理; (2)在屋内当嗅到液化石油气味,严禁点火、合电闸开关,应准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3)装在车上的气瓶要妥当地加以固定,防止气瓶跳动或滚动;汽车运气瓶一般应横向旋转,头部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4
16、)装卸气瓶京戏轻装轻卸,防止抛装,滑放或滚动; (5)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曝晒; (6)易燃品,油脂和沾油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装运; (7)车上禁止烟火,运输可燃有毒气体瓶时,车上应备灭火器和防毒用具; (8)两种介质相互接触能引起猛烈反映的气瓶不应同车装运; (9)留有余压,不得将氧气用完; (10)开气应缓慢; (11)定期(每三年)作技术检验,超期未检的气瓶停止使用; (12)应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不得火烧或用铁器敲打。 3、加强易燃、易爆危急品的管理 对于易燃、易爆危急品的管理,必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生产、储存保管、运输、使用、回收等平安操作规程。 对于装置内部有易燃易爆介
17、质,不停机检修时,应在环境通风良好,装置内部保持正压,易燃介质含氧量极低的状况下动火,防止爆炸。 4、采纳监测、警报仪器和防爆设备 利用各种监测、警报仪器组成火灾报警网以及自动灭火系统。 防爆设备有:防爆电机、防爆灯、无火花工具、防静电衣服、鞋、在生产装置上安装阻火器。 四、临时施工点的防火防爆 临时施工点,受气候,施工场地等的限制,更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更应抓好防火防爆工作。 (1)进入施工前,应制订防火、防爆平安方案,划分防火责任区到班组。 (2)料库、料场,临时厨房应设立明显的严禁烟火、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等防火、防爆标志。 (3)施工材料应堆码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应专人负责看管发放
18、并建立发放登记台帐。 (4)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受压易爆器具,要按规定平安场所,严加保管,严禁曝晒和碰撞。氧、气焊场所应远离料库、宿舍,同时应设立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5)照明用电、施工器具用电电缆应布线整齐、坚固,无破皮现象。在既有铁路线旁施工,跨线电缆和电杆不得侵入铁路限界。 五、油漆,木工车间的防火防爆 油漆、木材均是易燃物品,所以油漆、木工车间是防止火灾的重点单位。 (1)在油漆、木工车间应设立防火标志; (2)油漆、木工车间应禁止明火取暖; (3)室内电器、机具设备和动力、照明线路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4)油漆、木工车间安装排风、送风装置,通风机应采纳防爆型或风机壶体内装铝
19、衬板; (5)严格掌握室内温度,粉尘浓度(木工车间); (6)严格掌握油漆车间内有毒和可燃蒸气浓度; (7)室内不宜存放大量漆料和稀料; (8)干燥用的电热烘箱应与喷漆车间隔开,干燥箱的加热元件不能暴露、涂过漆的工件须先在空气中自然干燥蒸发一会,再进入干燥箱烘干。 六、电气设备的防火 (1)电气设备应作到防雨、防潮,挂有防触电标志,避开漏电事故。 (2)检查电气设备时,应穿绝缘鞋和带绝缘手套。 (3)了解应检查的电器设备的详细状况后,再进行详细检查,检查时禁止用手触摸,用相应的电器经试验确认是否有电,再进行工作。 (4)检查高压电器设备时,检修人员与裸导体应保持1.8m以上的平安距离。同时应停
20、电检修的必需停电检修,防止发生触电和烧毁试验仪表事故。 七、油库的防火防爆 1、防止着火源的主要措施 (1)库内严禁烟火; (2)库内严禁带电作业; (3)装卸燃油严格掌握流速流量; (4)实行防静电和防雷措施; (5)库区要有围墙或铁丝网,并要挂有严禁烟火等警告标志牌; (6)库房内的照明电气应为防爆型。 2、油库设备的平安要求 (1)油罐应按设置阻火器、排气管、呼吸阀、脱水阀、升降管和保险阀等; (2)油罐基础、绝热层等应用不燃材料建筑; (3)泵房应保证通风良好; (4)库内一切设备,包括油罐、输油管道等都应有良好的接地爱护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平安规定; (5)新油罐房用前应先作充水试验。 3、严格管理可燃物质和自然物质。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