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8060733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98081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806073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806073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806073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806073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20180607337.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B.将硫粉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A.CH4SB.C2H6SC.C4H4SD.C6H6S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等号两边() A.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B.各种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C.各种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D.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

2、相等4.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5.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SB.SO2C.SO3D.CO6.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为6CO2+6H2O X+6O2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

3、学式( ) A.C6H12O6B.C6H12OC.C6H12D.C3H6O37.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 =2Cr2(SO4)3(绿色)+9H2O+2CO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CrO3B.Cr2O3C.Cr2S3D.CrSO38.向X溶液中不断加入Y,下列各组实验与图中所示关系相符的一组是( )A.AB.BC.CD.D9.铜可以和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H2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O2B.NOC.N2O3D.N21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

4、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4.03.22.8反应后的质量/g5.27.2x2.8A.a和b是反应物B.x=1.2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d可能是催化剂11.一定温度下,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CaO和Ca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7.3%的过量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A.4gB.6gC.8gD.12g12.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Cu2HCl=CuCl2H2B.2KNO3MgCl2=Mg(NO3)22KC

5、lC.CuSO4Zn=ZnSO4CuD.2Fe3H2SO4=Fe2(SO4)33H2二、填空题(共8题;共18分)13.磷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P,O2 , P2O5之间的质量比是_若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12.4g,则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_;若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14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 1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炎药的主要原料是木炭、硝石和硫碘,黑炎药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 15.2.4gH2和CO的混合气体与15gO2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在冷却至室温,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8.4g,若反应后氧气有剩余,

6、在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_,反应后新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为_ . 16.某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剩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有_,改进措施是_ 17.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 18.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2)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_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_(举一例)19.有机物中碳氢化合

7、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O2xCO2+H2O判断等质量的CH4 , C2H2 , C2H4 , 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序号表示) 20.在点燃条件下,4.4gC3H8与12.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水、4.4g二氧化碳和a g X则X的化学式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一)红磷燃烧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实验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现象:瓶内产生_,气球先_后_最终天平_ (3)实验结论

8、:参加_的各物质的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实验操作细节:气球的作用_,玻璃管的作用_;底部铺一层细沙的作用:_ 22.为了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是实验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成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时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23.(2017青岛)实验室用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8%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综合题(共2题;共9分)24.(20

9、16苏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所化镁: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 (3)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 (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_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 (2)在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_; (3)碳酸分解_; (4)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反应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

10、故符合题意;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二氧化硫气体,因此燃烧后余下固体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C、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参加反应的碳和氧化铜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D、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选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进行解答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利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

11、示为:X+6O24CO2+SO2+2H2O,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推断反应物X物质噻吩的化学式【解答】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反应后的生成物质中C、O、S、H各元素的质子个数依次为:4、12、1、4;而反应前的生成物中已知6O2中含有12个O原子;因此反应物X噻吩的分子中应含有4个C原子、4个H原子和1个S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故选C【点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不变的原则,可对反应中某一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分子的构成进行推断3.【答案】D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

12、的客观事实,所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故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故选:D【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4.【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丁烷的用途判断B、根据丁烷的组成和燃烧的定义判断C、根据丁烷的组成和化学式判断D、根据丁烷的结构和化学式判断【解答】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定能燃烧放热,所以

13、正确B、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一般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错误C、从丁烷的化学式看,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正确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研究物质的基础5.【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2C2H5SH+9O2 4CO2+2X+6H2O可知,反应前碳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 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是12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

14、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8个,反应后应该是18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2 故选:B【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6.【答案】A 【解析】【解答】解:从6CO2+6H2O X+6O2可看出反应物中有6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生成物质氧气中含有12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六个氧原子,只有A符合, 故选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增减解答7.【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4X(

15、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9H2O+2CO2,反应物中碳、氢、氧、铬、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18、25、0、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铬、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18、37、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4个铬原子、1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铬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r2O3。故答案为:B。【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8.【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溶液的质量会增加,A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

16、酸铜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加,B不符合题意;C、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C符合题意;D、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少,生成物质量逐渐增加。9.【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H2O+2X,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根据反应前后原

17、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10.【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判断出个物质的质量变化。a反应前为6.4g,反应后为5.2g,质量减少了1.2g,属反应物;b反应前为4.0g,反应后为7.2g,质量增加了3.2g,属生成物;d反应前为2.8g,反应后仍为2.8g,故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c是反应物,反应了2.0g,该

18、反应表示为:a+cb 。A、a和c是反应物,A符合题意;B、c是反应物,反应了2.0g,故x=3.2g-2g=1.2g,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表示为:a+cb,属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D、d反应前为2.8g,反应后仍为2.8g,故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于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

19、Cl2+H2O可知:溶液增加的质量相当于增加的CaO的质量;所以增加的质量为208.4g200g=8.4g;所以原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8.4g100%=6g故选:B【分析】根据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特点,氧化钙和碳酸钙中的钙元素都会与盐酸中的氯元素结合生成氯化钙进行分析12.【答案】C 【解析】【解答】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与氯化镁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不符合题意;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符合题意;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H2SO4FeS

20、O4+H2;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判断一个方程式是否正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二、填空题13.【答案】4P+5O22P2O5;124:160:284;28.4g;80g 【解析】【解答】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124 160 28412.4g x y 142g在此反应中磷、氧气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关系124:160:284=31:40:71若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12.4g,设生成P2O5的质量为x,则 x=28.4g若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142g,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

21、量y,则 y=80g故答案为:4P+5O22P2O5;124:160:284;28.4g;80g【分析】首先正确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4.【答案】K2S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生成物中的已知物质在已经有2个氮原子,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故X中有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故化学式为K2S;故答案为:K2S【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解答15.【答案】1g;6.2g 【解析】【解答】(1)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22、为:15g+2.4g8.4g=9g,设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x,2H2+O22H2O4 36x 9g解之得:x=1g;则用去氧气的质量为:9g1g=8g,(2)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2.4g1g=1.4g,设生成CO2的质量为y,2CO+O22CO256 881.4g yy=2.2g;则用去氧气的质量为:2.2g1.4g=0.8g,则剩余的氧气的质量为:15g0.8g8g=6.2g答:(1)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1g;(2)反应后剩余的氧气的质量为6.2g【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减少的质量就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

23、程式和生成水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计算出用去氧气的质量;(2)H2和CO的混合气体的质量H2的质量=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然后根据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CO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CO2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计算出用去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15gO2用去氧气的质量之和=剩余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剩余的氧气的质量,即可得出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各气体(CO2和氧气)的质量16.【答案】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在密闭容器中 【解析】【解

24、答】解: 首先本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镁燃烧时的现象为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有白烟生成,白烟是氧化镁固体小颗粒,这一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其次做实验时镁带要用坩埚钳夹住进行实验,所以燃烧后的白色粉末可能粘在坩埚钳上,导致质量减轻如果应用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容器中故答案为: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在密闭容器中【分析】如果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必须保证物质不和外界交换,要从实验条件及实验过程角度来分析17.【答案】碳、氢;氧 【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5、反应后物质中必须含这三种元素,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那么淀粉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碳、氢; 氧【分析】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回答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要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18.【答案】不能;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解答】(1)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产生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因此反应后观察到天平不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天平平衡,应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答案为(1)不能;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2)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26、分析】反应中有气体参与反应,反应前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根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会使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来分析解答19.【答案】 【解析】【解答】CH4、C2H2、C2H4的最简式分别为CH4、CH、CH2 , 等质量时氢元素的含量越多,消耗的氧气就越多,则消耗氧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H4、C2H4、C2H2 , 故答案为:;【分析】质量相等的条件下,氢原子消耗的氧气大于碳原子消耗的氧气,因此分子中,氢元素的含量越多,消耗的氧气就越多,在最简式CHn中,n越大,含氢量越高20.【答案】CO;C3H8+4O2CO2+4H2O+2CO

27、 【解析】【解答】解:4.4gC3H8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4.4g=3.6g,含有氢元素质量为:4.4g3.6g=0.8g,水中含有氢元素质量为:7.2g=0.8g,含有氧元素质量为:7.2g0.8g=6.4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4.4g=1.2g,含有氧元素质量为:4.4g1.2g=3.2g,所以X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为:3.6g1.2g=2.4g,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为:12.8g6.4g3.2g=3.2g,所以原子个数比是:=1:1,所以X是CO,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1:2,然后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配平化学方程式丙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氧

28、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3H8+4O2CO2+4H2O+2CO故答案为:CO,C3H8+4O2CO2+4H2O+2CO【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三、实验探究题21.【答案】(1)4P+5O2 2P2O5(2)大量的白烟;胀大;慢慢变得非常瘪;平衡(3)反应;质量总和(4)防止气体逸出;引燃红磷、导气;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 【解析】【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P+5O2 2P2O5;(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胀大,后慢慢变得非常瘪待红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由于反应后

29、锥形瓶内的物质既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因此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正中;(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气球的作用是防止气体逸出;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来引燃红磷,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容器爆炸,用导气管导气;瓶底放一层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 答案:(1)4P+5O2 2P2O5(2)大量的白烟 胀大 慢慢变得非常瘪 平衡(3)反应 质量总和(4)防止气体逸出 引燃红磷、导气 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解

30、答;气球的大小与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有关,若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气球将变小,可根据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的变化结合压强有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4)根据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溅落炸裂锥形瓶,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以及气球的作用是防止气体逸出进行解答;22.【答案】(1)刚好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2)解:由图示可知,生成碳酸钙质量的质量为10g+100g+100g202g=8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06100x8g= x=8.48g样

31、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84.8%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4.8% 【解析】【解答】解:(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恰好完成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刚好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刚好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碳酸钙质量,根据碳酸钙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碳酸钠质量,进一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四、解答题23.【答案】解: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 2H2O22H2O+O26832100g6.8%x= ,x=3.2g,答: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 【解析】【分析】过氧化氢在

32、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五、综合题24.【答案】(1)2Mg+O22MgO(2)Zn+H2SO4ZnSO4+H2(3)HCl+NaOH=NaCl+H2O(4)2KMnO4K2MnO4+MnO2+O2(5)2H2S+SO2=3S+2H2O 【解析】【解答】解:(1)镁条在空气中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

33、+H2O;(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故答案为:(1)2Mg+O22MgO;(2)Zn+H2SO4ZnSO4+H2;(3)HCl+NaOH=NaCl+H2O(4)2KMnO4K2MnO4+MnO2+O2;(5)2H2S+SO2=3S+2H2O;【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5.【答案】(1)C + O2 CO2(2)H2 + CuO Cu + H2O(3)H2CO3 = H2O + CO2(4)Ba(NO3)2+H2SO4=BaSO4+2HNO3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最后标注条件及气体或沉淀符号。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