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0151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优秀名师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方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作用, 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北大清华状元笔记(衡水毕业生)高考手写笔记2013年5月上旬正式登场,适合2014年高考生使用,敬请期待如果你想了解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

3、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 (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4)振

4、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措施 (1)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2)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4)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5、5)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

6、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从意义看: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也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原理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

7、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从现状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坚持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文化交流 (1)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总: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具体:对内中

8、华文化: ?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外世界文化: ?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

9、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4(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

10、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 “历史虚无主义”和“ “守旧主义”。5、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文化具有多样性

11、,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避免“民族虚无主义”和 “封闭主义”。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重视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

12、育时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3)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重要途径: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因此,文化创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努力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

13、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吸收、借鉴与融合中,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以及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 (3)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第三

14、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8、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原因):汉字和史书典籍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体表现):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A.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B.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A.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不同区域的文化

15、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9、民族精神 (1)是什么 ?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6、。(地位)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怎么做)?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要性+必要性+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17、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A.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B.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C.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 E.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 ?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

19、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如何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如何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 (1)根本要求和关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价值观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内容见13) 3)根本途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

20、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4)主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指导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根本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21、根本目标。 (8)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9)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10)公民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11)弘扬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师范作用,同时提倡多样化,提倡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12)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3)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4)(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二

22、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做到“一个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达成“三使”,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主义文化。(“社会主

23、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1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具体原因及要求见12)。 (3)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体要求)。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

24、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1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为什么,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怎么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

25、和自然科学并重。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

26、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3)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二)教学难点14、加强思想道德素养 (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 d=r 直线L和O相切.?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

27、加(3) 扇形的面积公式:扇形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 n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强思想道德建设。 重要性: 5.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公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B、当a0时

28、?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见15)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5

29、、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三个结论。补: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

30、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补: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概念: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之间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b、c是常数,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二次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在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时,一定要寻找两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四、教学重难点:(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