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25567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刘向荀子书录得失述略荀子,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先秦唯物 主义集大成者,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对其生平事迹之 较完善著录,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次则见 于刘向荀子书录。刘向作为文献学的宗师,是两汉文化史上 惟一能与司马迁学术地位比肩的。 正如钱穆先生所言: “后世言 荀卿事,悉本马迁刘向。”然而向之著录,虽本于史记,却 又于史记之外别有增饰乃至出入,对后世学者的研究,许有 更多的启发。本文对此略作归纳,试就于方家。为方便讨论,先将史记中有关原文摘引如下: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辩; ? 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

2、颂曰:“谈天 衍,雕龙 ? ,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 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 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 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 陵。李斯尝为弟子, 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 亡国乱君相属, 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 ?S 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 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 陵。这段记述仅 226 字,只是简略地介绍荀子游学的地点和经 历,与之相较。 刘向书录 洋洋近千言, 明显要丰满细致得多。首先,司马迁和刘向都认为荀子“年五十”始游学于齐, 这 一观点是一致的。 尽管后世学者对于荀子

3、始游学于齐是在“年五 十”还是“年十五”这个问题至今争议未定, 但司马、 刘二人之 记述作为荀子研究的最原始资料, 其地位之重要同样都是不容僭 越的。然而对于荀子始游学于齐的时间问题, 二人亦不是完全没 有分歧。史记只是说荀子 50 岁始来游学于齐,以及在齐襄 王时“最为老师”,而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到的齐国,却在荀子 “来游学于齐”以下, 忽然夹入驺衍、 驺? 、淳于髡三人的事实, 看起来似乎荀卿 50 岁游齐,正在稷下诸先生正盛之时。刘向本 此将之进一步明确化为“方齐威王、 宣王之时”。 是耶?非耶? 对此,胡适认为刘向书录中的说法是错误理解了史记而 来,驺衍、驺 ? 、淳于髡三人之事,乃是上

4、文论“齐有三驺子” 一节的错简。按照胡适的观点, 史记这段文字应读为:“年 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 师。”是说堪信。其次,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子的学说渊源并未述及, 而荀子书录则云:“孙卿善为诗、 礼、易、春 秋楚有尸子、长鹭子、芋子皆著书,然非先王之法也,皆 不循孔氏之数术?g。惟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于此略作了提 示,对后代学者的进一步考证,是很有启发的。清人汪中荀卿 子通论据之得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犹有功于诸经。 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 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传之,其揆 一也。”的结论,至

5、此,算是为荀子作为儒学正统的学术渊源作 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再次,对于荀子适楚为兰陵令一段经历,史记只言道: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 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寥寥数语, 并无波澜。而到了刘向笔下, 却于中插入了一段小小波折。在“齐人或谗孙卿,乃适楚,楚相 春申君以为兰陵令。”之下,刘向云:“人或谓春申君曰:汤 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 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赵。后客或谓春申君曰:伊尹去 夏入殷, 殷王而夏亡; 管仲去鲁入齐, 鲁弱而齐强。 故贤者所在, 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 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

6、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春 申君恨,复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这一段记述对 荀子的曲折经历颇加渲染,言之凿凿,然其确信乎?汪中荀卿 子通论谓:“按春申君请孙子,孙子答书,或去或就,曾不一 言,而泛引前世劫杀死亡之事,未知其意何属。且灵王虽无道, 固楚之先君也,岂宜向其臣子斥言其罪?不知何人鉴空为此”, 对其可信度,持否定态度,而钱穆亦认同。那么,荀子任楚兰陵 令中途曾离职“之赵”这段曲折究竟是否真有其事呢?刘向 荀 子书录后文中又说:“至赵,与孙膑议兵赵孝成王前”(此事 实史记亦未言及),与荀子 ?议兵中“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赵孝成王前”的记载基本相符, 可见,荀子确实曾“之赵

7、” 议兵,只是并未间于仕楚为兰陵令中途而是在那之前。刘向之所以于史记记载之外轻采韩说此事入书录,可能是当成帝 之日衰之世极力想为荀子正名以用其说以匡世吧。(详下文)最后,史记本着史家笔法,对荀子生平事迹几乎是纯客 观记载,而荀子书录则明显增加了许多带有主观推崇色彩的 内容。最为显著当为末段:孟子、孙卿、董先生,皆小五伯,以为仲尼之门,五尺童子 皆羞称五伯。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然世终莫能用,而六 国之君残灭,秦国大乱,卒以亡。观孙卿之书,其陈王道甚易行, 疾世莫能用。其言凄怆,甚可痛也。呜呼!使斯人卒终于闾巷, 而功业不得见于世。哀哉!可为零涕。其书比于记传,可以为法。 谨第录。臣向昧死上

8、言。拳拳臣子之心,跃然纸上。情词恳切如是,令人读之无不动 容。刘向之所如此,当是出于一颗忠君为国之心。向生性耿介, 早年就仕于宣帝时就曾因直言谏上而多次获罪,成帝时方得为光禄大夫,奉旨校理古典文献,成帝于他,可谓有知遇之恩。以向 之耿介,如何不全力荐美以匡扶王政?此其一也。此段首句虽以孟子、孙卿、董仲舒三人并列,但于其言辞间,显然更着力于推 崇荀子(前文“孙卿道守礼义”至“孙卿卒不用世,老于兰陵”亦可证此),因为一一孟子言“性善”,荀子讲“性恶”,孟子 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 一派, 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一 派,比较孟子学说,荀子之学无异于一剂猛药,显然更适于为王 政服务: 而董仲舒虽为

9、光武中兴之名臣巨儒, 究竟武帝霸业盛势 几已褪尽, 其说于时不宜, 而改由他所“作书美”之的荀子之学 为用世之学,似乎更“易行”。此其二也。刘向和司马迁之记述 文体不同。 刘向不必像司马迁一样囿于史传笔法的严格束缚, 可 以有更多任情发挥的余地。此其三也。另外,“及韩非号韩子, 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长 老至今称兰陵人, 喜字为卿, 盖以法孙卿也。 ”这些记载俱为 史 记而外的增饰之辞,然迄今之学者,少有异议,于中国学术史 上荀子地位的提高,可谓功不可没。综上所述,刘向荀子书录对荀子生平事迹及学术地位的 载叙本于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而多所增补甚至出入,虽情伪 参互,但却于史记的简明著述之外,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 了更为详尽的文献资料, 于学术史上荀子地位的提高, 有筚路蓝 缕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