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学.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26979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形态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植物形态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植物形态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植物形态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植物形态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形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形态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器官:器官是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并执行一 定生理功能的部分。(2)营养器官:起着吸收、制造和供给植物体所需要营养物质的作用,使植物体得以生长、发育的器官。(3)繁殖器官:起着繁殖后代、延续种族作用的器官。1.1 种子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进行繁殖和传布后代的繁殖器官,是植物新生代的开端。1.1.1 种子的结构腥若1.1.1.1 种皮:(1)定义:包被在种子外面的保护层。(2)作用:保护种子内部不受机械损伤;免于水分丢失;防止被微生物感染。(3)种皮薄膜状或纸状种子:桃,落花生(果皮坚韧,种皮薄弱)种皮坚厚的种子:大豆,茶(成熟时果

2、皮开裂,种子散出,裸露于外)(4)有内外两层种皮的植物(外种皮厚硬,内种皮薄软):外种皮具有花纹:蔗麻外种皮具有纤维毛:棉花,楸树外种皮扩展成翅:油松,马尾松,泡桐,梓树(5)组成种皮的西跑没有生命。(6)种脐:种子和种柄断离时留下的痕迹。(所以种子都有)(7)种孔:在种脐旁边负责在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的小孔。(所有种子都有)(8)种脊:是种皮上的一条棱状突起。(只有在由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里有)(9)种阜:蔗麻种子一端由外种皮延伸而成的海绵状突起物。1.1.1.2 胚(1)定义:胚是包在种子内的幼小植物体。(2)胚芽:是茎、叶的原始体。(3)胚轴:是连接胚芽与胚根的过渡部分,同时与子叶相连。将来

3、发育成植物主茎的一部 分。下胚轴: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的一部分胚轴。简称胚轴。上胚轴:子叶着生点到着生第一片真叶的一部分胚轴。(4)胚根:位于胚轴下面,是植物体未发育的初生根。(5)子叶:是植物体最初的叶。生长于胚芽两侧。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如豆类、瓜类单子叶植物: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如禾本科植物水稻多子叶植物:裸子植物通常是多子叶植物。盾片: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子叶成为盾片。1.1.1.3 胚孚L(1)定义:位于种皮与胚之间负责贮存营养物质的部分称为胚乳。(2)无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形成肥大的子叶。如蚕豆、板栗、核桃等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

4、有胚乳的种子。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全部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胚乳种子。1.1.1.4 种子植物定义: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的优势: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雏体一一胚得到母体的保护,并象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演化过程中,种子植物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1.1.1.5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种子裸子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1.2根1.2.1 根的特点:(1)种子萌发时最先生长的(2)通常生长在地下(3)活动

5、特性: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4)形态特征:无节、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叶、花1.2.2 根的功能(1)固着,支持。根的主要功能是使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支持植物直立生长。(2)吸收,输导。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茎中的输导组织运往地上部分的茎 和叶,同时又把茎和叶制造的有机物质运送到根的各个部分供其生长。(3)合成,分泌。根能合成多种氨基酸、植物激素,还参与一些维生素和促进开花的代谢 物的制造。根可以分泌许多生长物质以减少根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的摩 擦,有些分泌物可以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刺激或毒性,有些可以抗病 害,还有些可以促进土壤中一些微生物的生长。(4)贮藏。发达的薄壁组织可以作为

6、物质贮藏之所。(5)繁殖。有些根能产生不定芽, 特别是伤口处更容易形成,常用根的托插进行营养繁殖。(6)控制泥沙流动,保护坡地、堤岸,防止水土流失。1.2.3 根的类型(1)定根:由胚根突破种皮发育形成的,有一定位置的根,可形成不同的分支。主根:直径最为粗大的根,是植物最早出现的根,因此也称初生根。侧根:主根的各级大小不同的分支,直径较细。侧根分为一级侧根或次生根,二级 侧根或三生根等。纤维根:直径不超过一厘米的根。(2)不定根:发生于茎、叶、胚轴等不固定的位置的根。1.2.4 根系的类型(1)根系的定义:植物地下部分根的总和。(2)直根系:有明显而发达的主根,主根上再生出各级侧根的根系。大部

7、分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3)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及其分支组成的呈须状的根系。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和某些双子叶植物的根属于须根系。(4)深根系:主根较发达,向下伸长时能陆续产生各级分支带动整个根系向土层深处发展 的根系。如:棉花、紫苜蓿。(5)浅根系:主根不发达,侧根或不定根朝着水平方向伸展,分布于土壤表层,占有较大 面积的根系。如:仙人掌。1.3茎的结构1.3.1 茎的定义: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的营养器官,上面着生叶、花、果实、种子,下面连 接根,有节和节间之分。1.3.2 茎的特性:向光性、背地性。1.3.3 茎的功能:(1)支持。(2)输导。(3)贮藏。通过薄壁

8、组织贮藏营养物质。某些变态茎如根状茎、块茎、球茎贮藏更丰富。(4)繁殖。通过不定根或不定芽进行营养繁殖。1.3.4茎的形态特征(1) 一般呈圆柱形,也有扁平形(如仙人掌)、三棱形(如莎草)、四棱形、多棱形。(2)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节间:节与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3)茎:通常指植物体的主干部分,茎是枝上除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枝条:是茎分枝形成,一般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4)木本植物中:长枝:节间显著伸长的枝条,是营养枝,徒长枝。短枝:节间缩短的枝条,是花枝,果枝,生殖枝。(5)枝上的有关结构(落叶植物的冬态可以据此鉴别):1、叶痕:叶片脱落后在枝上留下的痕迹。2、维管束痕:

9、叶痕内的点状突起,是叶柄与茎间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3、芽鳞痕:枝条顶芽开放后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根据芽鳞痕数目判断枝条年龄。4、皮孔:茎内组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1.4 芽1.4.1 芽的定义:芽是尚未伸展的茎、枝、叶、花或花序的原始体。1.4.2 芽的结构:(1)顶端分生组织(2)叶原基:是叶的原始体,呈突起状,在原分生组织下面排列紧密,将来发展成叶。(3)幼叶:是包被在芽的外面有叶原基发育而来的叶。(4)腋芽原基:生长于叶原基腋部,将来发展为腋芽的小型突起组织。(5)芽轴:芽内叶原基、幼叶等各部分着生的轴,实际是节间没有伸长的缩短茎。1.4.3 芽的类型(1)依芽的位置定芽:在

10、植物体上有固定的生长位置的芽。顶芽:生长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的芽,可以增加茎的长度。侧芽(腋芽):生长在叶腋的芽,它的活动可以产生各级分枝。副芽:腋芽中后生的芽。柄下芽:有一些植物的腋芽被叶柄基部所覆盖,称为柄下芽。如悬铃木、刺槐。不定芽:在植物体上没有固定生长位置的芽。(2)依芽发育后形成的器官叶芽:将来发育成为叶。形体细长。花芽:将来发育成为花。混合芽:同时发育成枝或叶和花或花序。形体肥大。(3)依是否有鳞片鳞芽:芽外面常被一些坚硬的褐色鳞片包被的芽称为鳞芽。裸芽:没有芽鳞包被的芽称为裸芽。少数温带树种,多少草本植物具有裸芽。芽鳞:鳞芽外面的鳞片称为芽鳞,是变态的叶。(4)依生理活动状态活动

11、芽:能在当年生长季节中萌发的芽称为活动芽。休眠芽(潜伏芽):过冬后依然保持休眠状态,当植物受到创伤和虫害时才萌发的芽。1.5 茎的分枝方式1.5.1 茎的分枝方式取决于顶芽和腋芽的生长关系。1.5.2 种子植物的三种分枝方式:(1)单轴分枝:又叫总状分枝。主茎顶芽的生长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各级分枝依次较小。特点:主干通直、显著,侧枝细弱,明显劣于主干;树冠窄小。(2)合轴分枝: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后即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下侧的一个腋芽代替主芽继续生长,又形成一段主轴,之后又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再由其下侧的腋芽接替生长,如此继续下去,因此,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

12、的各级侧枝共同组成,因 此称为合轴分枝。特点:有主干,上部无明显占优势的枝条。树冠较大。(3)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序的植物中,主茎顶芽活动到一定的时间就停止生长或死亡, 由顶芽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分枝。每个分枝的顶芽活动到一定时候又停止生 长,再由其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如此继续发育,形成二叉状的分枝。如丁香、梓树、泡桐、茉莉、石竹。1.5.3 二叉分枝:多见于蕨类、苔群类和很多的藻类植物。1.6 茎的类型1.6.1 根据茎的性质(木质茎、草质茎、肉质茎)、寿命,将植物分为下列类型:1.6.1.1 木本植物质地坚硬,系多年生植物。茎内木质发达、木化组织较多。(1)乔木:植株高大,

13、主干显著直立,在上部繁盛的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如杨、榆、松、柏、杉等。(2)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如大叶黄杨、迎春、紫荆等。(3)半灌木:外形似灌木,茎基部近地面木质化,多年生,但地上部分为草质,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如金丝桃、黄茜及某些蒿属植物等。1.6.1.2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1) 1年生草本植物: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如烟草、向日葵、玉米、棉花、大豆等。(2) 2年生草本植物: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第一年种子萌发后进行营 养生长,第二年才开始开花结实直至

14、枯萎死亡,如冬小麦、白菜、 洋葱、甜菜等。(3)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存期超过两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植物的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 进行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生长季节末死亡。如甘蔗、芍药、莺尾、百合。宿根草本常绿草本1.6.1.3 藤本植物凡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攀援生长的,统称藤本植物。(1)草质藤本:牵牛、爬山虎。(2)木质藤本:紫藤、葡萄。1.6.2根据茎的生长习性(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而生。(2)缠绕茎:茎细长柔弱不能直立,以茎自身作螺旋状缠绕它物向上生长。无卷须、吸盘、不定根等。植物的手性左旋:牵牛,菜豆。右旋:律草、薯藤中性:何首乌(3)攀缘茎:茎细长不能直立,也不能缠绕

15、它物上升,而以特有的结构如卷须、吸盘、气根等攀援它物向上生长。卷须、气根(常春藤)、吸盘(爬山虎)、钩刺(华钩藤)等为攀援器官。(4)平卧茎:茎平卧地上而生长,枝间不再生根,称平卧茎。如族藜,地锦草等。(5)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间极长,节上生有不定根。如草莓、甘薯、虎耳草。1.7叶1.7.1 叶的功能(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促进根系吸水,提高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布,降低温度)(3)气体交换(气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4)吸收养料(喷洒农药、化肥)(5)无性繁殖(利用不定根、不定芽插杆繁殖新植株)(6)经济价值(食用,药用,造纸,制

16、茶,卷烟,做扇等)1.7.2 双子叶植物的叶(1)叶片:通常扁平、绿色,上有叶脉,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上进行。(2)叶柄:叶的细长柄状部分,支持叶片,使叶片取得一定空间,是茎和叶相连接的通道。(3)托叶:在叶柄或叶片基部的叶状结构,一般两枚。托叶早期发育具有保护幼叶的功能。保护幼芽:木兰属植物保护植物体:刺槐的托叶刺攀援:菠葵属植物光合作用:豌豆的大托叶完全叶:叶柄、托叶、叶片俱全的叶不完全叶: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1.7.3 单子叶植物的叶叶片多数由叶片、叶鞘两部分组成,一般没有托叶。其中禾本科植物的叶(1)叶片:扁平成条形或狭带状(2)叶鞘:叶片基部扩大伸长包围着茎干的

17、部分(3)叶枕:叶片与叶鞘相连处的外侧的一色泽稍淡的环(4)叶舌:叶片与叶鞘相连处内侧的一膜质片状突出物(5)叶耳:叶舌两处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突出物1.7.4 叶片的形状1.7.5 叶尖的分类1.7.6 叶基的分类1.7.7 叶缘的分类1.7.8 .叶裂的分类1.7.9 脉序1.7.9.1 网状脉序又可分为两种:(1)羽状网脉序:有显著的主脉,侧脉自中脉两侧分出,排列似羽毛。(2)掌状网脉序:侧脉从叶基出发,排成掌状。1.7.9.2 平行脉序各脉从叶基近于平行发出,在叶尖汇合,在叶脉间可能有细脉相连,但是不成网状。可再分以下类型:(1)直出平行脉:叶较狭窄,各条叶脉平行发出,在叶尖汇合。

18、(2)弧形脉:叶较宽,各条叶脉呈弧线状平行发出,在叶尖汇合。(3)射出脉:叶较宽,各条叶脉自叶基部呈放射线状发出。(4)横出平行脉:叶较宽,有明显主脉,各条侧叶脉与主脉垂直而相互平行发出。1.7.9.3 叉状脉每一条叶脉都进行 23级的分叉。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脉序。在蕨类植物中比较常见。1.7.10 单叶与复叶单叶:一个叶柄只生一个叶片的,称单叶。复叶:一个叶柄上生两个以上的叶片,称复叶。(1)羽状复叶:小叶排列在总叶柄(或其分枝)两侧的称为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的小叶片为偶数,也就是顶端小叶为2枚的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即羽状复叶的小叶片为奇数,也就是顶端小叶为1枚的羽状复叶。三

19、出羽状复叶:即羽状复叶的小叶片只有3枚的羽状复叶,顶端小叶柄较长,两侧的小叶柄较短。一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2)掌状复叶:小叶集中着生在总叶柄顶端的称掌状复叶。三出掌状复叶:系由具掌状叶脉的单叶演化而来,有小叶 3片,三片小叶均无小 叶柄或有等长的小叶柄。五出掌状复叶:亦由具掌状叶脉的单叶演化而来,有小叶 5片。七出掌状复叶:亦由具掌状叶脉的单叶演化而来,有小叶 7片。单身复叶:1.7.11 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复叶复叶由多枚叶片组成,叶片排列在伸长的叶轴上。小叶的叶腋无腋芽,总叶柄的叶腋有腋芽。叶轴或总叶柄顶端无顶芽各小叶不是同时一次全部脱落。复叶上所有小叶均在一个平面上。单

20、叶单叶由1枚叶片组成,叶片长在叶柄上。叶柄的叶腋有腋芽。单叶着生的小枝顶端有顶芽。整个叶一次全部脱落。相邻的单叶一般不在一个平面上。1.7.12 叶序(1)互生:一个节着生一片叶子(2)对生:一个节着生二片叶子(3)轮生:(4)丛生:(5)基生:1.7.13 叶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异形叶性: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1.7.14 叶片的质地叶的厚薄不同,含水量不同划分。(1)革质:即叶片较厚,质地坚韧。(2)纸质:即叶片较薄,质地柔韧而不易折断。(3)草质:即叶片较薄,质地柔软。(4)膜质:即叶片的质地柔软而极薄(如麻黄)。(5)肉质:即叶片较厚,质地柔

21、嫩而汁液丰富。1.7.15 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适应不同的环境,行使特殊的生理功能,其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经历若干世代以后,越来越明显,成为这种植物可遗传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营养 器官的变态。植物的根、茎、叶都有变态的现象。1.7.15.1 根的变态(1)贮藏根A.肉质直根来源:主根特化机能:贮藏形态:具有肉质肥大的根;上部由下胚轴形成,下部由胚根基部形成。无明显的地上茎枝, 一株植物一主根。B.块根来源:侧根/不定根特化机能:贮藏形态:圆锥或圆柱形或不规则(2)气生根生长在空气中的根来源:不定根特化功能:(1)吸收。附生植物的根从雨水和空气中水汽中吸收营养。(2)

22、支持。气生根伸入泥土后,起支持茎、秆的作用,。(3)攀爬。形态:须状(4)呼吸。形态:棒状,粗大,内有通气道。(3)寄生根如桑寄生属、榔寄生属、菟丝子属植物。其根是侵入的吸器,伸入寄主的韧皮部吸收养料,维持自身生活。叶片多数退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同化根风兰属的气根,扁平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还具叶绿素,行光合作用,故称为同化根。1.7.15.2 茎的变态一般可分为地下茎变态和地上茎变态。(1)茎刺:枝条变态为刺,具保护作用,称为茎刺或枝刺。(2)茎卷须:枝条变成卷须,攀援用。(3)叶状茎: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则退化成鳞片状、针状,甚至 缺失,如昙花等。(4)根状茎:

23、外形似根,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鳞片叶(退化了的叶),腋芽,不定根,顶芽可以向上生长或在地下向前走,侧芽、顶芽可向地面长成植株。繁殖作用。(5)块茎:由根状茎的先端膨大而来,有节和节间,节上有鳞叶,腋芽,顶芽。(6)鳞茎:地下茎极度缩短, 扁平或呈圆盘状,其基部有不定根,外围被肥厚的鳞叶包被。(7)球茎:圆球形或扁圆形的肉质地下茎,根状茎先端膨大形成。节与节间明显,节上有 明显的膜状鳞片。1.7.15.3 叶的变态(1)苞叶(bract):是生长在花下面的一种特殊的叶,有保护花和果实的作用。(2)鳞叶:芽鳞:多包于木本植物的芽的外面,起保护幼芽的作用称为。鳞茎上着生的肥大肉质的叶也称鳞叶,如百合

24、、洋葱、蒜等。(3)叶卷须:有些植物的叶变为卷须,适用于攀缘。(4)叶刺:有些植物的叶或托叶变态为刺状。1.7.16 同功器官指功能相同而起源不一定相同的器官。如仙人掌的刺是叶变化形成的,枳树的刺是由枝条变化形成,但它们的功能都是保护作用。这是由于非同源器官长期适应相同环境的结果。1.7.17 同源器官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2、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2.1 被子植物的花2.1.1 .花的概念 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 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 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节间极度缩短的,没有顶芽和腋芽的变态短枝为什么叫被子植物?因为种子包被在果实中,所以叫被子植物。2.1.2 花的形态

25、构造 花梗、花托枝的部分 花萼、花瓣变态的叶,与叶近似 雄蕊、雌蕊是变态的生殖叶(1)花柄(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并与茎相连,起支持与输导作用,果实成熟后,花柄成为果柄。(2)花托花托是花柄顶端的膨大部分。分类:1圆锥状:草莓2倒圆锥状:睡莲3柱状:木兰科植物4凹陷杯状:刺梨5壶状花托6浅杯状花托7花盘:柑橘8雌蕊柄:白兰花9雌雄蕊柄:西番莲(3)花萼花萼是花的最外轮变态叶,由若干萼片组成,常为绿色。分类:1根据萼片的离合程度离生萼:萼片各自分离。合生萼:萼片基部联合或全部联合。又叫合萼。萼筒:合生萼下端联合的部分。萼裂片:合生萼先端分裂的部分。2根据萼片脱落时间早落萼宿存萼3副萼:花萼之外的

26、萼片。4冠毛:由萼片变态发育而来。(蒲公英)(4)花冠:所有花瓣的总称。花冠位于花萼的内轮,由若干花瓣组成。花冠常有鲜艳的颜色。花冠形状分类:1离瓣花:花瓣彼此离生,为离瓣花,也称离瓣花冠。(1)2合瓣花:花瓣彼此合生,为合瓣花,也称合瓣花冠。花冠筒:花瓣下部合生的部分称为花冠筒。花冠裂片:花瓣上部分离的部分称为花冠裂片。两被花:花萼、花冠都有的。(1)注意:花萼与花冠合称花被。单被花:萼片或花冠没有明显区别或两者明显缺一。两被花:花萼、花冠都有的。整齐花:花瓣形状、大小相同的花。不整齐花:花瓣形状、大小不相同的花。花筒:花萼、花冠、雄蕊群合生而成的筒状结构,特指单子叶植物。(5)雄蕊群:一朵

27、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A雄蕊的组成:花丝:是细长的柄状物,起支持花药的作用。花药:是花丝顶端膨大的囊状体,常由2个或4个药室组成,中间称药隔。B雄蕊的分类:1根据花丝的长短划分为四强雄蕊: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共有6枚,其中外轮的2个较短,内轮的4枚较长。二强雄蕊:唇形科、玄参科植物的花朵中,雄蕊有 4枚,2个较长,另外4个较短。2根据花丝、花药的连合程度划分为离生雄蕊:雄蕊数目较多,花丝、花药均不联系,彼此离散。单体雄蕊: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一束。如锦葵科植物。二体雄蕊:花丝联合成 2束。有的豆科植物,花丝 10枚,9枚相连,另一花丝分离。三体雄蕊:花丝联合成为 3束。多体雄蕊:合为4束以上的。

28、如金丝桃科植物。聚药雄蕊:雄蕊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联合的。连蕊:梧桐科花药分离,花丝相连。3根据雄蕊的着生位置冠生雄蕊:雄蕊着生在花冠上。一般雄蕊着生在花托上。C花药的着生方式:丁字着药:花药中部着生于花丝顶端。基着药(底着药):花药基底着生于花丝的顶端背着药:花药背部着生于花丝上部D花药开裂的方式:纵裂:孔裂:E花药的分类内向花药:花药以药面朝向雌蕊外向花药:花药以药面朝向花瓣(6)雌蕊群: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构成雌蕊群的基本单位是心皮,它是由适应于生殖的变态叶卷合而成。A雌蕊的组成柱头:位于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部位。花柱:柱头和子房间连接部分,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雌蕊基部膨大

29、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外层是子房壁,内为一至数个子房室,子房室内有胚珠。B心皮的概念:从形态学的角度: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适应生殖的变态叶。腹缝线:心皮的边缘、变态叶的边缘,二条,常着生胚珠。背缝线:心皮的中央、变态叶的中脉,一条。C雌蕊的类型单雌蕊:一朵花的子房只有一室。离心皮雌蕊(离生单雌蕊):一朵花中由多个心皮组成,每个心皮相互分离而成为多个单 雌蕊。1个雌蕊,复雌蕊:又称合生心皮雌蕊,一朵花中子房有数个心皮合为一室或数室,只有 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卷合形成。子房合生而花柱、柱头分离,如梨、苹果等;子房与花柱合生而柱头分离,如向日葵等;子房、花柱、柱头全部合生,如油菜、百合等。坦山

30、单雌蕊复雌蕊离生心皮雌蕊1心皮 多心皮 多心皮1雌蕊1雌蕊 多雌蕊D如何判断心皮的数目?1 .柱头、花柱分裂的数目2 .子房上主脉(背缝线)的数目3 .子房的心室数E胎座的概念胚珠着生在心皮壁上,往往形成肉质突起,成为胎座。F胎座的分类多枚胚珠一枚胚珠边缘胎座一心皮一室侧膜胎座多心皮合生一室胚珠生子房周壁中轴胎座多心皮合生多室胚珠生子房中轴特立中央胎座多心皮合生一室胚珠生子房中央基生胎座多心皮合生一室胚珠生子房基部顶生胎座多心皮合生一室胚珠生子房顶部(悬垂)2.1.3 禾本科植物的花2个浆片(鳞被)、3枚或6枚雄蕊和1枚雌蕊组成。在花的外部禾本科植物的花通常由 有1个外移、1个内移。外移是花基

31、部苞片的变态,常具有显著的中脉,并延长成芒;内移形态较小,无显著的中脉和芒。内移内侧基部,有 2个较小的薄片,称浆片。内移和浆片是花被片的变态。开花时,浆片吸水膨胀,使内外移张开,露出花药和柱头,花丝伸长,将花药悬垂于花外,随风摆动,散播花粉,雌蕊的柱头呈羽毛状,适于接受花粉。禾本科植物的花和内外移片组成 小花,再由1至多朵小花与1对颖片组成小穗,具有多 朵小花的小穗中间有小穗轴。3枚或6枚雄蕊1枚雌蕊2个浆片(鳞被),小花1朵或几朵?1个内移卜1个外移 1小穗多个1对颖片 小穗轴(只有一朵小花的小穗,小穗轴退化)2.1.4 花部变化(1)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都具有的花。(2)不

32、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任意一部分的花。(3)两性花:兼有雄蕊与雌蕊的花。(4)单性花:只具备雄蕊或雌蕊其中之一的花。(5)雌雄同株:雌花与雄花生在同一植株上。(6)雌雄异株:雌花与雄花生在不同植株上。(7)杂性同株,:同一植株上,两性花和单性花都存在的,如械、柿等(8)无性花(中性花):花中既无雄蕊,也无雌蕊。单生花:枝顶或叶腋处只生着一朵花。2.1.5 子房的位置变化(1)子房上位下位花花托圆柱状、平顶状;花萼、花冠和雄蕊着生在雌蕊下方的花托四周,或雌蕊外方的花托上。(2)子房中位或半下位周位花花托中央凹陷,花托杯状或盂状,花萼、花冠、雄蕊群着生在杯状花托隆起的边缘上。(3

33、)子房下位上位花花托呈深陷的杯状, 子房着生在花托的杯底, 子房壁与花托完全愈合, 只留花柱和柱头突出 在外面,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着生在子房上方的花托边缘上。2.1.6 花程式:用一定的字母来代表花的各部分,并用数字来表示各部分的数目,用符号表示子房的位置,列成类似数学公式的式子,叫花程式。?:单性花,雌花;s :单性花,雄花; 孕s :两性花* :辐射对称;t :两侧对称P:花被;K或Ca:花萼;C或Co:花瓣;A:雄蕊;G:雌蕊G :子房上位;G:子房下位;2.1.7 花图式用花横断面的简图表明花的结构,叫花图式。把花的各部分用横切面的简图表示其数目、离合、排列等。用一黑圈表示花着生的花

34、轴,用空心的弧线表示苞片,带有线条的弧线表示花萼。由于 花萼的中脉明显,故弧线的中央部分向外隆起突起。实心的弧线表示花冠, 雌蕊和雄蕊用子房或花药的横切面形状表示。并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分离或连合。2.1.8 花瓣的重叠方式(1)镣合状:花瓣的边缘彼此靠近,但互不遮盖,排列成一圈;(2)旋转状:花瓣的一边覆盖着相邻花瓣的一边,而其另一边则为另一相邻花瓣的一边所覆盖;(3)覆瓦状:和旋转状排列基本上相似,但有一片花瓣完全在外,另有一片花瓣完全在内,或有两片花瓣完全在外.另有两片花瓣完全在内。2.1.9 花的对称方式(1)辐射对称(2)两侧对称2.1.10 花序基本概念:花在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和开放次序

35、。依开放次序分为:有限花序顶花先开无限花序边花先开组成:小苞片花序轴小花梗总花梗(无叶时称花拿)无限花序开花期间花序轴伸长花序轴小花柄1、总状较长近等长2、穗状较长极短或无3、藁黄柔软同上4、肉穗肉质同上5、伞房较短下长上短,小花在一千6、伞形极度缩短等长,小花排成一球面7、头状缩短,膨大无8、隐头膨大,内陷无特点:有限花序面2.1.11蔷薇花冠十字花冠蝶形花冠旗瓣:为最大的1枚在花冠最外方.翼瓣:旗瓣内方左右两侧的2枚龙骨瓣:翼瓣下的 2枚假蝶形花冠:旗瓣:为最小的1枚在花冠最内方。翼瓣:旗瓣外方左右两侧的龙骨瓣:翼瓣下的 2枚。2枚。唇形花冠舌状花冠管状花管漏斗状花冠钟形花冠副花冠:位于花

36、冠和雄蕊之间的瓣状附属物。2.2果实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枯萎脱落,仅剩下子房。这时,胚 株发育成为种子,子房也随之长大,发育成为果实。2.1.1果实的分类1根据发育起源(1)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称为真果。真果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2)假果:由子房和花的其它部分如花托、花被筒甚至整个花序共同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假果的结构比较复杂。2根据心皮数目的不同(1)单果:花中仅有一枚雌蕊形成的果实。(2)聚合果: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一花托之上。(3)聚花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也称花序果或复

37、果。3根据果皮性质(1)肉果:果皮肉质化,肥厚多汁,称肉果。(1-1)浆果:肉果中最常见的一类,果实柔嫩,肉质多汁。由一个心皮或多个心皮的雌蕊 发育形成,除了外果皮的几层细胞外,中、内果皮肉质多浆或汁液化,有种 子1至多枚。(1-2)核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果,如桃、杏、梅、樱桃等。果皮明显分为 三层,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内果皮木质坚硬,包在单粒种子外面。(1-3)梨果:许多是我们消费的水果中主要的种类。果实由 花筒和5心皮合生雌蕊的下位 子房部分愈合后共同形成,是假果。花筒与外果皮、中果皮之间无明显的界 限。而内果皮木化或革质化,是比较清楚明显的。(苹果、梨)(1-4)瓠果:果

38、实具有坚韧的外层,内有汁液丰富的肉质部分,果实由 3心皮雌蕊的具有 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与花托发育形成,如西瓜、南瓜、黄瓜、甜瓜等。子房外壁与花托形成坚韧的外层,子房中、内层及胎座形成肉质部分。(1-5)柑果:外果皮厚而革质,中果皮海绵状,内果皮膜质,内壁具毛囊;是多心皮雌蕊 的具中轴胎座的上位子房所形成的果实。(2)干果:果皮干燥无汁的,称干果。(2-1)裂果:果实成熟后果皮自行裂开。(2-1-1)曹英果:由单心皮或离生心皮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缝线或背缝线一侧开裂。(2-1-2)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背缝线两边同时开裂。(2-1-3)角果:由2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由心皮边

39、缘合生处向内生出假隔膜,将子房分隔成2室,果实成熟后,沿两侧腹缝裂开脱落,只留假隔膜,种子附于假隔膜上。长角果:角果细长,长宽之比大,称为长角果。短角果:长宽之比几相等,称为短角果。(2-1-4)静果:是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时果皮有多种开裂方式。萌果成熟时有多种开裂方式:室间开裂、室背开裂、室轴开裂、孔裂、盖齿裂。(2-2)闭果:果实成熟后,果皮仍不开裂(2-2-1)瘦果:由1心皮构成的小型闭果,果皮坚硬,种子 1枚,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易 于分离。(2-2-2)颖果:果实小,果皮薄,革质,含一枚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2-2-3)翅果:不开裂的干果,其果皮延展成翅状,有利于随风传播,含一粒种子。(2-2-4)坚果:外果皮坚硬木质,种子一枚。成熟果实多附有原花序的总苞(壳斗),如栋、榛和栗等果实。(2-2-5)双悬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