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0435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优秀名师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中小学美术教法学法衔接探究 摘要:对于部分初一新生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都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而在新的起跑线上出现参差不齐现象,笔者通过在初一两个班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搞好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是减少教与学的困难,面向全体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衔接 教法学法 实验 探索 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因而,面向全体,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最关键而又尖锐的问题之一。面向全体学生传

2、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都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往往会出现在新的起跑线上落伍、参差不齐等现象。因此搞好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势在必行。 刚上中学的初一新生其心理与小学天真、单纯、有依赖性、缺乏自觉性和自我教育能力等特点相一致。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但新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小学到初中,这一学习阶段上的飞跃使部分学生对生活很不适应。例如:常听初一新生反映,进入中学的突出感觉是:“书本多、课程多、教师多、作业多、教师与学生接触少”。面对这“四多一少”,不少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出现落伍现象。另外,由于

3、当前小学教育发展尚不平衡,特别是美术教育,走访中有12%的小学生反映美术课不能按常规进行。因此,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及时缩短他们的认知差距,将对进入初中以后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于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发展特点,使中学阶段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特点。 在学习内容方面:根据美术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美育的目的是在快乐教学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浅显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如:版画课中的纸团印纹、杂物压印画、干拓、湿拓纸版画、拓印肖像等等。而中学美育并非是从零开始启蒙教育,它是小学教育的延续和发展。要在小学阶段

4、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理论及专业知识,并在掌握专业概念、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再回到创新、自由创作的起点;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小学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学并反复讲解示范。学生进入初中课程增多,教学内容复杂,教学中要求逐步发展学生的意义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的讲解示范注重分析、注重讲清问题的实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并且有些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在学习方法方面:由于小学阶段开设课程少,内容较简单,因而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习惯于书面作业,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到中学阶段,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逐步放手,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管理,靠自己自

5、学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有这些,都要求一个中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实践,进行认真探索,并寻找适合这种新形式的新方法。有不少学生升入中学仍沿用小学那一套听讲和练习的方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结果浪费了时间,积累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多。 因此,在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内容、教法学法都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的情况下,中小学教法学法上的衔接是必要的。当前,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初一教师上岗前的教材、教法培训。初一学生的学法94.234.29加与减(二)4 P49-56指导等要搞好中小学美术教育衔接,提高初一新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首先,恰当选

6、择适应初一新生心理特点的教法和指导学生学法。教法学法恰当的选择和运用,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对于初中新生不适应新的生活的问题,教师中有65%的人认为是缺乏相应的方法。什么是方法呢,毛泽东同志曾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提示了方法的实质。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在此,毛泽东贱卖把方法比喻成桥或船。桥或船是人们为解决过河这一任务而来用的工具或手段。可以说方法是人们为解决一定任务而采用的工具或手段。 在实验中,我试着把小学美术教学“

7、四步法”针对初中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既是教法学法的衔接,也是教改的实验。“读”:通读教材,既要读画,也要读知识点,读目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试着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例如:欣赏课中的“读”除了读目标、知识点,还要读画面景物、色彩、时代背景、画家,以理解画意;“议”:对于知识中的疑点、模糊点通过“议”来解决。“讲”:既精讲点拔,讲的内容包括学生读而未懂,议而未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练”随着学生知识方面的积累,引导他们将学到的一些知识技巧运用到课堂练习中,如:绘画练习、手工制作、创作设计,这是课堂教学的巩固提高阶段;“评”是对学生在“读、讲、练”过程中反馈信息进行矫正、评价、

8、总结。讲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形式,坚持鼓励启发的原则,既要明确存在的问题,更要引导学生总结思路和方法。 实践教育家罗思菲德把中学阶段的美术学习称之为“黑暗阶段”意思就是说在中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较多地体现为眼高手低、兴趣减退等现象。由此可见唤醒并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多麽重要。针对初中阶段过高的“双基”要求使学生与成功的距离越来越远,学习兴趣越来越小这一现象,使自制力较低的学生不再处于学习的落后状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课堂实践中将学生分a、b、c三个档次对待。a挡只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基本理解,能按固定要求进行模仿实践。b档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点深化与组装,这是对基础知识技能的在

9、认识。c档要求在理解并掌握的前提下,大胆尝试艺术创新实践。如:初中美术第一册笔墨传情的中国画一课中,要求,挡学生在小学阶段笔墨画的基础上,理解并动手实践用笔用墨的技法。,档学生在此基础上,运用笔墨技法表现抽象或具象的形态。,档学生在笔墨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描绘形神和气韵的表现。是各类学生都能体会到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说明:根据垂径定理与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来说,如果具备:其次,开展好美术课外活动。美术课外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外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对于推动全校的美术活动,活跃学校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均有重要意义。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

10、是学生自愿参加的组织,这种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源于自发,因为他们喜欢就想尝试:另一方面源于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诱发。从一些艺术夏令营开设情况来看,大部分是小学生,中学生廖廖无几,在调查中有67%的小学生参加过课外美术活动。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外美术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而中学生阶段的美术课外活动,多开设一些素描、国画、速写、色彩、手工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与小学阶段所开设的儿童画、简笔画、彩墨画、国画等系列趣味性较强的活动相比,既有一定的难度,又缺乏趣味性。因此,只有23%的初中生反映参加过课外美术活动。 在实验中,我给每个初一学生都提供一次参加美术课外活动的机会。如参观我们当地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参与美

11、术校园、美化班级等活动。小学阶段令他们既喜欢又有点难度的课,如猫头鹰写意小品、改变构图画一画等,此时,在课外活动中就能很从容、很完善地完成一幅幅作品。这样即是对小学阶段知识,学习方法的回顾,也能让学生体会创作的激情,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将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在初一的两个班中进行实验,实验班运用上述的教法学法,对照则依据以住的教法学法。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作业及达标反馈情况见下表:此可见,实验班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班。 点在圆上 d=r;总之,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在换了环境,换了老师,换了教育方法,也换了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只有先采用贴近学生易接受的教法,逐步过渡,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尽快入门少走弯路。通过以上了解、实验,笔者认为实行中小学教法学法衔接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是可行的。 (2)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参考书目: 115.75.13加与减(二)2 P61-63 数学好玩2 P64-67tanA不表示“tan”乘以“A”;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84.164.22有趣的图形1 整理复习2初中生学习方法莱州市教学研究室 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