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412280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推荐- 中班班语言数青蛙教案一、设计构思1、教材来源:本次音乐活动取材于快乐奥尔夫中的一段作品,原名叫青蛙。2、目标定位:重点引导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生动有趣;难点是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节奏与音乐结构的匹配。3、设计理念: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因为任何完美的音乐活动设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作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实际教学情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组织方式:主要采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其次是将学习律动和玩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2、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另外还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节奏与音乐结构的匹配。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2、通过嗓音造型、手指游戏、图谱识记、表演等形式体会数青蛙音乐的生动有趣。三、活动准备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节奏卡一张、图谱一幅。四、活动结构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4、图谱识记练习;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五、指导要点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听老师的鼓声,请小朋友模仿拍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声势练习(跺左脚、右脚、双脚等)巩固节奏型。2、嗓音造型练习(节

3、奏朗诵)。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小动物的叫声或幼儿的名字进行节奏朗诵活动,进一步巩固节奏型。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童谣数青蛙,一边一句句分析童谣一边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导小朋友自己发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并拢与拇指对碰表示呱呱叫,用拳头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带动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戏的过程中熟练歌谣和节奏型。引导幼儿在数青蛙的音乐中玩1-2遍手指游戏。4、图谱识记练习。教师一边朗诵节奏一边用手指图谱,帮助幼儿识记音乐所表达的乐句顺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音乐,如让幼儿一边看图谱一边运用节奏朗诵和声势活动为音乐配伴奏。5、游戏练习(个别

4、、分组、集体表演)。让幼儿扮演青蛙围成“池塘”进行配乐表演。6、结束活动:幼儿自音乐声中随教师跳出活动室。六、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选材成功:没有歌词却很有特色音响效果的律动。数青蛙配上一首幼儿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节奏的儿歌数青蛙,使音乐、语言与动作的结合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形成一幅青蛙边歌边舞的热闹完美图景。2、程序设计:采用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图谱识记练习游戏练习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使幼儿脑中的旧知识得到激活,进行重新组合与匹配形成新知识。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始终遵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