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23446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旅游管理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则刍议何慧成高雯雯初锐指导老师:初锐,辽宁鞍山人,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 教师,研究方向园林设计。作者简介:何慧成,女,19920807,籍贯:安徽,汉族,辽宁科技大学建筑 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2011级;高雯雯,女,19920814 ,籍贯:安徽,汉 族,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2011级。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于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湿地的保 护和景观规划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与规划原 则,即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湿地景观,在湿地景观的设计上要尊重自然和

2、以人为 本并重。同时,湿地景观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大力拓展和丰富湿地文化,最 后,湿地景观的成果要求立法保障并监管到位。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它是连接陆地和海洋胡泊的中间地带。它有着面 积广阔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植物动物等物种资源,它的存在对于地球的生态、物种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的改善和环境污染的净化 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湿地保护 区的特色,以及如何加强湿地景观保护与规划原则。一、湿地生态景观及其保护意义(-)湿地生态景观概述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 沼济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3、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我国湿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于湿地 的功能和作用愈加重视。各地也纷纷建立和健全湿地立法,并建立湿地保护区, 以更好的保护湿地的生态资源,发挥湿地的城市之肺的作用。(二)湿地生态景观的保护意义1、湿地景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第一,湿地有丰富的水资源,以盘锦的红海滩为例,红海滩的水域面积多达 120万余亩苇海湿地。第二,湿地有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红海滩中栖息着二百 六十余种数十万只鸟类。同时,红海滩还有一种特殊的植物TS蓬草。这种植物 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9月由红变紫。红海滩湿地还有大片 的芦苇丛,是

4、鸟类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水资源滋养出丰富的物种资源, 丰富的物种资源进一步改善水资源的环境,他们共同构成湿地的可循环、可持续 系统,共同为地球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2、湿地景观对于城市来讲功能强大湿地景观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强大的。第一,湿地的丰富的水资源可以通过地 层的渗透,成为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当前,城市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城市人口 日益增多,城市供水系统频现紧张情况。而湿地的水资源丰富,同时,通过地表 水不断的向地下渗透,这成为了城市地下水的有效补充。第二,湿地吐纳功能强 大,成为城市环境的保护者。湿地有着强大的改善环境的功能,湿地景观可以通 过强大的植物资源净化城市的空气,

5、可以通过水中多种微生物资源吸收和净化水 资源,湿地堪称城市的肺,是城市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有效武器。第三,湿地 景观蕴藏强大的经济价值。湿地有着广阔面积的地域分布,植被和生物系统丰富, 因此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湿地景观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并为社会服务。二、湿地生态景观保护与规划存在的问题(-)湿地景观政策法规不健全,开发规划不够科学。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于生态湿地的保护有很明确的规定,同时,各省也相继出 台专门的湿地保护条例,以加强湿地的管理和维护。但是,但是执行力不强。首 先,湿地位置多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人烟稀少,且湿地面

6、积相对较大。其次, 各种生态资源丰富,吸引少数不劳而获的人前来。最后,执行机构的人力有限, 难以实现偌大区域无盲点监控。这就造成湿地地区的违法破坏行为还时有发生。湿地因其自身天然形成的丰富的水资源、生物物种资源、植物资源和优美的自 然环境,吸引很多开发项目竞相开展。很多项目设计之初的构想非常好,可是一 旦到了实践环节,就变成盲目和过度开发,湿地景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 湿地自然形成的堤、岛、浅滩等湿地地貌景观特征不明显甚至缺失;湿地景观硬 质化导致水陆过渡空间的缺植物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较低且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 植物群落景观,结果造成湿地保护区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二)湿地景区管理

7、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湿地景区往往地处城郊,保护区风景的自然风格是城市生活人的向往,湿地保 护区也因势利导的开发湿地的旅游项目,以增加湿地的关注度和经济效益。湿地 景区游客素质参差不齐,游客乱扔的各种生活垃圾人为造成了对保护区的环境污 染。同时,湿地管理部门管理不完善,不能及时发现这些对湿地发展不利的因素, 导致湿地被破坏。(三)外来物种对与湿地景观的破坏不容忽视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长期的物种之间的竞争、平衡和发展进化而来的。在湿 地生态系统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生物链。生物链的各级各 层生物都有自身的特色和发展特点。当代社会以来,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外来物种进入国内的方式更加

8、多样, 人们往往因为一时的新奇而引渡新的物种,但是却没有认真考证新物种会对当地 生态有哪些影响。甚至有些外来物种自身的破坏性相当大,一旦进入湿地生态系 统,给湿地原来的生态模式带来了威胁和破坏。这些现象已经受到了我国生物学 界的重视和研究。三、湿地生态景观规划与保护应依循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湿地景观。在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和尊重 湿地的原有的生态特点,遵循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湿地生态景观。 在湿地的水体景观中,根据湿地景观的不同的水体条件及水体形态,设计不同的 观赏区域,既能保证游人充分观赏湿地水体的自然风景,又能够保障游人的人身 安全。在湿地

9、的植物生态景观中,根据湿地的植物品种和特色,在不同的季节, 辅助搭配规划一些观赏石等,构建别有新意的湿地景观,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湿地的动物景观的观赏上,针对游人感兴趣的如动物的飞迁、幼鸟等,在不影 响到动物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建设和规划供游人观赏的平台,以满足游客对大自 然和动物的观赏之情。(二)尊重自然和以人为本并重湿地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从湿地的防旱蓄洪、净化水污和提 供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出发,尊重自然过程,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土壤和其他 自然资源,尽量使设计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湿地景观应满足人的亲水特性即以人为本的原则才是供多种可直接欣赏水景的 途径,创造足够的可

10、参与、体验的场所和机会,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 全面感受水的魅力,应针对湿地景区水体的不可达性和湿地植物多以草本为主的 局限性,注重营造景区空间、增加景区景观的连接性以及适当配置乔木使游廊达 到遮荫的效果。(三)湿地景观要监管到位,立法保障。上级部门对湿地景区的开发和利用要监管到位。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必要 的,但是湿地景区是否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湿地产品,是否开发过度,是否保 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这都需要上级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监管到位。其次是景区 对游客的指导和监督要到位。湿地景区要做好游客人数的统计和服务工作,做到 以环境保护和湿地景区保护为上满足游客的游览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游客

11、对于 景区带来的生态压力。即便有科学的规划,即便有到位的监管,也需要有法治的后盾。依法治理湿地, 依法保护湿地,是湿地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建立健全湿地法律法规,监 管部门能更好的依法履行职权,只有行政部门的依法行使职权,才能更好的保护 湿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的物种资源。(四)湿地景观文化建设湿地景观规划不仅要科学合理,为了增强湿地旅游文化的魅力,充分开发湿地 旅游资源,针对不同的湿地的生物物种的不同特性,可以规划一些特色的湿地文 化,以延展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例如渔猎文化、稻田文化等,并结合当地的 历史和人文风俗,建设特色的湿地文化。湿地景观文化内涵的加入,大大提升了 湿地景区的整体形象,扩展了湿地景区的发展平台,拓宽了湿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