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28291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上节主要内容回顾,(1)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2)提高金属塑性的途径?,碳含量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退火状态),碳钢的塑性随温度变化图,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上节主要内容回顾,(1)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2)提高金属塑性的途径?,包套镦粗,用摔子拔长,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上节主要内容补充,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研究方法,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思考,(1)超塑性变形的宏观特征(2)超塑性的力学特征和组织特征(3)应变敏感性指数(m)物理意义,2.5 金属的超塑性,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Ti3Al合金加载温度920,变形速度510-5/s,应

2、力35MPa,奇特的塑性变形现象,1920年 德国人N.Rosenhaim,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一)超塑性的概念与特征,1945年,前苏联包赤伐尔(包奇瓦尔)针对这一现象,正式提出“超塑性”术语。,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森金斯:凡金属在适当的温度下变得像软糖一样柔软,其应变速度为每秒10毫米时产生300以上的延伸率。,金属和合金具有超常的均匀变形能力,其延伸率可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百分之几千。,1.概念,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1)大延伸:拉伸试验,Zn-22%Al,250 ,5mm/min, 延伸率3120%(变形稳定性极好); (2)小应力:Zn-22%Al Ti-6Al-4

3、V GCr15 (3)无缩颈:截面均匀变形、缩小,在宏观上无缩颈现象, 截面收缩率100%;,2MPa,1.5MPa,30MPa,2.超塑性变形宏观特征,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铜的应力-应变曲线,颈缩,无颈缩,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1)大延伸:拉伸试验,Zn-22%Al,250 ,5mm/min, 延伸率3120%; (2)小应力:Zn-22%Al Ti-6Al-4V GCr15 (3)无缩颈:截面均匀变形、缩小,在宏观上无缩颈现象, 截面收缩率100%; (4)易成型:无加工硬化现象,流动性和填充性好。,2MPa,1.5MPa,30MPa,2.超塑性变形的特征,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

4、塑性,(1)延伸率(有色金属200%,黑色金属100%, 脆性金属超过 原来几倍); (2)晶界滑移引起的应变占总应变的30%以上;(3)应变速率敏感性系数m0.3 。,3.如何判断是否呈现超塑性,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二)超塑性的种类,1.恒温超塑性(第一类超塑性),特点:晶粒超细化(0.5-5m),等轴化 组织热稳定性 一定温度范围(T=0.5Tm) 一定变形速率( ),钛合金和铝合金晶粒几十微米,机制: 晶粒移动和转动,10-410-1m/s,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2. 相变超塑性(变温/第二类/动态) 组织特点:相变 同素异构转变 控制因素:温度幅度 温度循环率,机制: 靠同

5、素异构转变诱发材料的高塑性,在应力作用下每次相变将得到一次跳跃式均匀变形,在相变温度附近的多次热循环即可累积得到大的变形量,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3. 其它超塑性 短暂超塑性 相变诱发超塑性 高应变率超塑性 电致超塑性,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碳钢和轴承钢的延伸率与温度循环次数n之间的关系(试验温度幅度:538-816度定负荷:17.5MPa),球墨铸铁相变超塑性与温度循环的关系(试验温度:700-800度,循环速度:5度/分,定负荷:1-12MPa,2-8MPa),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超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三)超塑性的力学和组织特征,1.变形力学特征,

6、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由试验发现,超塑性变形表现对变形速率极其敏感。,为1,牛顿黏性流动公式, K是黏性系数; 为0.020.2,普通金属; 为0.30.9,超塑性材料。,真实流动应力; 决定与实验条件的材料常数; 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是什么?,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真实流动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S曲线,,,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真实流动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S曲线,,,Al-Mg共晶合金(变形温度:350 ,晶粒直径:10.6m),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体积不变:,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m值的物理意义,越大, 随着 增大而急剧增大,反映

7、了抑制局部出现缩颈的能力,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均匀变形,第二相晶粒能阻碍母相晶粒的长大,而母相也阻碍第二相的长大。,变形过程中晶粒长大的速度要慢,充分的热变形持续时间。,2.组织特征,晶粒极细,等轴晶,(1),(0.5-5m),(2),双相,(共析或共晶),热稳定性,(3),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1)高温超塑性,铝合金超塑性,细晶铝合金0.8Tm(473 ),(2)低温超塑性,细晶铝合金0.5Tm(194 ),搅拌摩擦焊(FSW)原理,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搅拌摩擦加工,铝合金超塑性,(1)高温超塑性,细晶铝合金0.8Tm(473 ),(2)低温超塑性,细晶铝合金0.5Tm(1

8、94 ),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金属间化合物Ni3Al超塑性组织变化,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超塑性变形机理(细晶超塑性) “主要是晶界滑动、扩散蠕变、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作用”,晶界滑动、扩散蠕变模型,(四)超塑性变形机理,体积扩散线,晶界扩散线,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变形温度,(五)影响细晶超塑性的因素,温度对 - 和 m- 曲线影响示意图,Zn-22%Al合金的延伸率和m值与变形温度的关系,T=0.5Tm,流变应力低超塑性变形区域宽M峰值增加延伸率提高,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晶粒尺寸和形状的影响,d10微米,流变应力低超塑性变形区域宽m峰值增加,Al-Cu共晶合金520度时

9、晶粒尺寸对流动应力即m值的影响,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应变速率的影响,=10-410-1 min-1,两相组织的影响,两相分布愈均匀,两相的体积比愈接近于1,热稳定性愈好,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组织变化,(六)超塑性变形时组织变化和性能影响,晶粒:显微组织:产生空洞:,晶粒没有被拉长,仍保持等轴晶状态,晶粒度部分长大;,几乎没有位错、亚结构,织构不发达;,由于晶界的滑动、转动及晶粒回转,在晶界或相界处形成空隙和裂纹,仅存在于试样的表面。,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力学性能影响,不产生各向异性,具有较高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细小等轴晶粒、无织构) 没有残余应力 (温度稳定、变形缓慢、不存在

10、弹性畸变能) 产生加工软化现象 (Zn-Al共析合金,硬度随着压缩率增加而降低) 具有微细双相混合组织,较高的抗疲劳强度 (高铬高镍超塑性不锈钢),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七)超塑性的应用,1.无模拉伸,2.气胀成形 3.压焊加工,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SPF应用实例,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美国机种采用SPF、SPF/DB构件的技术经济效益,引自-北京航空工程制造研究所,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欧洲机种采用SPF、SPF/DB构件的应用情况,引自-北京航空工程制造研究所,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2.1(1)滑移和孪生的异同点?(2)多晶体的变形特点?(3)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4)冷加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2(1)热加工对金属组织、性能影响?(2)冷、热加工的区别?(3)冷加工流线与热加工流线区别?(4)板材经热加工后均为各向同性?(5)叙述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长大是一种必然现象。,中期复习,塑性成型原理第七节超塑性,2.3(1)什么是塑性?(2)塑性与柔软性的区别是什么?,2.4(1)冷脆、红脆、氢脆?(2)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3)提高金属塑性的途径?(4)静水压力对提高金属塑性的良好影响,中期复习,2.5(1)超塑性变形的宏观特征(2)超塑性的力学特征和组织特征(3)应变敏感性指数(m)物理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