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娃免费进城读书的论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46627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娃免费进城读书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破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娃免费进城读书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破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娃免费进城读书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娃免费进城读书的论文.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破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 农村娃免费进城读书的论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乡之间教育资源、 生源差距进一步拉大。改善城乡教育布局,均衡教育资源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财政收入有限,教育又需要大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城乡教育差距带来的现实问 题?甘肃庆阳市西峰区采用了教育城市化”的思路,通过改、扩建城市学校,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进城就读。虽未必具有普适性,但至少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城里上学啦! ”每逢周日下午,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的孩子们,都会互相提醒着登上标有西峰教育”4个大字的20多辆黄色校车。校车的目的地,是位于西峰城区的黄官寨实验学校。其实,不仅仅是

2、显胜乡,肖金镇、 塬区,甚至毛家寺这样的偏远山区,孩子们也都会在周日重复这样的上学路径。农村学校空荡荡,城里学校人挤人教育资源失衡倒逼改革近年来,随着西峰区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农村生源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如肖金镇王庄小学,6个年级,只有42名学生,只能配备2名教师。但为了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配备了 8名教师,基本是一个教师包一个年级。 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等课程根本无法开设;显胜乡铁楼小学的教学楼内,每个 教室里只坐着七八个学生,有4/5的教室空间闲置。与此相反,富裕的农民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再加上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逐步增加, 城区学校生

3、源增长加快,导致城区校舍紧缺、 班额过大。西峰区中小学在校学生达万人,平均每班61人,最大的班级达到 86人。为此,西峰区委、区政府提出学生进城、医生下乡、农民入校 ”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布局调整思路,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整合144所学校,让农村万名学生全部进城上学,新建、改建、扩建城区学校,以 教育城市化”的思路化解两方面的矛盾。根据西峰区的计划, 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实现。目前西峰区已撤并中小学103所,新、改建全日制寄宿制学校 20所,共有万名学生实现了寄宿就读。下一步,从今年秋季开始,除 在4个远郊乡镇所在地保留寄宿制学校外,西峰区将在城区内新建、改建、扩建10所学校,让所有农村中小学生进入

4、城区就读,完全实现教育城市化”的目标。有关部门预计,3万多名农村孩子进城上学,再加之城区扩容,周边及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将有2万名进入西峰区就读,可带动近3万名家长进城经商务工,可以有效促进商贸流通, 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免费入学免费住宿,每天还有生活补助小财政也能办出大教育据统计,2009年,西峰区大口径财政收入 4亿多元,小口径收入 2亿多元;2010年大 口径收入5亿多元,小口径收入 3亿元。而这两年的教育投资达亿元。其中,2010年,西峰区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达到 4亿多元。这些钱全部用在了改善教学和师生生活条件上。2010年,西峰区额外投入1480万元办了 15件教育实事。今年,西峰区又

5、计划投入 3000 多万元资金再为教育办实事。在推进寄宿制教育方面,西峰区全力保障寄宿学生吃、住、行、学、娱、医等6个方面的需求。学校有专门的管理员老师对伙食进行管理,由政府出资选聘厨师,食堂以成本价 提供饭菜,学生每天的食谱都不一样。”黄官寨实验学校政教主任齐玉杰说。农村孩子进入城镇寄宿制学校,不但可享受免费入学、免费用书、免费住宿等优惠政策,而且每个学生每天还可享受政府提供的 35元生活补助,每年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上千元。2009年秋季,显胜乡冉李村的刘琴随着显胜初中的684名学生一起进入黄官寨实验学 校。在此之前,她就读于村里的小学, 学校离家很远, 我最怕下雨天上学了, 一走一脚泥!

6、” 现在,刘琴每天早上能喝到豆浆、牛奶,吃到鸡蛋,午餐能享用一荤一素,住上了有电视机 的8人间宿舍,以前想都没敢想过! ”当地政府还一次性投入 1000万元,购置校车22辆,免费接送公里以外的寄宿生,同时还对校车出勤、运行路线、往返时间等实行全天候定位监控,确保车辆运行安全有序。为解决进城教师的住房问题,西峰区依托拟建的东郊湖工程,规划建设占地200亩、规模2000套以上的教师住宅小区。对学校撤并后闲置的119所农村学校、万平方米的校舍,西峰区按照产权不变,管理不乱,资产不动,统筹规划 ”的原则,积极实施功能转换和综合利用。一是着眼建设农村卫 生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医生下乡。对撤并的农村小学闲置

7、校舍,安排一名副校长留守,除负责校舍的管理工作外,还作为寄宿学生周末接送的集散地。孩子长见识,家长腾精力寄宿制解放”农村生产力教育城市化,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同时,适度的群体竞争态势,加上科学的管理服务体系,也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胜乡的李金龙之前一直在村里的学校读书。知道自己要到黄官寨实验学校读书时,他心里充满了不安:怕学习跟不上,怕城里孩子看不起。但没过多久,李金龙的不安就消除了。老师非常关心我们,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 现在我很喜欢这里。”李金龙说。在新班级里, 老师为了鼓励这个胆怯的孩子融入集体,让他当了一名小组长。显胜实验学校一年级学生李凡,以前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自从住校以后,逐渐改掉了挑食的毛病,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该校二年级学生毛祥,进校时胆子小,性格内向,学习 成绩不好。现在的他性格开朗多了,期末考试成了班上的第三名。采访中,不少农村家长反映,寄宿制学校帮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学生没住校的时候,家长总得围着孩子转:做饭、接送,甚至租房陪读现在,家长多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侍弄庄稼、外出打工,有的还投资办起了小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