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150598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3.1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海陆比例示意”图和观看演示试验,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2.观看“七大洲的分布”图和“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3.通过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读图识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教学重点】 1. 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2.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了解

2、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七大洲的分布,及洲界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播放神五飞天的视频。提问: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那你知道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又是谁吗? 当加加林第一个踏入太空后的第一句话是:地球真是太美了!第二句话是:人们给地球起错名字了。你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吗?这节课我们便来了解一下。播放神五飞天的视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太空、探索宇宙。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老师拿地球仪转动起来,闭眼,用手随意定住它,看指尖停留在海洋上还是陆地上。让生统计10次(或20次)的结果。停在谁

3、上面的机会多?说明了什么?一定是停在海洋上的多说明地球的表面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那到底地球的表面海洋和陆地各占多少呢?(让生读图3-1-1) 生读图3-1-1 回答海洋占71%,陆地占29%大约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衔接与过渡: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海洋的面积是陆地的2倍还多,大家看咱们的世界地图(教室里一般张贴两幅世界地图)。海洋都连成了一体,为蓝色;陆地被海洋分成了大小不等的陆块。看样子,海洋和陆地的比例也相差没那么悬殊,你觉得呢?老师拿出自制的教具:一个中间剪出圆洞的硬纸板,圆洞正好能卡住一个小地球仪。学生观察老师的教具演示,从半球的颜色来判断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大小1.首先,把地球仪卡成南

4、北半球。问:那个半球的陆地多?大约各占多少?(看课本P43的统计)北半球的陆地大于南半球。2.然后把地球仪卡成东西两个半球。问:哪个半球的陆地多?大约各占多少?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但每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3.我们尽量多地让地球的陆地更为集中为陆半球(让生观察)问:陆半球的陆地面积会大于海洋面积吗?看课本图3-1-2,陆半球的海洋占52%陆地占48%,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你能总结我们以上的观察结果吗? 陆地: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 无论怎样看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现在你认为加加林应该把地球的名字改成什么了吗?那为什么没改呢?生答: 水球!热烈地讨论:因为

5、人生活在陆地上,加上地球的名字已使用很久,我们知道其比例就可以了,就没必要再改名字了。衔接与过渡:我们人类生活的仅有的30%左右的陆地上,而陆地也有较大的差异。(展示地理教学图片)让生认识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按照地理方位和历史缘由,我们把地球上的陆地划分成了七大洲。让生读图3-1-3,回答1.东西半球各主要有哪些大洲?(注意主要有)东半球有:亚、非、欧、大洋洲、南极洲西半球有:南北美洲2.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亚、非、南美洲、大洋洲3. 把七大洲的名字在图3-1-4上填注上去,然后由大到小排列这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老师拿出一枚一角硬币放在地球仪的北极上,让生看教室的亚洲图。

6、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东西跨的经度大约是多少?生看图估算,大约180硬币跨360经度但是它跨的经度还不如我的这枚硬币多,你能理解吗?那么(看谁聪明)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你认为应该是谁?为什么?南极洲,因为南极点就在南极洲上。5.展示空白的东西半球七大洲图,让生快速地说出七大洲的名称。生观察地球仪,看那些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如何将它们划分开呢?首先来看亚欧两洲:看课本图3-1-5.从北向南,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分别是: 山、 河、 海、 山、 海、 海峡、 海。另外,让生看世界地图,老师说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生看地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

7、其海峡其他大洲没有陆地相连,只有亚洲和北美洲由一条狭窄的海峡分开,它是什么海峡呢?(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亚洲黄色人种踏着白令海峡上的冰桥到美洲而成为当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故事,以加深学生对此的记忆)其他的大洲由于分离的较远,这里不再学习。学生可以课下看地图册进行了解。学生看他们的地球仪,了解到是:白令海峡三、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知道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的分布及分界线是学习的重点,要熟记于心。这个试验可以使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较直观地得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结论。教具的设计能

8、使学生明显地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进行直观地判断。 学生总结的应该不全或是超出想象。老师可以引导或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这个讨论的目的是让生回顾前面的疑问,又增强了他们的归纳能力。教师通过设问,使得各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进行积极讨论,让同学们对七大洲的相关地理知识点进行理解、认知。这个小试验让学生能理解跨经度的含义,同时知道经线在极点归于一点。展示两个运河的资料图片让生有直观的认识以加深记忆。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这些知识点,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老师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利用教具、地图,通过观察试验、

9、地图由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效果比较明显。二是环环相扣,过程清晰。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海陆的分布及七大洲的位置、分界线等。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一切都水到渠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的衔接。这节课要注意的问题有:一要让学生抓住观察试验、地图的要点,不要乱说、乱总结,要有目的性。二是注意学生掌握外国名字的准确性,不能出现白字、错别字。总之,学习本节内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要一味由老师满堂灌。要让学生主动发现、合作交流。老师下功夫做一些有趣的教具,这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的好、学得快很有益处。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2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

10、识与能力 1通过读“四大洋的面积与形状”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2通过阅读“海和海峡”,了解洋、海、海峡等概念。3通过“活动”在图上说出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读图识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教学重点】 说出四大洋的相对位置,了解洋、海、海峡等概念。 【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东西两半球图,要求学生识别七大洲的名称和有关大洲的分界线。(强调正确书

11、写地名)从图入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书写能力。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2课时)指导学生阅读东西半球图要求学生正确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并指出位置。提示学生先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做出标记,做好记录。1.太平洋图2.大西洋图3.印度洋图4.北冰洋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四大洋分别被哪几个大洲包围、面积大小、形状及所处的纬度位置。利用课本的四大洋图,指导学生填写四大洋周围的大洲名称。学生读图,明确四大洋的位置特点,做好记录。强记四大洋的特点,判别四大洋的位置,在课本的图上填写四大洋周围的大洲名称,然后对照地图册检查小组交流, 统一思想。小组选派学生代表利用投影进行展示,试着说

12、出大洋的位置。活动小结: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纬度位置最高的是_,跨经度最多的是_,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_(它位于_洋中),平均水深最浅的是_洋。(学生快速抢答)以上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和四大洋,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呢? 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检查各小组的拼图活动进展情况,并适时加以指导。 让学生观察完成的拼图,大胆绘制地理简图,先画出赤道、回归线、极圈,再画大洲。(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 七大洲的几何拼图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把准备好的七大洲剪纸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构成世界的海陆分布,然后小组的每个成员独自绘制简图,要绘出回归线、赤道

13、、极圈等,最后进行评比展示,说出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展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学生观察课件,依据航行路线说出经过的大洲和大洋。在教师的引导下,适当进行强化知识训练。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7页的“阅读”,-海和海峡教师巡视点拨,检查学习情况,并及时释疑解惑引导。 学生自学“海和海峡”。通过读图,结合课本的文字资料,能够区分理解海洋、海峡的差异和联系。出示世界地图抽查学生自学情况,引导学生找出世界一些重要的海和海峡。如地中海、阿拉伯海、土耳其海峡、马六甲海峡等。(观察多媒体课件)观察世界地图,选派学生代表展示:在图中指出几个海和海峡。(地

14、中海、阿拉伯海、土耳其海峡、马六甲海峡等) (简单说出海峡、海的区别)拓展延伸:指出土耳其海峡的位置,强调海峡的重要意义。说出海峡的位置,例如:位于哪些大洲之间、沟通哪些海。同时明确海峡在交通战略上的重要意义。三、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四大洋的分布及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区分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意义,牢牢掌握。通过观察记录结论,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动眼观察读图的能力。通过观察想象,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学会一些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密

15、切结合,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阅读材料和读图的能力让学生“放眼世界”,培养读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做基础。理解“海峡”的意义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学小结【板书设计】 太平洋:面积最大。 大西洋:第二大洋,形状呈“S”形。 四大洋印度洋:地处热带,形状略呈三角形。 北冰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 海陆分布 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是大量运用地图和相关的图片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会了读图,从图中发现搜寻地理信息,自主学习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特意安排了七大洲的拼图活动,学生兴趣高,合作愉快,有益于知识的学习消化。由于这节课教材内容较少,我又稍微增加了一些“海峡”知识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海峡的重要意义,为今后的学习作基础。同时,通过教学也有一些想法,就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用上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七年级这样的低年级学生,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例如海峡的补充知识)学生难以将大量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与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一定差距。老师的期望值太高了,没有全面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因此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多考虑学生实际,不要脱离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