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160444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3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学校:年(班)级:人数:日期:学科:生物课题: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1、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部位2、 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内的分布,区分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3、 通过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途径和动力。4、 通过观察环剥枝条形成树瘤的现象,说明有机物的来源。运输方向及途径。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其结构特点,有机物的运输及其结构特点难点:1、观察茎对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

2、一环节2环节3环节4环节5环节6环节7环节8新课引入引导启发课堂实验(可结合实物投影展示)问答小结展示设疑释疑小结植物叶制造的有机物,根吸收的无机盐和水要送到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器官,靠什么呢?靠茎。植物的茎不仅连接了根、叶、花、果实等器官,又能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在黑板上画一幅简图,用箭头表示物质流动方向,加深学生的印象。想学生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杨树枝吸收红墨水的试验材料,请学生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1、 为什么叶片上有的部分呈红色?红色的部分是叶的什么结构2、 观察枝条的纵剖面,哪部分被染成了红色?试验结果说明该部分具有什么功能?被染红的是茎的其中的一部分,由此说明了茎能运输水和溶解在水

3、中的无机盐,他能不断的把水和无机盐由根输送到叶、花、果实等器官。出示树枝上的节瘤挂图。提出以下的问题:1、 为什么环割上方出现瘤状物,而下方没有?2、 去掉的树皮内有什么结构?3、 出现瘤状物说明了什么?去掉的树皮内有筛管上下连通。节瘤在环割上方形成,说明叶子合成的有机物,往下运输受阻,积聚在伤口处,促进伤口上方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使此处膨胀,形成节瘤。此实验说明:筛管的作用是把有机物由上往下运输。若把树皮环割一圈,则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影响根的生理活动直至使植物死亡,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护树木,保护树皮不受损伤。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以及都是靠茎,运输方向是相反的:水和无机盐是由下往上,有机物是由

4、下往上回忆讨论构成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及其作用观察并结合自身认识,思考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过程观察观察实验材料,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派出代表,回答以上问题笔记结合自身认识,观察思考:树瘤的形成对植物的生长有利还是有害?我们应该怎么做?若把树皮环割一圈,则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影响根的生理活动直至使植物死亡,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护树木,保护树皮不受损伤。板书设计第五章 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一、 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叶脉、茎的一部分 二、 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向 水和无机盐 下 上 有机物 上 下作业训练(自己组编)1、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以及都是靠 ,运输方向是相反的:水和无机盐是 ,有机物是 。2、实验中为什么选取带叶的枝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