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41898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推荐- 受戒汪曾祺语文课件受戒,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分享了受戒的语文课件给大家学习!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五):泥土芬芳之受戒设计理念1本文是在学生学习了沈从文边城后进行的小说再阅读,沈从文通过对湘西风光的描绘,开创了散文化小说的风格,受戒是汪曾祺对沈从文这种风格小说的继承和发展。“氛围即人物”是这类小说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沈从文的湘西风光到本文作者笔下的高邮水乡,都是一种诗化的美丽风景,加之文本中都重视风土人情的描写,为人物的活动和性格形成做了最贴切的铺垫。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此类散文化小说的

2、写作风格和欣赏要点。2.这篇小说的主题的是“歌颂美,歌颂健康的人性”,而题目又与之矛盾,主题的理解是小说的难点,也是读懂小说的要点。对主题的理解从主要的情节和人物入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对主人公及其之间的感情倾注那么多美好的描写(情节、环境)。3.联系的学习,从边城到受戒,从沈从文到汪曾祺,学习此类小说的写作;以及从文本意识到作者意识,再到读者意识来理解主题。教材分析1.文本特点:(1)体裁:散文化的小说(2)小说的内容结构特点:从对当地(应为作者故乡高邮)的生活情景和社会习俗描写开始,构造了主人公明子和英子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出了特点鲜明的明子和英子。以两人懵懂的情愫作为小

3、说的主要情节,对抗小说中的明子“受戒”,从而来表现主题。2.小说学习的意义:学习此类小说的表现形式“氛围即人物”,理解环境风俗对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理解本文主题的深刻意义(从文本、作者、读者三方面进行分析)。3.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说明:提出问题层层设疑讨论分析再质疑分析总结归纳明晰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探究学情分析1.经过高一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小说阅读方法。2.对散文化的小说阅读还不是很熟练,尤其对“氛围即人物”这一艺术表现形式需要再点拨。3.本文的主题相较与以前课本所选的小说,主题隐藏比较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深入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此类小说的表现形式“氛围即人物”,熟

4、悉从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学习其艺术表现特点并发掘主题。2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层层设疑讨论分析再质疑分析总结归纳明晰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生需要健康的人性,健康的人性是自然舒展的,小说歌颂美,歌颂健康的人性。人需要健康地生长。重难点1重点: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氛围即人物”2难点:主题“受戒”与小说主要内容的关系教学方法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的自主阅读分析相结合2板书、提问、阅读、讨论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过程1课堂启动从青山绿水白塔古城的湘西走出来,进入高邮水乡,看看那里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刚刚学习的边城启动课堂,并为后面分析做铺垫并寻找依据。2文本学习,课堂

5、主体教师活动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几个?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活动1:各抒己见,并找出文本依据,适当的时候阅读分析。设计意图:读小说,首先得让学生学会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活动1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入手,分析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的分析依据一定需要情节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在文本中找根据,进行分析。明子和英子的形象分析都能够在这组活动中完成。教师活动2:你如何看待明子和英子之间的感情?找出文中围绕两个人展开的有关情节,体味这些情节传递给我们的感受。学生活动2:寻找有关情节,阅读分析,总结感受。设计意图:主要是突出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在对二人情感交流的分析中,感受这种感情的自然、纯真与美好,

6、同时为下面探讨明子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做铺垫。教师活动3:引导学生思考明子的身份,作为和尚,明子和英子的这份感情是否带给读者一种别扭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从文中读出的都是对明子和英子喜爱呢?和尚应不应该谈感情?(可以列举“如果现实中,我们身边就有和尚谈恋爱了,你们怎么看待?”这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3:可以各抒己见,形成争议。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为和尚的明子有了懵懂的情愫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美好呢,从而理解到明子生活的氛围,引出对这篇小说表现形式的分析。教师活动4:让学生思考明子生活的环境有什么样的特点。提问:明子周围的和尚与我们认识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和尚有什么不同?(小

7、说的和尚与传统意义上的和尚有哪些“错位”)世俗的人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些和尚的?学生活动4:从文中找出荸荠庵中的和尚的特点,比较和传统意义上的和尚的不同,归纳出这些和尚生活的特点是“出家人”,但还是过着和“在家人”一样的生活。即宗教生活的世俗化。而周围人的理解认同可以显示出风俗的力量。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明子的生活环境(庵内和庵外)的分析,明白明子的情感是在这种宽松的世俗化的环境中产生的,提出“氛围即人物”这一小说主要的表现形式。教师活动5:以“氛围即人物”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来分析小英子的性格特点。学生活动5:通过文本找出小英子家的环境,分析景色特点,感受环境和人物性格的一致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

8、宗教世俗化、风俗人情化、和尚俗人化、风景诗意化,是小说写作的主要特点,消解了宗教的庄严与神圣,明确并应用“氛围即人物”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性。教师活动6:小说题目是“受戒”,而小说的主体内容是写明子和英子之间的感情,这样写是否矛盾?小说的主题究竟要表现什么?学生活动6:思考讨论。设计意图:突出主题,受戒与情爱(女人)事对立的一对矛盾,作者偏偏把两个人的爱情告白放在明子当了和尚以后,这是在告诉读者受戒只是十二个香吧,只是一种形式,而对美好情感向往的本性是健康的、有力的,是束缚不住、压抑不住的,作者就是要把两个人的感情告白放在受戒后,这是对受戒最有力的回应:身体受戒,心灵破解,人性健康。这也是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歌颂美,歌颂健康的人性!教师活动7:小说最后补充道“记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受戒这篇小说之于作者的意义何在?学生活动:各抒己见,但不一定能理解,因为这是文本中所没有的。设计意图:交代作者,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对于那个时代的意义,以及对于作者要释放舒展自己多少年来压抑的心灵的愿望。3.课后拓展探究教师活动8:小说的文本意义主题以及小说的作者意义,我们都做了分析,那么,小说之于我们读者有何意义?现实中“戒”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保持舒展自己的人性,延续自己的梦想呢?设计意图:巩固主题,提升文本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