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42757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徽天康股份有限公司电气装备制造中心企业标准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工艺标准(A/1)编 制:审 核:批 准:2013-6-6 发布 2013-6-8 实施安徽天康股份有限公司电气装备制造中心 发布目录母线制作工艺 TK0041二次配线工艺 TK0042导线端头压接工艺 TK0043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装配工艺 TK0044工艺标准 DDGC/TK004-1 母线制作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的各种高、低压开关柜、配电屏、动力箱等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以下总称“装置”)的一次母线(包括绝缘导线和矩形母线)的加工和装配。2. 使用材料2.1 铜母线 303120

2、10mm2 2.2 铝母线 30312010mm22.3 铜绝缘导线 BVR 0.595mm2 BV 0.550mm22.4 尼龙扎带2.5 吸盘2.6 黄、绿、红、黑醇酸漆2.7 焊锡、焊锡香2.8 各种规格的螺栓、螺母3. 设备及工具3.1 母线加工机3.2 母线折弯机3.3 ZT-32钻床3.4 母线校平平台3.5 H43-120 超声喷射浸锡机3.6 母排压花校平模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3.7 母排冲孔模3.8 锉刀3.9 手电钻3.10 电烙铁 15W200W3.11 剥线钳3.12 钢丝钳 3.13 游标卡尺3.14 钢板尺 3.15 直角尺3.16 钢卷尺3

3、17 木锤3.18 套筒板手3.19 活扳手3.20 记号笔3.21 多种规格钻头3.22 螺丝刀3.23 导线压接钳4. 工艺过程4.1 绝缘导线的选择装置中使用的绝缘导线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相应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b)导线的截面积必须能承受成套开关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流过的最大不间断稳定电流,并考虑到机械强度问题,以及与相应接线端子连接的 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可能性;c)导线的颜色应符合有关规定。4.1.1 导线截面的选择 导线的截面应同时满足下列三项要求:能承受最大间断稳定电流;满足与保护电器间的配合关系;有必要的机械强度。4.1.1.

4、1 按能承受的最大不间断稳定电流来选择a)当导体为铜质线芯,允许工作温度为+70,在开启式成套开关设备内导线环境温度为+40,在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内导线环境温度为+50,BV或BVR型聚氯乙稀绝缘导线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见表(1):表 1导线标称截面mm2长期允许电流A导线标称截面mm2长期允许电流A开启式中封闭式中开启式中封闭式中2.516.313.33570.157.2422.818.65087.271.2628.523.370132.8108.51038.331.3951631331650.541.21202031662569.256.61502281861.08.967.321.511.

5、49.32b)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采用绝缘导线时其截面应符合表(2)的规定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表 2产品中相导线的截面S(mm2)相应的中性线或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mm2)S16S16S35S/24.1.1.2 按与保护电器的配合来选择为了绝缘导线能得到保护电器的保护,导线的长期允许电流Ixn与保护电器之额定电流(熔断器熔断体的额定电流In或断路器脱扣器额定电流In,电流整定值In)之间的关系应满足下列要求:a)当保护电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时,Ixn应不小于1.25In;b) 当保护电器只具有短路保护功能时,对于熔断器Ixn应不小于0.4In,对于断路器,Ixn应不小于In

6、4.1.1.3 按必要的机械强度选择a)硬线不得小于1.5mm2,软线不得小于1.0mm2 。b)在移动的地方(如跨门连接线或抽屉上的连线),其最小截面应不小于1.0mm2 。4.1.2 导线颜色的选择:4.1.2.1 当订货方在订货资料中未对导线的颜色提出特定要求时,产品中的绝缘导线除保护接地导体采用贯穿全长的黄绿双色外,其余一律为黑色。4.1.2.2 当订货方在订货资料中对导线颜色提出特定要求时,可按订货方要求选择。4.1.2.3 当订货方要求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按下列规定选择:a)交流三相电路:U(即A相)黄色、V(即B相)绿色、W(即C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安全用的接地线

7、黄和绿双色。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b) 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为红、黑色两线并行。c)直流电路的正极:棕色;直流电路的负极:蓝色;直流电路的接地中线:淡蓝色。4.2 绝缘导线的布线4.2.1 一次绝缘导线与二次线要分别在两侧行线。4.2.2 一次绝缘导线要在元件的安装板后行线,并用扎带绑扎成束。4.2.3 每批产品元件的接线弯弧要一致,弯弧半径要大于线径2倍。4.2.4 接线端要按绝缘导线的线径和固定螺钉选择相应的铜接线头,并用冷压钳压接,多股导线压接时要进行灌锡处理。4.2.5 铜接线头的接线端要用相应的热缩管或塑料包带进行绝缘处理,并注意相序的划分。4.

8、2.6 不需绑扎成束的一次连接线,要根据元件的安装位置制作成相应的连接线,要求不能使元件的接线端受到应力作用。单股的连接要求弯成羊眼圈(按顺时针),多股的接线端要用冷压钳压接相应的铜线端头并进行灌锡处理,处理之后还应进行绝缘处理。4.2.7 绑扎的绝缘导线的线束要沿柜的柜架敷设并用扎带固定于柜架上,不能悬空。 4.2.8 单股绝缘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不允许有焊接点。4.2.9 线束穿过钢板孔时,应套橡胶套或其它防护措施。4.3 母线的选择:母线材料加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有下列局部缺陷的应剪掉。4.3.1 母线表面有裂痕、斑痕、凹坑及有硝石、沉积物的部位。4.3.2 铝母线表面有气孔直径大于

9、5mm、限度大于0.55mm者。铜母线表面,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气孔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0.15mm者。4.4 母线的平直 母线材料在剪切前,每米窄面不直度超过10mm、每米平面度超过100mm者应调整平直,以缩小剪切后毛坯尺寸的误差。4.5 母线的下料用多功能剪切机或剪板机。按母线需要的尺寸切断,并保证符合以下要求:4.5.1 母线两端的窄面与截面两边不垂直度不大于0.5mm。4.5.2 母线两端在冲剪后,不得有毛刺和突出的立棱。4.6 母线的矫正。4.6.1 母线校直校平后,每根母线宽面的不平度不大于2mm。窄面的不直度不大于0.5mm。4.6.2 如用木锤在平

10、台上矫正母线的不平度和不垂直度时,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不准有锤痕。4.6.3 母线两平面应保持光滑,不准有深度大于0.5mm的划痕。4.7 母线的冲孔或钻孔。4.7.1 母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按实际需要冲孔或钻孔,冲孔一律采用标准冲孔模在压力机上加工或在钻床上加工。4.7.2 母线螺栓孔径与螺栓的配合见表(3)表 3螺栓直径母线孔径螺栓直径母线孔径M66.5M1213M89M1617M1011M2021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4.7.3 冲孔后母线连接部分,仍应保持连接面平整光滑。4.7.4 母线连接孔一律倒角45度,母线上接二次线时一律用M5螺钉,钻4、两孔套丝。4.8

11、 母线的压花对母线搭接面在压力机上用定型模具压花,要求压花面在母线长度方向上比接触面大20mm。4.9 母线的弯曲4.9.1 母线专用工具弯曲时,不准损伤母线本体或遗留显著压力痕迹。4.9.2 母线弯曲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按表4和图1。表 4项次弯曲种类母线截面(mm)最小弯曲半径备注铜铝1平弯505及以下12510及以下2b 2b2b 2.5bb为母线厚度2立弯505及以下12510及以下1a 1.5a1.5a 2aa为母线宽度(A)立弯母线 (B)平弯母线图1硬母线的立弯与平弯a. 母线厚度; b. 母线宽度;L. 母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4.9.2

12、1 母线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或电器接线端子边缘不应大于0.251,但不得小于50毫米(L为母线两支持点之间的距离)。4.9.2.2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毫米。4.9.2.3 矩形母线宜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弯 曲半径不得小于表4规定。4.9.2.4 多片母线的弯曲程度应一致。4.9.3 一条母线既进行平弯又进行立弯时,应先作立弯,后作平弯。4.9.4 矩形母线采用螺栓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应不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其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图2)。 图2 矩形母线搭接L.母线两支持点之间的距离4.

13、9.5 母线扭90弯时,其扭转长度不得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扭弯要求在台钳上操作,钳口必须垫上铜皮或薄铅片(垫铜片或铅片以不伤母线为宜),然后用活扳手在距钳口2.5a(a表示母线宽度)处,顺(或逆)时针旋转90即可。(图3)图3 母线扭转90b. 母线的宽度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4.9.6 母线弯曲时原则上不允许热加工,但不热加工不能满足弯曲形状和尺寸要求时(如1008以上的铜铅母线),其弯曲部分的加热温度不准超过下列数值:铜母线:350;铝母线:250。4.9.7 使用平弯机弯曲时,根据母线厚度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曲率半径,其值应大于或等于平弯规定的数值,弯曲角度不得小于

14、90。4.10 母线的镀锡用H43120超声喷射浸锡机对母排镀锡4.11 母线的涂漆4.11.1 母线涂漆的颜色(图纸有要求者除外),一般产品的母线按表(5)规定的相序涂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母线表面涂黑漆。表面明显处粘贴相序标志。 表 5电路类型母 线颜 色交流(U)A相黄(V)B相绿(W)C相红中性线紫接地中性线紫底黑条(在紫底上每隔150mm喷涂倾斜45度宽10mm黑漆)直流正极(+)赭负极好(-)蓝接地极紫底黑条(喷涂黑条方法同交流接线)4.11.2 搪锡面不涂漆,同组(ABC相或正负极)母线的涂漆边线应保持成直线且清晰一致。4.11.3 母线涂漆要求色泽光亮,不得有流漆、漏漆、夹杂

15、物以及其它痕迹。4.12 母线的安装4.12.1 检查母线及其附件的质量,凡不合格的不准安装。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4.12.2 装置母线的相序排列,从其正面安装位置看,应符合表6规定。如按表6安装有困难者,经有关人员同意,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但装置内相序标志一定要明显,中性线或中性保护接地线如果不在附近并排安装可不按表(6)规定。表 6电路类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交流A上左远B中中中C下右近中性线中性保护线最下最右最近直流+上左远-下右近4.12.3 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端子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 母线连接用的紧固件应采用国家标准的镀锌螺栓、螺母和

16、垫圈。b) 接触面应保持洁净,并涂以中性凡士林或复合脂。c) 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向上穿,在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d) 螺栓的两侧均应有垫圈,相邻螺栓的垫圈间应有 3毫米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e) 螺栓受力均匀,不应使电器端子受到额外应力。f) 接触面连接应紧密,用0.05毫米10毫米塞尺检查。母线宽度在60毫米及以上者,不得塞入6毫米;母线宽度在60毫米以下者,不得塞入4毫米。4.12.4 母线与螺杆端子连接时,母线的孔径不应大于螺杆端子直径1毫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米,丝扣的氧化膜应刷净,螺母接触面应平整

17、螺母与母线间应加铜质搪锡平垫圈,但不应加弹簧垫。4.12.5 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b)当母线工作电流大于1500安时,每相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否则应按设计规定采用非磁性固定金具或其它措施;c)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1.5毫米的间隙,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52毫米的间隙;d)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死点应位于母线全长或两个母线补偿器间的中点;e)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显著的棱角,以防尖端放电。4.12.6 多片矩形母线间应保持与厚

18、度相同的间隙,两相邻母线衬垫的垫圈间应有3毫米以上间隙,不应相互碰触。4.12.7 插接母线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悬挂的吊钩应有调整螺栓,固定点间距不得大于3米;b) 母线槽的端头应装封闭罩,引出线孔的盖子应完整;c)多段母线槽的外壳的连接应是可拆的,外壳之间应有跨接线,以保证外壳接地可靠。4.12.8 高压封闭母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座必须安装牢固,母线应按分段图、相序、编号、方向和标记正确放置,每相外壳的纵向间隙应分配均匀;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b)母线与外壳应同心,其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段与段连接时,两相邻母线与外壳断口应对准,连接后,不应使母线及外壳

19、受到机械应力; c)母线内、外壁和绝缘子必须擦试干净,外壳内不得有遗留物; d)橡胶伸缩套的连接头、穿墙处的连接法兰、外壳与底座之间及外壳各连接部位应压力均匀、密封良好、不应碰及其他设备;e)活动外壳与固定外壳之间应有可靠的导电连接,分段绝缘的外壳应按设计要求做好绝缘措施; f)外壳的相同短路板应连接良好,相同支撑板应安装牢固。4.12.9 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柜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孔中穿过。4.12.10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一次回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见表(7)表 7额定绝缘电压Ui (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63A及以下大于63A63A及以下大于63AUi60353

20、560Ui3005668300 Ui66081010124.12.11 335高压成套开关设备一次回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见表(8) 表 8检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3KV6KV10KV35KV相与相间mm75100125300相与地间mm75100125300导体对金属门mm105130155330母线制作工艺标准 DDGC/TK004-1 4.12.12 矩形母线线搭接要求应附合表(9)规定。表 9搭 接 形 式类别序号连接尺寸(mm)钻孔要求螺栓规格b1b2a(mm)个数直线连接1125125b1或b2214M202100100b1或b2174M1638080b1或b2134M1246363b1

21、或b2114M1055050b1或b294M864545b1或b294M8直线连接7404080132M12831.531.563112M10925255092M8直线连接10125125214M201112510080174M161212563134M121310010080174M1614808063134M1215636350114M1016505094M817454594M8垂直连接181255040172M16191006340172M1620806340152M1421635040132M1222504540112M10236331.525112M10245031.5256092M

22、8垂直连接2512531.52560112M102610031.5255092M8278031.5255092M8 垂直连接28404031.5131M12294025111M103031.531.525111M1031252291M8工艺标准 DDGC/TK004-2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的各种高低压开关柜、控制柜(屏、台)、动力箱、起动柜、照明箱、多种高压电器等(以下简称装置)的二次线配作工艺。2. 引用标准2.1 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2 JB616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2.3 GB50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

23、验收规范2.4 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3. 使用材料、设备及工具3.1 绝缘导线3.1.1 14mm2 聚氯乙稀绝缘铜芯线3.1.2 0.54mm2 聚氯乙稀绝缘铜芯软线3.1.3 聚氯乙稀号码管3.1.4 扎带3.1.5 铜接线头(规格1.595mm2)3.1.6 瓷管或瓷珠3.1.7 压线钳3.1.8 元件编号牌3.1.9 吸盘3.1.10 号码打印机3.1.11 扁嘴钳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3.1.12 剥线钳3.1.13 尖嘴钳3.1.14 钢丝钳 3.1.15 斜嘴钳3.1.16 螺丝刀3.1.17 25W300W电路铁3.1.18 试灯(自制)或

24、万能表3.1.19 钢卷尺4. 二次配线的原则4.1.1 二次配线基本上有两种型式,一种是圆束横平竖直走线,另一种是敷线槽走线。4.1.2 装置配线所用的交流电源线,直流控制回路及110V及以上控制回路线应与110V以下控制回路线分开走线,并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4.1.3 同一合同中多面装置内所选用的导线颜色应该一致。4.1.4 易受干扰的导线(如检测元件的信号回路线、放大器的输入导线可控硅控制极引线等)应采用有效的防干扰措施(如采用屏蔽电缆、屏蔽线,这些要求均应在接线图上予以具体说明)。4.1.5 连接两个电器元件的导线或一个电器元件本身的连线均不准有中间接头。4.2 选线原则4.2.1 辅

25、助电路均应采用绝缘铜导线,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损伤。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4.2.2 采用单股导线时,电压不应低于500V,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1.5mm2。采用多股导线时,导线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1 mm2。对于电流二次回路,其截面不应小于2.5 mm2。弱电回路可用截面积不小于0.5 mm2的绝缘导体。计量回路用线均采用不小于2.5 mm2的单芯铜芯线。4.2.3 导线颜色的选择当顾客在订货资料中未对导线颜色提出特定要求时,产品中的绝缘导线除接地导体采用贯穿全长的黄绿双色

26、外,其余一律为黑色。当顾客有要求时,按下列规定选择。4.2.3.1 交流三相电路 a)A相用黄色,B相用绿色,C相用红色; b)零线或中性线用淡、蓝双色; C)安全用的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4.2.3.2 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红、黑色并行。4.2.3.3 直流电路:正极用棕色,负极用蓝色,接地中线用淡蓝色。4.2.3.4 半导体、三极管:集电极用红色,基极用黄色,发射极用蓝色;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阳极用蓝色,阴极用红色;可控硅管:阳极用蓝色,控制极用黄色,阴极用红色;双向可控硅管:控制极用黄色,主电极用白色。4.2.3.5 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接线一般推荐用黑色,半导体电路

27、用白色。4.2.3.6 有混淆时,允许选指用色外的其它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等)。4.2.4 工艺过程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备图 备料 按图纸核对元件位置和规格 打印不干胶元件编号纸 热压异形套管标号 量线 下线 套异形套管标号 配线 接线 自检 交检4.2.4.1 看清图纸及技术要求。4.2.4.2 按图纸及材料明细表领取多种规格导线、元件及辅助材料。4.2.4.3 根据导线规格选择异型塑料号码管,并按图纸及配线的先后次序热压线头标号、并打印元件编号牌。4.2.4.4 按图纸核对元件规格和安装位置。4.2.4.5 按图纸在适当位置粘贴元件编号牌。4.2.4.6 根

28、据装置的结构形式,元件的安装位置,确定线束或线槽的走向及安装固定的方法,量距下线,线槽走线时,逐线顺线槽下线,保证线头接点处弯弧长度一致即可。线束走线时,除保证接点弯弧长度一致外,行线中每增一处弯,增长5cm。4.2.4.7 依据安装线图在下好的导线两端套上打好的异型套管,并在敷设途中及时分出与补入导线而逐渐形成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然后一一接入电器元件接点或端子排,接头时剪去过长的导线,剥去线端绝缘层,重新套好符号套,用羊眼圈或冷压接头接入电器元件或端子排,并达到本工艺之要求。4.2.4.8 依据线束的走向用塑料扎带绑线。4.2.4.9 根据接线图接线并固定好。4.2.4.10 根据接线原理图

29、进行自检。4.2.4.11 二次配线工作完毕后,必须清理工作现场,不允许有线头、垫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圈螺母、符号套等杂物遗留在柜内。5. 工艺要求与说明5.1 引线及下线。5.1.1 装有电子器件的控制装置,一次线与二次线应分开走线,尽可能分别在两侧走线。5.1.2 过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线,下线长度应使门打开到极限位置不受拉力影响,并保证可转动部位能自由关闭为宜。5.1.3 插件、抽屉凡采用联接的插头座,下线长度应保证插拨长度,单面检修的抽屉、插件应保证拨出抽屉插件的长度。5.1.4 按行线方案量距下线,线头预留3040mm余量。5.1.5 行线方式有完全用走线槽引线

30、走线槽及成束捆扎混合引线,成束捆扎引线。成束敷设要求整齐美观、线束要以适当距离安装夹持件固定,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大于400mm,被金属夹持件夹紧部分的导线要用绝缘布或塑料包带缠绕45层时再行夹紧,线束隔适当距离用扎带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00mm,当线束需要转弯时应有适当圆角R,其弯曲半径(内径)最小不得小于绝缘线束直径的两倍,不允许打死弯。5.1.6 导线不得用强力拉直。5.2 剥线5.2.1 二次线均应使用剥线钳剥削绝缘层,钳口与线径应配合得当,不得损伤导线。导线与钳口的配合见下表(1)。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表 1导线截面mm2

31、0.811.52.5钳口直径mm11.21.72.7 剥线方法如图1所示: 正确 图1 错误5.2.2 电器接点用压线钳压接时,线头不需弯圈,剥头长度为:15 mm2及以下长度为5mm,2.5 mm2及以上长度为8mm。5.2.3 多股接线时,必须用压线钳压接。5.2.4 导线需弯羊眼圈时,必须先套上号码管,然后用圆嘴钳弯圈,其剥线长度和羊眼圈直径尺寸见表(2),羊眼圈末端距导线绝缘部分有26mm距离以保证装入接点时垫圈不压导线绝缘部分。表 2螺钉直径mm34568剥线长度mm1317212529导线羊眼圈直径mm3.24.56795.3 接线5.3.1 0.5 mm24mm2软导线与螺钉紧固

32、的电器接点连接时,均根据螺钉的规格选用相当的端头压接(当接点两边没有档板时必须选用O型端头),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冷压后导线与端头不准松动。5.3.2 4 mm2及以下的导线在与要求焊接的方式连接的接点连接时,采用焊接方式。5.3.3 多股导线端头削走绝缘后应以绞紧,不得有断股,并应加冷压端头接线,弱电回路中截面面积小于1 mm2的单股导线应采用锡焊或其它合适的方式接线。5.3.4 在继电保护回路中,当导线与发热元件(电阻等)连接时导线应按表3剥去绝缘层,套耐热瓷珠或瓷管再进行连接。元件上的导线束应在其下方或侧方敷设,在敷设有困难时,允许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上方,但距离不得

33、小于70毫米。剥去绝缘层的一段裸导线,均应套以瓷珠且不得稀松,剥去绝缘层时,不准损伤线芯(如图2)。 发热管形电阻瓷 珠图 2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表 3管形电阻器额定功率(W)管形电阻器与其它元件之间安装间距用BV、BVR导线剥去绝缘的上 方侧面下方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7.53040101020153010010102020-5010020020204075-1001003003030401501503003030402001504003030405.3.5 所有接入电器元件的导线端头场应套入端子符号套(除电器元件本身的连接外)。用异型管作线套标记时,按导线的不同

34、规格择其大小,根据图纸标注其接头号或回路标号,用号码烫印机压字。读字的方向原则一般为水平从左至右,垂直的由下向上(如图3)。图 3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5.3.6 由一次母线引出二次线时,必须用专用接线片连接或在母线上打4.2孔、攻M5孔后用M5螺钉压接,若有两处接线,其孔距必须大于孔直径2倍,不得使两处平垫圈接触,不得直接将其压接在一次母线的连接螺栓上。5.3.7 导线穿过金属底板时,底板上必须加装橡胶垫圈或其它绝缘套管,不允许导线从母线相间或元件安装孔中穿过。5.3.8 当元件本身有引出线接入电路时,如果原来的引线不够长,应以端子进行过渡,不得悬空连接。5.3.9 一

35、般同一接点只接一根导线,特殊情况下最多允许接入两根导线(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且中间需加一平垫圈。连接导线的紧固螺钉应拧紧并加弹簧垫圈以防松动,拧紧螺钉宜露出2-3扣。 5.3.10 电流回路宜经过试验端子接至测量仪表,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接出。5.3.11 辅助电路接线座上的每个端子均应有耐久、清晰的序号标记。5.3.12 经整流器引出直流表的连接导线,采用2.5 mm2铜芯线时,两根总长不超过5m。5.3.13 二次接线与高压导体之间电器绝缘距离。电压3KV75mm;电压610KV125mm;电压35KV300mm。5.3.14 设备的金

36、属壳体或可能带电的金属体(包括因绝缘由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体)与接地螺钉间,必须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与接地螺钉间的连接电阻实测值不得超过0.01。注1:装有电器元件的金属门(盖)与金属壳体间的电连接,须采用黄绿双色软件来实现。5.3.15 当安装设备上的电器元件或导电部件时,一个电器元件与另一个二次配线工艺标准 DDGC/TK004-2 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如母线、金属架或金属体等)与另一个导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得低于表4所列数据。表 4额定绝缘电压V爬电距离电气间隙3001063006601486608002010800150028145.3.16 导线的羊眼圈开口方向应符合顺时针方向,封口要严,其外径不得大于压线垫圈外径。导线连接好后,从垂直方向看去不得有线芯弯成的羊眼圈露出。5.3.17 两根直径不同的导线,接在同一点时,必须弯羊眼圈且在两线之间加上平垫,以保持良好的接触。5.3.18 所有接线点必须牢固,弹簧垫圈开口压平即可,压线结头应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