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376913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计量单位和进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计量单位和进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4 一 126 页已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及其名数的改写,第 1: 6 页中间的做一做,练习二十八的第 35 题:教学目的:复习已学过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和进率及其名数的改写,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教师: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自己的计量单位。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有哪些?学生: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1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和进率。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的长

2、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哪些?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用手或者手势比划下其中一些计量单位实际有多大,加深这些计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让学生打开书看中间的表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让学生在这个表中的括号里填上进率:填完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学生:长度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多数都是 10(只有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 。 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多数都是 100(只有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100000体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2,复习重量单位和进率。教师: 谁能说一说 我们已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我们称体重时要用什么

3、单位?计算火车或轮船的载重量呢?指名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看第 124 页下面的表。重量单位,在这个表中的括号里填上进率。填完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重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指名学生回答。3复习时间单位和进率。教师: 谁能说说。 我们已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指名学生回答。请同学们看第125 贝上面的表时间单位。我们经常用到的时间单位主要就是表里的这些。请大家在这个表中的括号里填上进率。填完后,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这里的进率与前面复习的其它计量单位的进率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问答。学生: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特殊需要我们认真记忆。时、分、

4、秒之间的进率都是60。天与时之间是24年有 12 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完全相同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 31 天,四、六、九、十一月是30 天。二月份的天数更特殊平年二月有28 天闰年二月有29 天。教师:怎样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指名学生回答。二、复习名数的改写l ,复习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教师:我们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面积或者重量时。都需要进行计量。计量的结果要用数来表示并且要带上计量单位的名称,般我们把这种既有数值又有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名数,比如。一根竹竿长5 米:把数值5 和单位名称米合起来就是名数。谁能再举例说出几个名数/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上面我们说的名数,都是内一个数

5、值和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这样的名数叫做单名数。有时个量还可以用两级或更多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例如,有段长度是 2 米又加上5 分米长, 可以用 2 米 5 分米表示。 这样的名数叫做复名数。谁能再举几个长度的例子, 说出几个单名数和几个复名数?指名学生回答。2复习名数的改写。教师: 我们在表示和计算有关的量, 或者比较计量的结果时,经常把同一种量的不同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大家来看看这些名数应当怎样改写。(板书例题。)例(1)3时20分=()分(2)2吨=()吨()干克(3)3080 克=( )千克 ( )克(4)5分40秒=()秒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独立做这些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教

6、师帮助归纳概括: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时,要用进率去乘;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要用进率去除、3做教科书第126 页中间的做一做。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三、作业练习二十八第 911 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 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 “死记硬背 ”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练习二十八的第 35 题。“教书先生 ”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

7、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 ”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 “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 “先生 ”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 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 ; 论语中的 “有酒食,先生馔” ; 国策中的 “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 均指 “先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 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 国策中本身就有 “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 “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 “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 “先生 ”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老师 ”为 “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 “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 ,其中之 “先生 ”意为 “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5页 /共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