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试题(卷)E与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378343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工程试题(卷)E与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酵工程试题(卷)E与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酵工程试题(卷)E与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酵工程试题(卷)E与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试题(卷)E与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 分)1.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 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 )A加酸 B加碱C加缓冲液D加无机盐3. 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D )A尿素B硫酸铵C酶D亚硫酸盐4.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5.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

2、能量,(B )A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6. 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7. 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8. 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B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

3、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9. 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C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10. 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B )A 碳源供应太充足B 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 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 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二、判断正误(共15小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在微生物杀虫剂中,引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芽抱杆菌,他用来毒杀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害虫。(V)2、分批发酵又称为半连续发酵。(X)3、青霉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X)4、培养基的连续灭菌称为空消(X

4、)5、 在分批发酵中,最好的收获期是指数生长期。(X)6、在微生物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是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这些产物叫初级代谢产物。(V)7、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但 空气不需要过滤。(X)8、发酵工业中常用的细菌有:枯草芽抱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短杆 菌等。(V)9、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和配比由于菌种不同、设备和工艺不同等有所差异,但都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等几类。(V)10、 发酵产物的产量与成品的质量,与菌种性能及抱子和种子的制备情况密切相关。(V)11、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

5、适温度。(X)12、在发酵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 pH,对于需氧微生物还要进行搅拌和通气。(V)13、通用式发酵罐和自吸式发酵罐是机械搅拌式发酵罐。(V)14.通过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和补料控制可以调控发酵醪的pH值。(V)15.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X)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共计20分)1、前体答: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 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 的提高。2、搅拌热答: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 液体与搅

6、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3、次级代谢产物答: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 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4、连续培养答: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达到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5、发酵工程答: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 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 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 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四、填空题(共6小题,

7、每空1分,共计20分)1、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 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四种。2、 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 酵母菌、 霉菌、 放线菌四大类。3、 根据工业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培养法可分为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两种。4、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5、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等 6、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等。五、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分析发酵工程的一般特征?答:(1)作为生化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因此没有爆炸之类的危险,各种设备都不必考虑防

8、爆问题,还有可能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用途;(2 )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加入少量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氮源,只 要不含毒物,一般无精制的必要,微生物本身就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物质;(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反应一样,在称为发酵罐的单一设备内很容易地进行;(4 )能够容易地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发酵工业最有特色的领域;(5)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6)生产发酵产物的生物物质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 用物质。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发酵液等一般对生物体无害;

9、(7)发酵生产在操作上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杂菌污染(8 )通过微生物的菌种改良,能够利用原有生产设备使生产飞跃上升。2、叙述防止发酵菌种退化的具体条件措施有那些?答:(1)控制传代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并将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 限度,以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自发突变几率。(2) 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如在赤霉素生产菌G.fujikuroi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 冬酰胺、谷氨酰胺、5 -核苷酸或甘露醇等丰富营养物时,有防止衰退效果。(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对于放线菌和霉菌,菌丝细胞常含有几个细胞核,因 此用菌丝接种就易出现衰退,而抱子一般是单核的,用于接种就可避免这种现象。(

10、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5) 合理的育种:选育菌种是所处理的细胞应使用单核的,避免使用多核细胞;合理选 择诱变剂种类或增加突变位点,以减少分离回复突变;在诱变处理后及分离提纯化,从 而保证保藏菌种的纯度。(6)、选用合适的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可以防止菌种退化。或者选 取营养相对贫乏的培养基在菌种保藏培养基,限制菌株的生长代谢减少变异反而发生从 而防止菌种的退化。3、简述柠檬酸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答:(1)菌种培养(2)接种、发酵(3)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4)浸取柠檬酸(5)清液中和(6)酸解与脱色(7)浓缩、结晶4、淀粉水解一般有几种工艺?各有何特点?答:酸解法:是淀粉水解糖

11、制备的传统方法,它是以无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优点:工艺简单、水解时间短、设备生产能力大。缺点:高温高压以及酸的腐蚀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副反应多,影 响水解糖液的质量;对原料要求严格,淀粉颗粒必须大小均 匀,否则水解不均一不彻底。(1)酶解法:(双酶水解法)是用专一性很强的 a -淀粉酶将原料淀粉水解为糊精和低 聚糖(液化),再用糖化酶继续水解为葡萄糖的制糖工艺(糖化)。优点: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酶专一性强,副反应少:淀粉液初始浓度较高,对原料要求较低;糖液颜色浅,较纯净。缺点:生产周期长,需要专门的设备(培养酶),过滤困难(酶是蛋白质)。(2)酸酶法:是先将

12、淀粉用酸水解成低聚糖和糊精,再用糖化酶将其水解成葡萄糖 的工艺。酶酸法:是先用a -淀粉酶将原料淀粉水解到一定程度,过滤除去杂质后,再用酸_ 完全水解的工艺。糖液质量:酶解法(酸酶法酶酸法)酸解法糖液粘度:酸解法酸酶结合法酶解法水解时间:酶解法酸酶结合法酸解法5、发酵过程中溶解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搅拌。(2)温度(3)发酵液浓度 (4)培养基(5)气体组成成分。发酵前 期: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需氧量不断大幅度增加,此时需氧超过供氧,溶氧明显下降; 发酵中后期:溶氧浓度明显地受工艺控制手段的影响,如补料的数量、时机和方式等; 发酵后期:由于菌体衰老,呼吸减弱,溶氧浓度也会逐步上升,一旦菌体自溶,溶氧就 会明显地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