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389450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成果.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毛坪镇中心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已经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调查表明,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出现近视、驼背症状屡见不鲜;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形成了孤僻、怯懦的性格;还有少数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跳楼自杀。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被沉重的学业压得失去理智,那将会是我们教育发展的巨大悲哀。可见,减负确实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了,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了。那么,应如何减呢?我们不能等待观望有什么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或条文,亦或放任自流,随之发展。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认

2、真研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和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与原因:一是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讨厌学习。他们听课时接受能力较差,做作业好象做苦力,一提到学习就头痛,已形成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既妨碍学业进步,又损害了身心健康。二是沉重的作业负担,有些教师以“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做得多”这句俗话延伸开来,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这样挤占了不少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妨碍了学生的正常活动,至使学生长期睡眠不足。这是学生负担过重的突出表现。 三是学困生,除了有前两种负担外,还有改不完的错,补不完的课。这样学生吃力,教师吃苦。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地,也

3、是“减负”活动的主阵地,而教师却是加重学生负担的主要责任人,教师的举动直接关系到减负成功与否。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呢?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学校要加强对减负的管理,须从教师入手。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方针,学习新课程标准,统一思想,取得共识,了解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立足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根源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因此,要想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向课堂要效益,向教学要质量,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会主动获

4、取和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及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教育家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兴趣能引起注意,激发情感,在教学中不只是用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讲解 ,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重复体验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摄取知识。3.从常规教学上做起。(1)、抓好备课,写出高质量的教案。良好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学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一定要备好课。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0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

5、精心准备的高质量教案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2)、教法要新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上好每节课是减负的关键。一堂苍白毫无生气的课,使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教师讲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模模糊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课上得不好,使学生学得劳累吃力,本身来讲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着眼智能,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中得到扩展的,而智能的扩展又能促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一定要改革当前我们的教学方法存在的“三多”、“三少”(教师注入多、学生吸收少;死记硬背多、独立思考少;课外作

6、业多、文体活动少)所以必须要改进课堂教学,力争向40分钟要质量,在40分钟内完成好这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上课突出重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需要教师讲的,也应尽量留给学生思维的余地。从学习上的角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关键句,突破知识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运用规律去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只要他们掌握运用规律的方法,就不会在陌生的问题前面束手无策了。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追求高水平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3)、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提高作业的效率,就必须

7、精心设计练习。第一、作业设计要目的明确。作业的设计要符合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相应的技能技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才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品德。 第二、作业难易要适度,既要照顾一般又能兼顾个别。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提高训练。既要保证优生“吃得饱”,又保证后进生“吃得了”。第三、作业分量要适当,有典型性、代表性。实践证明布置适量的作业是必要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具有典

8、型性、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业的作用能否达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而搞题海战术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此外,凡是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决不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第四、适当给予方法指导。对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恰当的启发、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是教给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方法。第五、作业批改要规范有序,尽量每次作业多给学生写评语,及时鼓励,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精而少,有些课程的作业应尽量让学生在课内完成。教师批改作业要按时,批语要规范,总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是全体教师和家长、学生关心的话题,它需要社会各界,教育各级部门共同关注、解决的一件大事。让我们齐心协力,为我们自己的孩子,也为中国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