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音乐的手法描写音乐的手法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侧面烘托:对弹奏者的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对弹奏者的动作、神态等的描写 描摹声音(运用拟声词)描摹声音(运用拟声词)比喻(以声写声)比喻(以声写声)通感(以形写声)通感(以形写声)夸张、拟人等夸张、拟人等联想、想象联想、想象通过环境的烘托通过环境的烘托通过其他事物通过其他事物、人对声音的感受或反应表现人对声音的感受或反应表现例例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比喻、比喻、以声写声以声写声。(手法)(手法)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
2、如有人私语。(翻译)(翻译)把把大弦的大弦的粗重之声粗重之声比作比作急雨声,小弦的急雨声,小弦的轻细之声轻细之声比作比作私语声私语声;用用急雨声急雨声、私语声私语声来来形容形容大弦的大弦的粗重之粗重之声声与与小弦的小弦的轻细之声;轻细之声;(分析)(分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琵琶乐声的粗重繁密与轻柔细致,乐声的粗重繁密与轻柔细致,表现了表现了琵琵 琶女弹奏技艺的精妙。琶女弹奏技艺的精妙。(作用:音乐特点,弹奏者技艺高超)(作用:音乐特点,弹奏者技艺高超)例例1:大弦:大弦嘈嘈嘈嘈如急雨,小弦如急雨,小弦切切切切如私语。如私语。叠词、拟声词叠词、拟声词。(手法)(手法)大弦浑宏悠
3、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翻译)(翻译)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乐声的粗重繁密与轻柔细致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乐声的粗重繁密与轻柔细致的特点。(分析:音乐特点)(分析:音乐特点)使音乐更加贴切形象,使音乐更加贴切形象,表现了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妙。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妙。(作用:弹奏者技艺高超)(作用:弹奏者技艺高超)音乐美。音乐美。例例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夸张、通感、以形写声、通感、以形写声。(手法)(手法)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4、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翻译)(翻译)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用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 刀枪鸣刀枪鸣的视觉景象来形容听觉所闻的声音。的视觉景象来形容听觉所闻的声音。(分析)(分析)突出了突出了琵琶琵琶乐声的乐声的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激越雄壮、高亢激昂,形象地形象地表现了表现了琵琶女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妙。弹奏技艺的精妙。(作用:音乐特点,弹奏者技艺高超)(作用:音乐特点,弹奏者技艺高超)例例3: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用环境烘托用环境烘托。(手法)
5、手法)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一轮皎洁的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一轮皎洁的 明月,万籁俱寂明月,万籁俱寂。(翻译)(翻译)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烘托演奏的效果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烘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 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分析:环境特点,与音乐关系)(分析:环境特点,与音乐关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琵琶乐声的乐声的优美动听优美动听,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技艺的高超绝妙(作用:音乐特点,弹奏者技艺高超)
6、作用:音乐特点,弹奏者技艺高超)例例4:听蜀僧睿弹琴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注:绿绮:古代名琴。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赏析: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赏析: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比喻,以声写声。比喻,以声写声。(手法)(手法)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翻译)(
7、翻译)“一挥手一挥手”写出了蜀僧弹琴时潇洒的写出了蜀僧弹琴时潇洒的动作动作和气定神闲的从容和气定神闲的从容姿态姿态;比喻比喻,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比喻琴音的清越宏远,生动,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比喻琴音的清越宏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琴声极其宏伟、铿锵有力的特点。传神地表现出琴声极其宏伟、铿锵有力的特点。(分析)(分析)表现了蜀僧弹琴技艺的高超。表现了蜀僧弹琴技艺的高超。(作用)(作用)例例4:听蜀僧睿弹琴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
8、山暮,秋云暗几重。注:注:绿绮:古代名琴。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赏析: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赏析: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侧面烘托,写听琴的感受。侧面烘托,写听琴的感受。(手法)(手法)诗人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诗人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愉悦。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听者仍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合在一起,听者仍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翻译,分析)(翻译,分析)从侧面写出了琴声的优美动听,蜀僧技艺的高超。从
9、侧面写出了琴声的优美动听,蜀僧技艺的高超。(作用)(作用)例例4:听蜀僧睿弹琴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注:绿绮:古代名琴。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赏析: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赏析: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环境烘托。(手法)(手法)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
10、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满天空。(翻译)(翻译)烘托了天色的昏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烘托了天色的昏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而不自知的状态,声而不自知的状态,(分析)(分析)从侧面写出了琴声的优美动听,蜀僧技艺的高超。从侧面写出了琴声的优美动听,蜀僧技艺的高超。(作用)(作用)例例5:听颖师弹琴听颖师弹琴 韩愈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
11、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勿以冰炭置我肠。颖乎尔诚能,勿以冰炭置我肠。正面描写、比喻写琴声: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谈情说怨。磨之际窃窃私语,谈情说怨。以声写声以声写声 细柔婉转细柔婉转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
12、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以形写声、通感(用视觉写听觉)以形写声、通感(用视觉写听觉)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接着又转成风和日丽,远处接着又转成风和日丽,远处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无。无。琴声柔和,宛转悠扬。琴声柔和,宛转悠扬。以形写声、通感(用视觉写听觉)以形写声、通感(用视觉写听觉)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以声写声以声写声 和声中主调高扬和声中主调高扬
13、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到谷底。侧面烘托写听者的感受:烘托琴音美妙,技艺高超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赏音乐。赏音乐。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在一旁起坐不安在一旁起坐不安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仓皇中我急忙伸手阻止了这一弹奏,仓皇中我急忙伸手阻止了这一弹奏,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
14、衣襟。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例例6: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李贺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5、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再飘游。(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弹奏箜篌。(侧面描写
16、侧面描写)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开怀欢笑。(正面描写)以声写声;(正面描写)以声写声;以形写声(乐声凄凉、愉悦),通感,听觉转换成视觉。以形写声(乐声凄凉、愉悦),通感,听觉转换成视觉。箜篌乐声的美妙感人,李凭演奏技艺高超。箜篌乐声的美妙感人,李凭演奏技艺高超。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
17、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的天帝。(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引落了漫天绵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引落了漫天绵绵秋雨。绵秋雨。(侧面描写)想象(侧面描写)想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悠悠。(侧面描写)想象(侧面描写)想象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中吴刚被乐
18、声吸引,彻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寒飕飕!(侧面描写)想象(侧面描写)想象例例7:听听 筝筝 柳中庸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
19、贬到南陲海涯。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陲海涯。诗人说诗人说“听筝听筝”听出了听出了“无限秦人悲怨声无限秦人悲怨声”,试分析诗中都有哪,试分析诗中都有哪些些“悲怨声悲怨声”,怎样表现怎样表现?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伤春惜别之情伤春惜别之情(概括情感)(概括情感)。颔联借用比喻、通感。颔联借用比喻、通感(手法),(手法),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诗人听到筝声似乎看到了柳条摇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诗人听到筝声似乎看到了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
20、句分析)。例例7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陲海涯。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陲海涯。思亲之情思亲之情(盼子思夫盼子思夫)(概括情感)(概括情感)。颈联运用想象、联想。颈联运用想象、联想(手(手法),法),诗人由低沉、幽咽的筝声想象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诗人由低沉、幽咽的筝声想象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愁;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
21、愁;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愁苦和思念之情。而望月长叹。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愁苦和思念之情。(结合(结合诗句分析)诗句分析)对远方身处困境的亲人的担忧之情对远方身处困境的亲人的担忧之情(概括情感)(概括情感)。尾联直抒。尾联直抒胸臆胸臆(手法)(手法),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亲人被贬到南陲海涯,南北远离,又遭厄运,怎不牵挂、担恨,亲人被贬到南陲海涯,南北远离,又遭厄运,怎不牵挂、担忧?忧?(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练习练习3:秋秋 兴兴 陆游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
22、秋。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注迮:迮:z 狭窄。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愁”的原因。(的原因。(6分)分)因醉后独倚高阁,天地狭小、国家残败、偏安一隅而愁。因醉后独倚高阁,天地狭小、国家残败、偏安一隅而愁。诗人诗人酒后独倚高楼,感叹无奈愁苦于国家在战争中的节节败退,领酒后独倚高楼,感叹无奈愁苦于国家在战争中的节节败退,领土不断丧失。土不断丧失。因年迈多病,时光
23、飞逝而愁。因年迈多病,时光飞逝而愁。中年多病,时光易逝,迫近晚年。中年多病,时光易逝,迫近晚年。因报国无门,无人赏识而愁。因报国无门,无人赏识而愁。诗人虽深经百战,却不得重用。诗人虽深经百战,却不得重用。因国家战火不断而愁。因国家战火不断而愁。诗人深夜无眠,战争中的画角声声不断,诗人深夜无眠,战争中的画角声声不断,边关不宁,战火不息,不禁无奈悲苦。边关不宁,战火不息,不禁无奈悲苦。练习练习3:秋秋 兴兴 陆游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
24、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注迮:迮:z 狭窄。狭窄。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分)(1)虚写(想象)。虚写(想象)。(手法)(手法)诗人想象清晨来到烟雨迷蒙的桐江垂钓,把钓舟系在秋叶正红诗人想象清晨来到烟雨迷蒙的桐江垂钓,把钓舟系在秋叶正红的枫树上。的枫树上。(翻译)(翻译)借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借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无奈和苦闷之情。暗含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无奈和苦闷之情。(分析,情感)(分析,情感)
25、练习练习3:秋秋 兴兴 陆游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分)(1)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手法)(手法)诗人想象清晨来到烟雨迷蒙的桐江垂钓,把钓舟系在秋叶正红诗人想象清晨来到烟雨迷蒙的桐江垂钓,把钓舟系在秋叶正红的枫树上。的枫树上。(翻译)(翻译)烟雨迷蒙,诗人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强化了诗歌由沧桑感,烟
26、雨迷蒙,诗人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强化了诗歌由沧桑感,苍凉感和人生短暂的空虚感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苍凉感和人生短暂的空虚感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意境情感)(意境情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术语)(术语)练习练习5:野野 望望(唐)杜甫(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
27、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练习练习5:野野 望望(唐)杜甫(唐)杜甫首联借景抒情。首联借景抒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作者借野望所见的万里
28、桥。作者借野望所见的“西山西山”和和“清江清江”凄清景色,凄清景色,传传达了忧国之情达了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直抒胸臆。颔联直抒胸臆。写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写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不禁涕泪涟涟。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直接而强烈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直抒胸臆。颈联直抒胸臆。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答圣明朝廷。直接而强烈地表达自己年老多
29、病、无以报国的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的无奈和郁闷之情。奈和郁闷之情。尾联直抒胸臆。尾联直抒胸臆。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人悲伤怅惘。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练习练习7:木兰花慢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吕,扫空眼底蓁,扫空眼底蓁筝
30、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处,语溪乍雨初晴。乍雨初晴。注: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练习练习7:木兰花慢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元)张伯淳 21下片下片“浔阳月色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语出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此句
31、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分)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浔阳地僻无音乐)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春江花朝秋月夜)秋月夜)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浔阳”“月月”相关的诗句抓住相关的诗句抓住“浔阳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答案;抓住“月色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月”的诗句。的诗句。练习练习7:木兰花慢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赠弹琵琶者(元)张
32、伯淳(元)张伯淳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分)1、上片、上片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的演奏者: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演奏者将悠悠演奏者将悠悠情思寄托于高雅的曲调之中,直接写出了琵琶乐声的深情高雅。情思寄托于高雅的曲调之中,直接写出了琵琶乐声的深情高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
33、声。以声写声,以声写声,琵琶奏出春日琵琶奏出春日百鸟鸣唱相和之音,白日里喧喧嚷嚷,夜里便沉寂下来,只有百鸟鸣唱相和之音,白日里喧喧嚷嚷,夜里便沉寂下来,只有年老的凤凰独自哀鸣。直接写出了琵琶乐音的无穷变化。年老的凤凰独自哀鸣。直接写出了琵琶乐音的无穷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乐曲声律的高雅等: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诗人盛赞诗人盛赞琵琶乐音天然的音律,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琵琶乐音天然的音律,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秦筝”之声可以比拟。之声可以比拟。从正面直接赞美了琵琶弹奏者技艺的高超。从正面直接赞美了琵琶弹奏者技艺的高超。练习练习7:
34、木兰花慢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元)张伯淳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分)2、下片、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气氛感受: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诗人是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诗人是由宋入元的士子,由宋入元的士子,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音乐中的沉寂悲哀慰藉了他内心的孤寂,音乐中的沉寂悲哀慰藉了他内心的孤寂,“怀抱转分明怀抱转分明”,这,
35、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未消却。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练习练习7:木兰花慢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元)张伯淳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分)2、下片、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典故联想:典故联想: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诗人坐在水诗人坐在水渠边认真的听着乐曲,由乐曲的悲凉
36、情调,想到了昭君出塞时渠边认真的听着乐曲,由乐曲的悲凉情调,想到了昭君出塞时的风冷苍凉,浔阳江头商人妇在月色下的孤寂,好像醉了,却的风冷苍凉,浔阳江头商人妇在月色下的孤寂,好像醉了,却很清醒。很清醒。由此可见音乐打动了听者,引起了情感的共鸣,借出由此可见音乐打动了听者,引起了情感的共鸣,借出塞的王昭君和浔阳弃妇表达了塞的王昭君和浔阳弃妇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含含蓄委婉地表现了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蓄委婉地表现了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练习练习7:木兰花慢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元)张伯淳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分析上片与下片
37、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分)2、下片、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景色渲染:景色渲染:诗人用飘落的花瓣、雨渲染了诗人用飘落的花瓣、雨渲染了暮春时节的颓败凄凉暮春时节的颓败凄凉,借此烘托了借此烘托了琵琶乐声的悲哀旋律琵琶乐声的悲哀旋律,而引发了诗人南宋败亡后的孤独愁苦而引发了诗人南宋败亡后的孤独愁苦。从侧面表现了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琵琶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问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问题。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残灯无焰影幢幢,
38、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暗风吹雨入寒窗。山中与元九书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人间相见是何年?注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州(今四川达县)司马。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两诗画线句做简要赏析。(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两诗画线句做简要赏析。(18分)分)(1)元诗末句以景结情元诗末句以景结情(2分)分),
39、描描绘绘深深夜夜时时分分诗诗人人在在病病中中惊惊闻闻白白居居易易贬贬谪谪九九江江时时感感受受到到暗暗夜夜的的风雨扑进寒窗的情景风雨扑进寒窗的情景(2分)分),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氛围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氛围(2分)分),烘烘托托出出诗诗人人因因挚挚友友蒙蒙冤冤被被贬贬内内心心极极度度的的震震惊惊、愤愤懑懑、悲悲痛痛;对对自己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的怨恨、愁苦之情自己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的怨恨、愁苦之情(2分)分)给给读读者者留留下下无无尽尽的的想想象象空空间间,含含蓄蓄隽隽永永,起起到到言言有有尽尽而而意意无无穷穷的艺术效果的艺术效果(2分)分)。(2)白诗末句直抒胸臆白诗末句直抒胸臆(2分)分),
40、诗诗人人感感叹叹道道我我们们就就像像笼笼中中的的鸟鸟、栏栏里里的的猿猿虽虽然然都都未未死死,但但在在人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2分)分)!直直接接而而强强烈烈(2分分)地地抒抒发发出出与与好好友友被被贬贬相相隔隔不不能能相相见见的的凄凄楚楚与无奈与无奈(2分)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蝶恋花蝶恋花 王王 诜诜shn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
41、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注释注释】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写于他回到汴京时。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的?试作具体分析。(试作具体分析。(8分)分)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反衬(2分),分),初初晴晴晚晚照照,金金翠翠楼楼台台,杨杨柳柳袅袅袅袅,嫩嫩荷荷无无数数,园园林林内内的的景景致致格格外外清清新新,一一片片生生机机,春春意意盎盎然然,赏赏心心悦悦目目,令令人人留连,留连,(2(2分分)。但但词词人人处处在在如如此此曼曼妙妙的的景景致致之之中中,尚尚且且“心心情情少少”,心心境凄凉孤寂境凄凉孤寂(2分),分),强调强调出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失落感,渡尽劫波后的寂出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失落感,渡尽劫波后的寂寞和苍凉寞和苍凉(2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