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69773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3.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论语是 _家经典之一,是_ 的记录。孔子,名_,字 _, _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_家,是 _家的创始人。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2.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 _(2)十有五 _3. 翻译下列句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_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课堂探究重点难点探究( 一) 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分析内容例题 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分析归类。答案:本文的第一、四、五章主要涉及学习方法问

2、题,即: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和思要结合起来。 第七、九、十二章主要涉及学习态度。 第七章讲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之”“好之”“乐之”,第九章讲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第十二则讲学习的重要性。既要广博地学习,多思多问。点拨: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探究点二:感悟理解句子例题 2: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要读懂原文,结合文意加以理解。答案:此句阐明了“安贫乐道”的精神,这是孔子极力提倡的,他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

3、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义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点拨:抓住关键词语“乐亦在其中”来理解。( 二) 探究问题问题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 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2. 第二五章各是从哪一方面谈的?3第六章中,孔子称赞颜回,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是指什么精神?4第七章讲了学习的哪三个层次?强调了什么内容?5. 第八章孔子极力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6. 分析 9 12 章,问题二:品读课文,探究问题。7.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8. 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它的文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当堂达标训练( 一) 基础达标

4、1. 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1) 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2) 弟子规中有句经文: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3) 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 ,_ 。(4) 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_ ,_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C.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5、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D.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四书” 。3. 下列对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 / B. / C. / D. / ( 二) 精段阅读阅读 6 12 章,回答下面问题。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匹夫不可夺志也()饭疏食饮水 ()5. 下面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乐:回也不改其乐乐亦在其中矣B. 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C.

6、 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D. 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6翻译下列句子:(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7. 文中的话有的已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请写出二个:_8.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 ( 镜) 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_课后能力通( 一) 能力拓展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

7、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 “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 韩诗外传)注敧 (q ) :倾斜。宥 (y u) 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 (w) :哪里,怎么。9.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知之为知之。为: _(2) 是知也 。 是: _(3)满则覆。覆: _10. 翻译下面句子。(1) 诲女知之乎?(2)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11. 丙 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2. 这几

8、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 文和 丙 文谈的是学习 _方面的问题; 乙 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 与_应该相结合。13.(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2) 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二) 挑战自我潜能14. 孔子在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中最赞赏的是哪个层次?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看法。15. 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 儒,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丘,仲尼,春秋,教育家,儒。“四书”2. (1) 说:同“悦” ,愉快。

9、(2)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之间。3.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课堂探究1. 这一则包含三层意思: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一层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 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既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层表明了学须有友。 这一层讲的是朋友间虚心互学的学习态度问题。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层直接表明了个人修养的问题,其实也表明了学习态度的问题。2. 第二章讲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第三章讲的是人的一

10、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四、五章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第四章强调了“温故”与“知新”并重的关系。第五章强调了“学”与“思”并重的关系。3指的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4“知之、好之、乐之”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5. 孔子极力提倡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6. 九章谈学习态度,要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十章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十一章讲一个人,要有坚定的意志。十二章谈学习态度。讲一个人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要好问而多想,不要好高骛远

11、,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7.(1)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十二章则中,都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所答只表见解、不述论据,又少阐释,因而言简意深,皆是充满睿智的经验和真知灼见,是儒家的修身之言,阐明了做人的道理。(2) 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8论语 在文学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性。记录者并没有追求一定的文学意识,而在人物对话中,往往用简练的言辞,就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描写比较生动。当堂达标训练1.(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

12、不善者而改之。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三人行必有我师2. B (B句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3.C( 是谈学习态度的,是谈学习方法的)4. 好:喜欢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疏食:粗粮5.A(A. 都是名词,乐趣。B. 表顺承;表并列C. 介词,在;介词,对,对于。D. 代词,指学问和事业;代词,代胳膊 )6.(1)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2)( 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3)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 ( 有志气的人 ) 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7.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

1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选择他人的优点学习,发现他人身上的不足就让自己努力避免。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 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9.(1) 为:是。 (2) 是:这。 (3)覆:翻倒。10.(1) 诲女知之乎: 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

14、2) 孔子问守庙的人说 ( 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11 一个人要谦虚, 不要自满 .12. 态度、学思 .13 (1) 孔子要 ( 想 ) 验证宥座器( 敧器 ) 的特点。 (2) 有必要。 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没有必要。 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14. 孔子在学习的三个层次中最赞扬的是 “乐之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三个层次中,虽然后两者讲的都是学习的乐趣,但“好之者”只是一般的喜欢,程度轻, “乐之者”则是最高程度的喜欢, 完全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就自主学习, 不仅能够主动的学习, 并以之为乐。这样的人, 一定会在某种领域取得成就, 也会使之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创造力和动力。15. 结合文章内容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