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99467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学试验专题复习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力学实验专题练习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 ,斜面应选择 坡度填“较大或“较小,这样设计是为了实 验中便于测量 .假设秒表每格为1s,那么该实验 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 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 减祛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 .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祛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3、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

2、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 示.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kg/m3.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甲弹簧受到的拉力/ NOl23456甲弹簧的长度/ cm6. O9. O12.015. O18.O21 . C24. O表表二乙弹簧受到的拉力/ NOl234S6乙弹簧的长度

3、/ cm6.07.59.OlO . 512,013.515. O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 大或 小 J2如下图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亥I度线分布情况相同.那么 量程较大的是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 有关.5、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

4、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 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 方向,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 能或 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 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 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书片是比拟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 6、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

5、,并比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 水平桌面上,其中 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 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 端固定在铁架台 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 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 A、B保持相对 ,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i、F2.(填运动或静止)(4)分析数据

6、,假设,那么静摩擦力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7、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 ,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 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1 )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下图,该实验的现象说(2)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 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朝侧面1712295859朝侧面15824284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拟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拟序号

7、为 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相等;比拟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8、某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目的是(2)如下图,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o_(3)如下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沁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Q 31- 319 * 7 t t Mbfl(4)计算

8、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仁(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请写出两条);.9、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下图的一系列实验.比照分析两次实验,结论比照分析两次实验,结论 (1 )比照分析两次实验,结论(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 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 于 “等于或“小于)

9、;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 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的改变,无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4)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 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 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10、如图甲是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 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步骤 B和 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 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拟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

10、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物块浸没前, ,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无关.3 (3)此物块的留度是 g/cm .11、如右图所示,将去盖的可乐瓶,截去底部后倒置作漏斗,把两个乒 乓球放在可乐瓶中.向可乐瓶中注水时,发现一个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另一个乒乓球沉在水底,此时有水从瓶瓶口流出,当用手堵住瓶口时,猜测:你会看到的现象是 ,从中得出结论是 .小莉还注意观察到透过可乐瓶看到握可乐瓶的四根手指变粗了,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吗12.如下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

11、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该实验利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 来判断 (选填“小球或“木块)动 能的大小;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 h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 的关系;tI七 :.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使它们从斜面的 (选填“相 卜 s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1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平安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 高度分别为hA、hB、he的位置滚下(mA=mB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 究方法,对以下问题

12、进行解答:(1)用来研究超速平安隐患时,需要限制的变量是 ,实验时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拟;(2)用来研究超载平安隐患时,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拟,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3)实验后,同学们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小球的质量m/g小球自由滚卜的高度 h/cm木块被撞后运到的距离s/m1301042302016360108(a)为了探究 超载隐患时,应选择 序号的实验进行比拟.(b)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15、小明

13、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 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 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右或“左(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 力臂.屡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次数F i/N11 / cmF 2/N12/cm11102522101203215310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屡次实验的目的是:.(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 (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5)假设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 右侧钩码 (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