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ow to d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原始资料进行浓缩,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析手段,将资料整理为一个 有一定结构有一定结构、条理条理和内在联系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需要澄清的问题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n它有没有一种正确的方法或一整套严格的技巧?n能不能预设patterns、themes和 categories?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Analysis is not about adhering to any one correct appr
2、oach or set of rigid techniques”.(Coffey and Atkinson 1996:10).没有所谓的没有所谓的“一种正确的方法一种正确的方法”或或“一整套严格的技巧一整套严格的技巧”Inductive Data Analysis“Inductive analysis means that patterns,themes,and categories of analysis come from the data;they emerge out of the data rather than being imposed on them prior to data
3、 collection and analysis”.(Patton 1990:390)一切分析都来自从数据本身一切分析都来自从数据本身不要有倾向性,不要有倾向性,要以开放的心态阅读原始资料要以开放的心态阅读原始资料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一、阅读原始资料一、阅读原始资料二、登录二、登录三、寻找本土概念三、寻找本土概念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一、阅读原始资料一、阅读原始资料1.1.“投降投降”的态度的态度向原始资料“投降”暂时悬置研究者的前设和价值判断暂时悬置研究者的前设和价值判断 让资料自己说话让资料自己说话向阅读资料时的感觉和体悟“投降”在阅读材料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思想上在阅读材料时
4、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理解资料的一个有效和情绪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理解资料的一个有效的来源。我们只有深切体会自己对材料的分析,才有的来源。我们只有深切体会自己对材料的分析,才有可能了解自己是如何理解资料的。可能了解自己是如何理解资料的。陈向明例子陈向明例子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语言层面:重要的词、短语、句子等重要的词、短语、句子等话语层面:资料文本结构、文本内部各部分的联系资料文本结构、文本内部各部分的联系语义层面:有关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有关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语境层面:有关于此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用途有关于此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
5、的实际用途一、阅读原始资料一、阅读原始资料 2.2.寻找意义寻找意义内容层面:寻找资料内部的故事线、主要事件、次寻找资料内部的故事线、主要事件、次要事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要事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主题层面:寻找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反复出现的行为和寻找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反复出现的行为和意义模式意义模式符号学层面:寻找探讨资料文本的内容与相关的符号寻找探讨资料文本的内容与相关的符号系统及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系统及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二、登录二、登录 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一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
6、然后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陈向明,(陈向明,2000:2792000:279)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二、登录二、登录1)思考单位)思考单位 登录可以从不同的思考单位入手登录可以从不同的思考单位入手(即从资(即从资料的意义内容入手)料的意义内容入手)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登录”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目的性抽样”,抽取能够最有力地回答研究问题的资料。二、登录二、登录1)思考单位)思考单位(J.J.罗夫兰和罗夫兰和 L.L.罗夫兰的罗夫兰的9 9类思考单类思考单位位)被研究对象群体或
7、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他们被研究对象群体或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他们定义自己生活世界的方式;定义自己生活世界的方式;被研究者的行为规范、规则以及意义建构;被研究者的行为规范、规则以及意义建构;被研究者的社会实践;被研究者的社会实践;被研究者的社会角色;被研究者的社会角色;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二、登录二、登录1)思考单位)思考单位(J.J.罗夫兰和罗夫兰和 L.L.罗夫兰的罗夫兰的9 9类思考单位类思考单位)人际交往、社会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社会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邂逅相遇;邂逅相遇;群体及其适应社会环境的功能;群体及其适应社会环境的功能;居住地、居
8、住地的边界领域及其维持生命的功能;居住地、居住地的边界领域及其维持生命的功能;社会世界;社会世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二、登录二、登录2 2)设码)设码 码号码号(code):):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意义单位,是资料分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意义单位,是资料分析大厦中最小的砖瓦。析大厦中最小的砖瓦。寻找码号:寻找码号:一个标准是有关词语或内容出现的频率。在资一个标准是有关词语或内容出现的频率。在资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象往往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象往往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需要
9、进行重点登录。需要进行重点登录。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码号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码号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三、寻找三、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1.什么是什么是“本土概念本土概念”2.“本土概念本土概念”的意义何在的意义何在3.如何寻找如何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三、寻找三、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1.1.什么是什么是“本土概念本土概念”“本土概念”通常是当事人经常使用的、浸注其情感的、用以表达其看世界方式的那些概念。三、寻找三、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2.2.“本土概念本土概念”的意义何在的意义何在u帮助研究者深入当
10、事人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意义表达;u为研究结果的总体分析提供有用的线索;u代表了研究者的一种态度:打破现存学术界的霸权,让普通民众的声音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三、寻找三、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u 1)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概念u 2)被研究者在使用的时候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 概念u3)在阅读中容易引起我们注意的概念3.3.如何寻找如何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没有一定的程式可循,主要靠研究者的直觉和经验。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1.编码本2.编码本的作用3.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1.1.编码本编码本第一轮登录完成
11、以后,将所有的码号都汇集起来,第一轮登录完成以后,将所有的码号都汇集起来,组成一个编码本组成一个编码本。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2.编码本的作用编码本的作用1)了解现有码号的数量、类型以及码号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决定现有的码号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或减少旧的码号、是否需要改进码号系统的整体结构;2 2)为我们今后查找码号(特别是码号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提供方便注注意意1.1.编码本中的码号不宜过多,应该比较集中地反映原始编码本中的码号不宜过多,应该比较集中地反映原始材料的内容。材料的内容。2.2.编码本中的码号系统不应该一次定终身编码
12、本中的码号系统不应该一次定终身。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3.3.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编码本所反映的编码系统是研究者目前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基本概念框架,是对资料进行解读的方式。波格丹和比克兰(1982:157-162)1 1)场景)场景/情景情景 2 2)被研究者对事情的定义)被研究者对事情的定义3 3)被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被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 4 4)被研究者看待人和事的方式)被研究者看待人和事的方式5 5)有关事情的过程)有关事情的过程 6 6)活动)活动7 7)事件)事件 8 8)策略)策略9.9.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101
13、0)研究者使用的方法)研究者使用的方法1111)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编码系统)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编码系统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3.3.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斯伯莱德里(1980:78)1 1)空间(地点的物质环境)空间(地点的物质环境)2 2)行动者(参与事件的人)行动者(参与事件的人)3 3)活动(有关人员从事的一系列相关行为)活动(有关人员从事的一系列相关行为)4 4)实物(在场的物品)实物(在场的物品)5 5)行为(有关人员的单一行为)行为(有关人员的单一行为)6 6)事件(有关人员从事的一系列相关活动)事件(有关人员从事的一系列相关活动)7 7
14、时间(事件发生的前后序列)时间(事件发生的前后序列)8 8)目标(有关人员希望完成的事情)目标(有关人员希望完成的事情)9 9)感受(人们所感受到的和表现出来的情绪)感受(人们所感受到的和表现出来的情绪)3.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注意注意1.1.在自己的研究中,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研究问题的特殊要求以在自己的研究中,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研究问题的特殊要求以及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建立自己相应的编码系统。及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建立自己相应的编码系统。2.2.分析资料时首次建立的编码系统通常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分析资料时首次建立的编码系统通常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不必是一个惟一的、不必是一个惟
15、一的、“正确的正确的”,甚至不必是,甚至不必是“最好的最好的”选择。选择。四、建立编码四、建立编码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分析的步骤资料的分析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1.类属分析类属分析什么是“类属”?“类属”与“码号”类属分析的定义 设定类属的标准定义长处与短处2.情景分析情景分析1.类属分析什么是什么是“类属类属”?它是资料分析中的一个意义单位,代表的是资料它是资料分析中的一个意义单位,代表的是资料所呈现的一个观点或一个主题。所呈现的一个观点或一个主题。“类属类属”与与“码号码号”?码号码号类属类属对资料登录的最小意义单对资料登录的最小意义单位位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最底层的基础部分
16、最底层的基础部分建立在对许多建立在对许多“码号码号”的组合之的组合之上的一个比较上位的意义集合上的一个比较上位的意义集合一个一个“码号码号”可以归到不可以归到不同的同的“类属类属”下面下面一个一个“类属也可能包括几个类属也可能包括几个“码码号号”例子例子1.类属分析 码号码号:“送礼送礼”“谦和谦和”“含蓄含蓄”“面面子子”类属:类属:“人情人情”“社会交往行为社会交往行为”“利益利益的互换的互换”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资料分析中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资料分析中问题:问题:1.“送礼送礼”属于哪个类属?属于哪个类属?“社会交往行为社会交往行为”“送礼送礼”“谦和谦和”“含蓄含蓄”“面子面子”送礼送礼“人情
17、人情”“社会交往行为社会交往行为”“利益的互换利益的互换”码号码号类属类属1 类属类属2 类属类属3 2.“社会交往行为社会交往行为”包括哪些码号?包括哪些码号?类属类属 码号码号1 码号码号2 码号码号3 码号码号4类属与码号类属与码号 示例示例1.类属分析类属分析的定义类属分析的定义:“类属分析类属分析”指的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指的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类属之间的关系类属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前后关系、平行因果关系、时间前后关系、平行关系、包含关系、下述关系等等。关系、包含关系、下述关系等
18、等。核心类属核心类属:所有类属中最上位的意义单位,可以在:所有类属中最上位的意义单位,可以在意义上统领所有其他的类属。意义上统领所有其他的类属。例子例子图表19-1-1 类属分析图示例合格的大学生合格的大学生做人做人做事做事敬业精神敬业精神 团队精神团队精神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知识新知识新能力强能力强灵活创新灵活创新自我定位自我定位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自我约束自我约束类属之间关系和核心类属类属之间关系和核心类属 示例示例1.类属分析 设立类属的标准设立类属的标准:最重要标准最重要标准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类设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类设定类属。定类属。例子例子一位研究人员在访谈一位二年级的小学
19、生时,问她语文课上老师念的一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时,小学生回答说:“写得很好听”。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看世界,选择类属时不应该使用我们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看世界,选择类属时不应该使用我们自己或学术界公认的自己或学术界公认的“逻辑逻辑”,而应该注意当事人自己的,而应该注意当事人自己的“逻辑逻辑”。使用他们对事物的分类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使用他们对事物的分类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即使这些标准在我们看来是不符合即使这些标准在我们看来是不符合“逻辑逻辑”的。的。2.情景分析情景分析 定义定义:最重要标准最重要标准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类设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类设定类属。定类属。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
20、处的自然情景之中,按照故事发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景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时间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生的时序对有关时间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长处与短处长处与短处:长处:长处:更加贴近当事人的生活真实,叙事的结构本身与他们更加贴近当事人的生活真实,叙事的结构本身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比较类似。的日常生活比较类似。短处:短处:可能会忽略资料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无法看到其可能会忽略资料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无法看到其他分析方法。他分析方法。分析实例分析实例陈向明学生的访谈记录陈向明学生的访谈记录背景信息:背景信息:访谈问题访谈问题: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看法访谈者访谈者:男,35岁,北京某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正攻读硕士学位受访者:受访者:男,47岁,北京某大学教师,他的女儿17岁情境分析情境分析类属分析类属分析Reference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