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6436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 2018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 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 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 ”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25“有学者指出: 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 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

2、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 ”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 该学者重在强调 ( ) 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26考古学家在徽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 年)徽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 七年(1367 年)徽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高卖山地契、宋 龙凤十年(1364 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 ) A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 B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 C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 D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 27明

3、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 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 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 ) A. 福建丝织业发展快 B. 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 C. 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D. 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 28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 65005711 1895 171696715 143293211 1905 447100082 227888197 1911 471503943 377338166 1 A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B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 C中国沦为西方

4、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 29“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 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 “”“”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 西学中源 说。 西学中源 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是( ) A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 B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阻力有所减弱 D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更加理性 30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 36956斤(18478 千 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

5、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31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的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 解说正确的是( )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 左 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图二的根本原因 C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图三的原因 3219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 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C

6、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331983年 4 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 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 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2 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34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 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 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这项

7、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35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 议者(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 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 ) A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B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 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 里,”有土无人 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 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

8、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 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 “河北等地 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 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 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 19世纪初,黑龙 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 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

9、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 “区已是 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汉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 年,清政府全 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 100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 分) 3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 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 美国 1. 1838 年 12 月 12日,广州 1.1773 年

10、 12月 16 日,示威者们 数万群众反对英美等国暴力干涉 将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一整船茶叶倾 广东当局在商馆前处绞烟贩的行 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于 为,展示了普通群众支持禁烟的 1773 年颁布的茶税法。 强大民意。 2.1775年,以莱克星頓枪声为起 2. 1895 年,康有为等数千名 点,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 举人联名上书光堵帝,反对签订 而进行了不懈斗争。 马关条约。这一事件被认为是 3. 革命时期,普通民众要求扩大 部分 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 选举权, 不纳税无代表权 口号成普 通民众 3.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 为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专制权力的 的政

11、治参 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科学和 有力旗帜。 与事例 民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4.在内战和重建时期,南部 400 4.1919 年 5 月 4 日下午, 万黑人奴隶因为特殊贡献而获得了 北京三所高校的 3000多名学生代 公民身份和选举权。 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 5.一战期间,在美国妇女长达半 “”表达了 外争主权,内除国域 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下,美国终于将 等诉求。 禁止以性别为由剥夺妇女的选举权 写入联邦宪法,确立了女性和男性的 政治平等地位。 阅读近代中美部分民众政治参与情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

12、,史论结合。)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经过严重的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 4 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 样式和重量,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 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在汉朝开国时的 62 个郡中,直接掌握在 朝廷手里的只有区区 15个郡,盛产铜矿的地区很少,反而是南方的昊楚两大藩国铜山盛布, 中央政府铜料缺乏,也大量铸造耗用钢材量少的轻钱,更使货币市场混乱不堪。 如何稳定货币体系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变得更加尖锐起来。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 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险境。汉武帝不得不 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 118 年,武帝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但由于中央无法控制铸钱的质量, 导致郡国五铼有重蹈覆辙的危险。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废除所有旧币,销毁各郡国铸钱,由 “”政府统一铸造新的 三官五铢 钱。通过这次彻底的货币改革,汉朝的币值稳定下来。 摘编自张金一汉半两到五铢钱的变迁 (1)根据材料,说明汉初轻钱、恶钱泛滥的原因和危害。(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实现货币官铸的影响。(6 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