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65733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优秀名师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 本次初三模拟考试是中考前的第一次全区统一诊断性考试,在距正式考试两个月的关健时段进行检测,对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学科知识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任教师在后一阶段的复习指导及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二、试卷结构和特点 1.试卷结构:本套试卷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类型题,选择题18分,非选择题42分 2.试题特点:(1).试题命题依据西宁市初中毕业及升学学业考试标准,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

2、;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化学的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的区分度、难度适中,和中考题接近。 (2).此次化学试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做到了“扣紧中考、活用教材、体现课标、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今后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共13道小题,1-8每题1分,9-13每题2分总计18分。基本上是基础知识,考查的是

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题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在抽样学生中,有 1人得到了满分,占 0.01 %,优秀率达到了 %。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 2、3、8、9题。第9题出现问题反映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上还有一些问题,概念的认识还不彻底,还需要加强。第12题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归纳不够。第13题学生对溶液的知识掌握不牢。 2、填空题共4小题,14个空,满分14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度较低,预计学生得分率较高,而实际上填空题是得分率比较低的一道题,在抽样的学生中,没有一个人得到了满分,与预期的设想相去很远。 3、简答题共有2道小题,满分11分。相对来说简答

4、题难度较大,第19题属中等难度题。学生缺乏探究性的学习,尤其文字叙述方面表达不清,有的学生词不达意。 4、实验题共有2道小题,满分13分。考查的内容都是两学期所涉及到的实验,属于基础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抽样结果显示100人中满分人数为0人, 本题的失分主要出现在第21小题对物质的鉴别上,对试剂的选择不合理,明显的实验现象判断不准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或没有配平。 5、计算题共有1道小题,共4分,学生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给出的依据掌握不牢,不会正确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或没有配平,生成物的状态没有标注。 总成绩统计表 应考人实考平均及格人总分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数

5、 人数 分 数 952 952 27904 29.32 241 25.3% 56 1 各题得分抽样情况统计表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1800 1400 1100 1300 400 应得分 1155 620 397 497 112 实得分 64.2 44.3 36.1 38.2 28 得分率 四、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

6、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的原因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2(加强实验

7、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4(转变教学观念,时时处处将化学与生存、生活、社会相联系。现在中考的命题相当“活”,只有我们教“活”了,学生才能学得活,成绩才能理想,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5(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创新教育的要求。6(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身边物质是探究性学习的信息源。7(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8(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

8、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六、100份试卷抽样表 题1-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总号 分 1 11 3 0 1 4 0 2 5 0 1 27 2 14 2 2 1 3 1 2 5 3 1 34 3 16 4 0 1 2 0 2 7 3 0 35 4 7 2 0 1 4 0 1 6 1 0 22 5 11 1 0 1 4 0 2 7 0 0 26 6 9 3 0 2 3 0 2 5 0 0 24 7 16 4 0 2 3 2 3 7 1 1 39 8 13 3 0 2 2 2 4 6 3 1

9、 36 9 17 1 0 2 4 0 5 6 0 0 35 10 14 1 0 0 1 0 2 4 0 1 23 11 11 3 1 2 4 0 4 7 1 1 34 12 15 3 1 3 3 2 7 6 3 4 47 13 10 1 0 2 3 2 1 6 0 0 24 14 15 1 0 3 2 2 1 5 0 1 30 15 14 4 0 2 4 2 4 7 1 4 42 16 10 2 0 2 4 3 3 7 0 1 32 17 10 3 0 2 3 2 5 7 3 1 36 18 9 3 0 1 0 0 2 2 0 1 18 19 12 4 0 2 4 2 6 7 0 1 38 2

10、0 13 3 0 1 3 2 2 4 0 1 29 21 15 2 0 2 2 2 2 6 1 0 32 22 18 2 0 2 3 2 4 6 0 2 39 23 9 4 0 3 2 2 2 4 1 0 27 (2)如圆中有直径的条件,可作出直径上的圆周角.(直径添线成直角)24 10 4 1 1 4 2 3 7 0 0 32 25 14 2 0 2 4 3 4 7 0 1 37 26 13 2 0 2 2 2 2 7 0 1 31 27 10 2 0 2 3 2 4 6 0 1 30 28 18 3 0 2 3 3 4 6 0 4 43 29 18 4 0 3 2 0 2 3 3 0 35

11、 30 15 2 0 0 1 2 3 6 1 1 31 31 16 2 0 3 3 3 1 1 0 2 31 32 16 4 0 3 4 2 8 7 0 4 48 33 11 4 3 2 0 2 7 3 1 3 34 34 11 1 1 2 4 3 3 1 0 1 27 35 13 4 0 3 4 2 3 5 0 2 36 36 2 1 0 0 2 0 0 2 0 0 7 37 10 1 0 3 4 0 2 6 0 1 27 38 10 3 0 2 3 2 1 3 0 0 24 39 14 4 0 2 4 2 4 7 0 0 37 40 15 3 0 0 4 2 2 3 0 1 30 41 1

12、8 4 0 3 4 3 2 7 0 1 42 42 14 3 0 1 2 0 2 4 0 1 27 43 9 3 0 1 4 2 1 5 6 1 32 44 10 3 1 2 4 0 2 4 0 1 25 45 12 3 0 2 4 3 2 6 0 1 33 46 8 2 0 2 4 3 4 6 0 1 32 47 12 2 0 1 3 0 2 4 0 1 25 48 15 1 0 0 1 0 1 3 0 0 21 49 11 4 0 2 4 3 4 6 0 1 35 50 6 0 0 0 4 2 1 3 0 0 16 51 11 3 0 3 4 2 2 7 3 1 36 52 11 3 0

13、3 4 2 6 5 0 1 35 53 10 3 0 3 4 2 4 6 0 1 23 54 9 4 0 2 4 0 1 1 0 1 22 55 10 4 0 3 4 3 4 5 1 1 35 56 17 4 0 3 4 3 8 7 0 4 51 57 9 1 0 0 4 0 1 4 0 0 19 58 16 4 1 3 3 3 7 7 3 4 51 59 8 1 0 3 2 0 0 3 0 1 18 60 9 0 0 0 0 0 0 0 0 0 9 61 9 1 0 1 0 0 0 3 3 1 18 62 13 3 1 3 3 3 6 5 0 4 41 63 6 0 0 0 1 1 1 1

14、0 0 10 64 12 0 0 0 3 0 1 1 0 1 18 65 13 2 0 3 3 1 3 5 0 1 31 66 12 0 0 0 2 2 1 3 0 1 21 67 10 3 0 2 4 0 3 4 0 0 26 68 16 3 1 2 4 0 5 5 0 1 37 69 10 3 0 3 4 2 4 5 0 4 35 70 12 2 0 1 3 0 2 3 0 1 24 71 5 1 0 1 0 2 1 1 3 1 15 72 12 2 0 0 0 2 2 5 0 1 24 73 7 1 0 2 1 0 1 4 0 1 17 74 13 3 0 3 4 2 6 5 0 4 4

15、0 75 12 3 0 2 4 0 1 3 0 1 26 76 8 1 0 0 1 0 2 2 0 0 14 77 9 1 1 1 2 0 2 4 0 0 20 78 11 4 0 2 4 0 4 5 0 1 31 79 16 4 0 3 4 2 6 5 0 4 44 80 7 0 0 0 0 0 1 0 0 0 8 81 8 1 0 0 2 0 0 2 0 0 13 82 6 0 0 0 2 0 1 1 0 0 10 83 10 3 0 3 4 0 3 2 3 1 29 84 11 2 0 0 2 1 1 3 0 0 20 85 11 0 0 0 3 0 1 1 0 0 16 86 9 2

16、0 1 0 0 1 4 0 1 18 87 16 2 1 2 3 2 4 5 0 1 36 88 16 3 0 3 4 2 4 4 0 4 40 89 14 3 0 2 3 0 4 5 0 1 32 (二)空间与图形90 5 2 0 0 2 0 1 3 0 1 14 91 7 1 1 0 0 0 0 0 0 0 9 92 18 2 3 3 4 2 7 6 0 4 49 93 10 1 1 0 3 0 4 5 0 1 25 94 11 4 1 3 2 0 2 7 3 1 34 95 11 1 1 2 4 3 3 1 0 1 27 96 13 4 0 3 4 2 3 5 0 2 36 97 2 1

17、 0 0 2 0 0 2 0 0 7 98 10 1 0 3 4 0 2 6 0 1 27 99 10 3 0 2 3 2 1 3 0 0 24 100 14 4 0 2 4 2 4 7 0 0 37 实得1155 234 22 167 287 124 273 446 51 112 2859 总分 应得1800 400 300 300 400 300 900 700 600 400 6000 总分 (2)交点式:y=a(x-x1)(x-x2)得分64.2 58.5 7.3 55.7 71.2 41.3 30.3 63.7 8.5 28 47.7 率 平均11.55 2.34 0.22 1.67

18、 2.87 1.24 2.73 4.46 0.51 1.12 28.59 分 附表四 (3) 扇形的面积公式:扇形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 n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2011年九年级模拟考试 试卷质量评价表 评价单位土门关初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人, 中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得分 优 良 一般 差 按照大纲或新课标的要求立足基础知识突出重试卷考查 难点有正确的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积累课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能力有效地考查学生实际能35 目标内容 力。 第二章 二次函数,40分, (三)实践活动4034分 3330分 2926分 25分以下 试卷题目设计富有典型性层次性综合性试题试卷结

19、 新颖形成活跃能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32 构形式 (3) 扇形的面积公式:扇形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 n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综合素质等对学生进行检测评分标准合理规范。 ,40分, 4034分 3330分 2926分 25分以下 (7)二次函数的性质:试卷题量较合适分值分布合理有适当的难易度15 试卷题量 切合学生实际。 43.193.25观察物体2 生活中的数1 P22-23难易度 d=r 直线L和O相切.2017分 1615分 1412分 11分以下 ,20分, 总评成绩 82 对试卷的综合评价意见:该试卷覆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化学的学科素养的考查。 反思:,学生得失分状况、教和学存在的问题、质量监测方式改进意见等,: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2.实验基本技能差。3.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5.计算能力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