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68690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 要】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公认的难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埋下平安隐患。而且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种隐蔽工程,作为桥梁的根底工程,在桥梁工程中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接下来将从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钻孔灌注桩施工等方面来细致的分析讨论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主要用来提高建筑结构的地基承载力,在后期工程中能够使建筑的稳固性有所保障。而钻孔灌注桩众多工序中的一种便是水下混凝土灌注。从客观条件上看,钻孔灌注桩的桩身多而长,在具体的施工中的工序要颇

2、为严格,桩基和围护工程的质量好坏与之息息相关,甚至整个工程的平安质量都需要用这道工序来确定。所以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能否控制好,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是否到达设计要求的标准。本文接下来将参考以往的建筑工程实例中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实践,分析探讨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详细内容。 1 施工前的相关准备 1.1 技术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水下混凝土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求要有深入了解再进行设计,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娴熟的施工人员、质量有所保障的机械设备、严格控制母材来源、施工方案的条款以及政府部门的批示等等。 1.2 对护筒的处理 护筒是钻孔灌注桩这

3、道工序的重要构件之一,所以必须事先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在50mm以下,并且要进行定期复检以免出现位移。而且护筒的埋藏深度需要控制在施工地面的23m处。 1.3 钻机要求 由于施工环境在地下,所以对钻机要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机身平稳无位移、倾斜和沉陷;机身与机杆保持垂直,与水平面平行;钻杆必须要与钻杆紧密接触且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2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要点 水下灌注混凝土在钻孔灌注桩中,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般可以从如下要点进行控制。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对于水泥、砂、石、骨料等母材质量要反复检查,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比重最大,所以要注意水泥保水性的检测,骨料那么尽可能选择颗粒较小

4、的碎沙石,此外外加剂也很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从而预防水泥凝结而堵管。 2.2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初凝时间只有35h,但是水下深层桩灌注那么因为环境差异而有所不同,大约需要7h左右,但是这样的时长对深桩灌注有着误工的影响,可以采取掺加缓凝剂的方面,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满足施工要求。 2.3 控制好坍落度 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建筑具有一定的不随意性,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之间吗,这样既符合工序要求,也不会影响后期施工。 3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选择好机具设备 导管。在施工过程中,水下混凝土

5、的运输和浇筑都需要借助导管,如果导管的规格不符合标准,可能会造成混凝土提前凝结而影响施工进度,而管道的质量问题那么更需要有所保障,否那么对后期工程的施工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也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导管可以组装成整节式、套筒式和活节式三种。 漏斗。对于不能直接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地点,需要借助漏斗来进行间接施工。首先漏斗的材质必须绝对的光滑以免滞留混凝土,漏斗的内坡度也需要控制好,防止混凝土无法滑下或者直接倾倒入施工地点的现象发生。 3.2 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和漏斗是关键所在,二者之间的阀门是控制混凝土灌注的枢纽。在灌注前需要先关紧阀门栓,导管应尽量先提升起来,待

6、灌注桩漏斗装满混凝土,在根据工序要求翻开阀门并控制阀门大小来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完成后必须撤除灌注混凝土的导管、漏斗等设备。 混凝土的浇筑应尽量一次性完成,防止出现局部凝结最后导致混凝土整体稳固性不协调,这样混凝土的抗压性和稳定性将会大大降低,假设是浇筑过程无法防止的被中断,那么最长间隔时间应该尽量控制在七分钟之内,一旦超过,那么应采取其他的挽救措施,譬如将一定数量的连接锚固定钢筋插入先前浇筑的混凝土,并进行凿毛处理。 3.3 灌注水下混凝土考前须知 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母材的比例必须严格控制好,才能使混凝土的质量最正确。配制过程中,水泥、骨料、外掺剂以及水量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兑加。除此之外

7、,混凝土的配制应该先进行小型的配制实验,只有当实验配制混凝土的质量到达标准才可以进行大量的配制再投入施工工程,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成品质量,施工进度也得以正常进行。 导管的完好性和密封性是需要施工人员反复检测的,一旦漏水或者中途断裂脱落,都会导致水下混凝土灌注失败,对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4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的防护 4.1 灌注时导管堵塞 在灌注混凝土时,假设是由于机械故障导致混凝土在导管的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凝结在管壁上,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堵塞现象,对于这种问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使得灌注工序快速的完成。假设是从混凝土方面看,可以掺入缓凝剂使得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有所延长,这样也能防

8、止管道内提前凝结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的防护措施,一般混凝土凝结厚度较小可以用吸泥机清理出来,再重新灌注即可。但是凝结厚度较大时,那么必须更换导管。 4.2 导管无法拔出 利用导管进行混凝土的关注之后,导管的拔出问题也是一项重要工序。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机械设备非法操作导致导管无法拔出而滞留在混凝土中,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两种:首先就是钢筋笼的质量没有到达设计要求,这样就会导致钢筋笼的局部构件掉落在导管的吊环里面,这样就会造成导管被零件卡住而无法拔出的现象,处理起来也较为简单,直接反向转动导管就能使钢筋脱离出来而顺利拔出导管;另一方面就是混凝土初凝时导管埋深的过深,这样由于外侧压力的增大导致管壁和

9、混凝土的摩擦力随之增大,所以难以拔出导管,这种情况只能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能合理控制导管的埋藏深度,防止摩擦力过大。 4.3 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主要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起到一个防凝结和搅拌的作用,但是由于密度的问题,钢筋笼上浮的现象在灌浆过程中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钢筋笼的固定并不可靠,这样一来混凝土在浇筑时, 由于冲击力的不平衡以及混凝土密度的不确定性就会产生托举力将钢筋笼顶起来。面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钢筋骨架的主钢筋在灌注前就向孔底延伸,并且固定在护筒上,然后在钢筋笼处的灌注速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对钢筋笼产生冲击力而破坏平衡。 5 结语 在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期间,娴熟的施工技术是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上那么需要管理人员和监检人员加大控制力度,确保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技术性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施工单位必须在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施工,把握好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的每一步,确保工程的施工能够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梦恕.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1. 【2】李雷.大断面黄土隧道弧形导坑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21. 【3】高锋金.桥梁桩根底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