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04242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TS/TDP东风征梦(十堰)专用车辆公司专用车技术标准TS/TDP/Q01-2011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2011-4-19 发布2011-4-30 实施东风征梦专用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 版本A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TS/TDP/C01-2011、 、- 刖言目录1.范围(1)2.引用标准(1)3.技术要求(1)3.1 一般要求(1)3.2车架(2)3.2.1车架变形控制要求(2)3.2.2牵引销安装要求(2)3.2.3车架与接口要求(4)3.3支撑装置(6)3.4车轴与悬挂装置(6)3.4.1车轴与悬挂部件的组装(6)3.4.2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7)3.4.3车轴一一

2、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8)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8)3.5制动系统(8)3.5.1安装要求(9)3.5.2调试要求(10)3.6电器系统(10)3.6.1安装要求(10)3.6.2测试要求(11)3.7车轮安装调整(11)3.8油漆(11)4.试验方法(11)5.检测规则(12)5.1出厂检验(12)5.2 型式试验(12)5.3 定型试验(12)6. 标注、包装、运输及贮存(13)6.3 包装、运输(13)6.4 贮存(13)、八 、亠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东风征梦专用车半挂车 (包括骨架车平板车) 系列产品通用技术要求,从而提供了改系列产品在设计阶 段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在编写要求和

3、表达方法上按国家标准 GB/T1.1-2000标 准化工作原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 。本标 准指导中国集装箱半挂车系列产品设计。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经理批准。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口管理。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张良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 2011-4-1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集装箱半挂车产品 (包括骨架车和平板车) 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注、包装、运输、贮 存。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公路铁路运输用集装箱运输半挂车。2. 引用标准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589-1989

4、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GB/T4606-1984道路车辆 半挂车鞍座 50 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尺寸GB/T5053.1-1985汽车与挂车之间 24N 型电连接器。GB/T5909-1995载货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12673-1990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12674-1990汽

5、车质量(重量)测定方法GB/T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12677-1990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12678-1990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JB/T4185-198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B/T5943-1991工程机械焊接件JB/T5994-1992装配通用技术要求QC/T252-1998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310-1999半挂车支撑装置QC/T486-1999汽车标牌CMVDR258关于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涉及规则CMVDR273关于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的涉及规则CMVDR635关于机动车互轮板的设计规则ISO1161:198什附

6、录C集装箱运输车辆转锁固定装置的位置和要求TS/TDP/P01-2006半挂车产品油漆标准TS/CTR/G03-2002半挂车产品型号编号规则TS/CTR/G04-2002 车辆识别代码( VIN )编码规则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半挂车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 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 术文件制造,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3.1.2 所有原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并经检验部门进行入厂检验 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其中, 16Mn 钢板材入厂检验应包括化学成 分检验与机械性能检验;CORTENA钢板材入厂检验按集装箱产品 要求进行装配。3.1.3 所有外购件应有合格证明并经检验部门

7、进行入厂检验合 格后方能进行装配。3.1.4 所有零件不得有毛刺、尖角、锐角。未注加工面表面粗 糙度不大于 Ra253.1.5 挂车焊接件焊缝 应牢固、均匀,无焊穿、咬边、漏焊、 裂缝、夹渣、气孔等缺陷,药皮溅渣应清除干净3.2 车架3.2. 车架变形控制要求a. 车架单条纵向大梁上平面允许呈上凸拱形,单条纵向大梁最大拱度5-10mm车架全长范围内拱度 8-12,严禁大梁下面凹呈 碗底行或波浪形。b. 纵向鹅颈梁为钢板组焊的工字梁,其上下翼板平面度公差 1.5mmc. 车架鹅颈梁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 3mm其对车架大梁上 平面的平行度为 3mm.d. 纵向鹅颈梁、大梁在任意截面上,上下翼面对腹

8、板的垂 直度公差为 1mm.e. 纵梁腹板的纵向直线度公差,在任意 1000mm长度内为1.5m m,在全长上为其长度的千分之一。f. 纵梁中心距公差控制范围( -3,0 )mmg. 车架只允许冷校正。3.2.2 牵引销安装要求a. 牵引销与牵引板焊接尺寸及公差要求见下图:b. 牵引销及牵引板焊接变形控制要求 (见下图):牵引销中心与牵引板面(以牵引销为中心、482.6mm范围为半径范围内)夹角在任 意方向上不大于6.35,并在距254mn范围内不大于3.05mm;牵引板在 以牵引销为中心、 965.2mm 为直径的范围内最大上拱量不大于 1.52mm;c. 检查323车架与集装箱接口要求采用

9、四角旋锁连接、固定集装箱的半挂车(骨架车和平板车)必须满足下图及下表所示与与集装箱接口的尺寸及公差要求。对于40,和20,两用半挂车,中间旋锁20,的接口尺寸及公差要求进行集装箱标号长度A(mm)B(mm)K=|D1-D2|(mm)1A,1AA40(12192mm)11988.8S2515.575max1C,1CC19, 10 1/2, (6057.9mm45,(13716mm9.525max4545,(13716mm17.4625max4848,(14630.4mm17.4625max鹅颈式集装箱半挂运输车车架必须满足下表及下图所示与集装箱接 口的尺寸及公差要求。集装箱标号长度L(mm)|D

10、1-D2|(mm)20ft19 101/2(6057.9mm)5962.65-3.1759.525max40ft40(12192mm)15.575max45ft45(13716mm)17.4625max3.3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升降支腿总成(包括左、右支腿,传动管,摇把等)和支腿安装组件(包括支腿安装座、斜撑管、横撑管等)。其作用是在牵引车与半挂车脱离后对半挂车起支撑作用, 而在牵引车与半 挂车连接后升降支腿能收齐离开地面足够高度,避免与地面碰撞。支撑装置的安装要求如下:a. 所有焊缝严格按照本产品的焊接要求实施;b. 左边支腿与右边支腿的传动轴应对中良好,传动管能自如 套入两传动轴。安装完成

11、后,摇动摇把,应传动平稳,无 偏载、卡滞现象;c. 两升降支腿的支撑板底部到支腿传动管中心高度差不得超过 5mmd. 升降支腿摇把在不使用时可靠性固定,使其不会产生晃动 和超出车架宽度;e. 当第五轮处于水平状态时,升降支腿完全收起后,最低点 离地面距离不能小于320m m当升降支腿伸长到使第五轮高 度达到水平状态时,支腿还应有至少 25mn富余伸长量,见 下图:3.4 车轴与悬挂装置该部分的组装内容包括下面几个步骤。3.4.1 车轴与板簧的组装该部分的内容是将板簧座、下托板、上盖板、U型螺栓(螺母)、钢板弹簧与车轴组装成一个整体,座位一个部件总成进入整车装配 线。必须严格执行如下要求:先将板

12、簧座和下托板与车轴焊接,焊接要求如下:a. 用 CO2 气体保护焊焊接,焊丝直径 1mm;b. 图纸中禁焊区域绝对不能施焊,包括任何形式的点焊;c. 焊缝在零件的拐角处不能断开,需要保持圆滑。焊条走动到焊缝末端时, 要往回走动一点, 以保证收尾处焊缝饱满;d. 焊接零件要保证温度在15C以上,如果不能满足要求,要 对焊接区域预热,预热温度为93 C;e. 必须保证板簧座、 下托板和车轴按图纸的要求, 正确配合, 不正确的配合将影响车轴的使用寿命;f. 所有板簧座和下托板的平行度为 1mm板簧座、下托板与车轴焊接完成后,将钢板弹簧、上盖板通 过U形螺栓与车轴固定。U形螺栓螺母的拧紧力矩按供应商的

13、 要求进行。为了方便定位, 允许在未焊接前先将钢板弹簧、 上盖板、板簧 座、下托板用U形螺栓与车轴固定,但U行螺栓螺母不能完全 拧紧,只能预紧,预紧力矩不能超过 100 FT-LBS,U 形螺栓螺 母的拧紧必须在焊接完成后进行。各悬挂配件相对于钢板弹簧纵向中心面的对称度公差为 1mm.3.4.2 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该部分的安装要求如下(以FUW三轴为例,两轴类似):a. 支架间的距离以两支架中心线距离为准,其距离不超过图纸 标注尺寸 1.5mmb. 第一中支架的定位由通过平衡梁销控的心轴进行,芯轴中心 刻度线与车架中心线对零, 两端到牵引销的距离 |A-B| 不大于 3mm第二中支架通过第一

14、中支架进行定位;c. 前后支架的定位可以参考上图方案进行:一是利用芯轴代替前后支架的连接管对前(后)支架进行定位,要求摆杆外侧 与中支架外侧壁接触,前(后)支架外侧壁与摆杆接触;d. 左边支架与右边对应支架相比超前或缩后的距离不能大于1.5mme. 所有支架放置在纵梁底面上不能有翘起或倾斜的现象;f. 各支架的位置调校完毕后先夹紧后点焊固定,再次校核准确 后按图纸要求进行施焊;g. 用 CO2 气保焊焊接,焊丝直径 1mm;h. 支架加强板的厚度不小于 5mm。3.4.3 车轴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 该部分的类容是将以组装好的车轴板簧组件与焊好在车架 上的悬挂支架装配, 组要是对螺纹拧紧力矩

15、的要求, 各螺纹要按供应 商提供的拧紧力矩拧紧。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 该部分内容在车辆调试阶段进行。 车轴轴线的校直效果良好与 否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 不适当的校直将会大大的降低轮胎的 使用寿命。车轴的校直按以下步骤进行:a. 车辆以空载的状态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将车辆向前、向后沿直 线移动几次并确保最后一次朝前, 以保证需要调整的相关部位没有处 于咬死状态;b. 释放车辆的刹车,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c. 保证悬挂中支架的摆臂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钢板弹簧和相应的滑板接触良好;保证车轴纵向中心线与车辆纵向纵向中心线的偏差不 超过 6mm;d. 通过拧动可调拉杆的链接螺杆来前后移动前轴

16、的位置,是到Max|A-B|=3m m 见下图;f. 所有的调整完成之后,拧紧可调拉杆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按 供应商的要求进行。3.5 制动系统本产品采用双管路ABS气动系统,系统包括以下两部分: 气路部分:包括各种气管、接头、贮气筒、气阀和制动器室; 制动部分:主要是指车轴上的制动元件,包括制动鼓、制动 蹄、。安装及调试要求如下。3.5.1 安装要求a. 制动管路需用管夹牢固地固定在车架上, 不能有松散的现象; 气管应避免与车架钢结构的棱边接触, 气管穿过横梁的过线孔上安装 过线胶圈,避免钢件棱边刺伤气管。b. 安装制动气室。安装制动器室的关键是根据车轴和间隙调整 器的类型确定制动推杆的长度

17、,下面分别为JSAF和FUW车轴气室安 装图。安装制动器时,要严格安装供应商提供的作业指导书进行。c. 管螺纹连接处需涂上专用的螺纹密封胶( Loctite PST565 或类似 产品),以确保管螺纹连接的气密性。d. 制动间隙调整臂的旋转方向应与车轮转动方向一致,不合适的方 向将导制动时产生噪音和车轮的跳动。e. 所有气制动元件的贮存环境应整洁干净, 安装前不要除去各气阀、 贮气筒接口上的塞子,以免灰尘进入而影响制动性能。f. 车轴在需要拆开检查和维修时,不能使刹车蹄片沾上油或灰尘, 以免降低刹车性能。3.5.2 调试要求a. 检查制动系统的气密性:在系统中通入100psi的压缩空气,检查气

18、路各气管、气阀的街头处,不得有漏气现象。可以用起泡沫的肥皂 水涂抹在检测处,观察有没漏气,也可以用其他有效方法进行。b. 制动器室的推杆:b.1 制动器室推杆的制动行程不能超过 50mmb.2 在制动状态下制动器室推杆与间隙调整臂之间的夹角应为 905度c. 制动间隙的调整:用扳手拧动间隙调整螺钉,使制动蹄片与制动 鼓之间的间隙达到 0.25-0.3mm 之间。制动间隙用厚薄规测量。d. 装配调试完成后,按试验规范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行车制动、 驻车制动、紧急制动进行功能检查,并测试检查行车制动相应时间、行车制动解除响应时间:行车制动响应时间不得大于0.4秒;行车制动解除响应时间不得大于0.6秒;3.6电器系统本产品系统电制为24V直流电。电器系统包括电缆和各种灯具。半挂车与牵引车的电器接口采用七星插座的接线要求如下:线号电线颜色连接的灯具1白色公用地线2黑色前位灯、侧灯、牌照灯3黄色左转向灯:4红色制动灯5绿色右转向灯6褐色前位灯、侧灯、雾灯7蓝色倒车灯3.6.1安装要求a.电器系统应在整车喷漆完成后进行安装,以保证电器系统各元件不被油漆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