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91248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北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寓言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2、 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许多寓言已演变成为成语,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更准确。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教学难点: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教学准备:从网上下载课文图片和竽的图片,准备生字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整体阅读提问:1、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2、将四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掩耳盗铃”的

2、意思。3、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4、读课文时,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第l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二、学习重点,深入体会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自读感悟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议读交流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4、出示幻灯a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b 他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讨论:1、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明明知道”什么意思?3、他明明知道什么?4、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响起来?用手碰铃铛会发生什么现象?5、“碰”和“响之间

3、什么关系? 6、为什么会被发觉?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发觉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指名读第2句出投影片:a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b 如果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7、他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8、从刚才有想法到现在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点评归纳9、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10、出示投影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发觉呢?他偷铃铛之前,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

4、的是谁?三、总结延伸1、读全文,体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板书设计:掩耳盗铃明明知道碰响发掩耳盗铃掩伸偷没想到碰发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2、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则寓言的。二、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学习寓言滥竽充数1、小组学习2、重点词语:战国待遇吹竽鼓腮帮捂着装腔作势齐缗王继承溜走南郭先生3、朗读课文,说说大意4、你觉得南郭先生是如何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三、拓展练习在两个大王面前,南郭先生是怎样想的?从故事中你还能发现什么?四、自渎古文滥竽充数,老师适当翻译。五、练习写字:数 齐 排 编 演 鼓 承 改六、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板书设计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