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92417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不但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浅谈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旨在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关键词:体验构建知识创新思维能力一、引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为在最终目的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不但压制了学生创造性,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落后的

2、教学体制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无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理念,众多小学数学教师以建构知识理论为基础,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并提高能力,但其并没有意识到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达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以期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二、利用体验教学将模糊的数学概念变得真实所谓体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充分体验,并在主动

3、体验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获得能力。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特别是针对于人力阅历较浅,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而言,众多数学概念对其都是模糊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利用体验教学首先能够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将模糊的数学概念变得真实。例如,在学习比一比这一章节时,小学生心中根本没有比较的概念,也没有长与短、高与矮的意识。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几名学生来到讲台上站成一排,此时学生的身高的差距就明显的显现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另一名学生来到讲台上通过触摸的形式来比较学生之间的高矮。这就有机的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转变为了体验教学,在学生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其对于高与矮的

4、概念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比较的概念了解的较为透彻。司时,这种体验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了体验式学习的意识,开始习惯于在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数学概念,也就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三、在体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在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这种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来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这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初级形态。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会思考、能思考、勤思考。而要达到这个

5、目标,在学生主动参与到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正方形的小纸盒以及一个三角形的小纸盒。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轻轻的用手压在两个小纸盒上,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随着手上力度的增加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的要求无疑是在引导学生开始观察,随着学生的压迫,正方形的小纸盒首先承受不住压力而变形,而三角形小纸盒却能够承受更大的压迫。此时,学生就发现三角形似乎比正方形更具有支撑能力。觉察到学生有所发现以后,教师可以拿出一张自行车的图片,指着自行车的支架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学生看到后会回答是三角形,教师可以接着询问学生有没有发现这其中与刚才的小实验之间的联系。很快,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学生明白了自

6、行车的支架之所以使用三角形而不使用正方形的原因在于三角形比正方形更能够承受压力。此时,学生会不自觉的开始思考,为什么三角形会更有支撑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首先完成了对问题的观察,并且发现了问题也提出了问题同时展开了思考,而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表现。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几何性质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四、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最后,教师能够做的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到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上做好深度挖掘,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并且寻求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就是打破了传统思维的限制

7、,从固定的模式中将学生的思维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相关章节时,教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领悟简单的几何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纸条,让学生将其围成长方形、正方形。教师就要求学生通过摆放这些几何图形得到计算周长的方法。首先,学生开始摆放长方形,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四条边是由四根纸条围成的,也就轻松的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将四条边相加。接着,学生开始摆放正方形,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充分领悟到四方形四条边长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既可以是四条边长相加也可以是更简单的边长乘以4o再接着,学生转动思维后发现,既然正方形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计算周长,

8、为什么长方形不行。经过再次体验后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对,也就可以将其周长的计算公式转变为(长+宽)*2.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获得了灵感,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了同一个问题,并且由此推导出了更加简单和正确的周长公式。经过反复的引导后,学生逐渐养成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在学生主动参与到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其经过亲手的实践操作对思维能力进行了创新,而这正式体验学习更深层次的作用。结束语总的来说,体验式学习是建立在建构知识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其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参考文献1季加良.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着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2张凤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做法J.新课程,201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