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854391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四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小数乘法(一)主备人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文具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多少元?”展开讨论。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二、 合作探究。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

2、论算法。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四、练一练: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

3、; 也可以这样想 :62=12, 60.5=3,12+3=15。五、补充练习:1、口P19第二题,口算乘法。2、五P22第1题,看图涂色。板书设计 小数的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几个相同小数连加方法:1、连加 2、画图 3、转化课题小数点搬家主备人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学难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材分析教材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开餐馆的情境,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故事,生动地说明

4、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哪种商品最贵,哪种最便宜?2、(板书出三种价格:8.00元, 0.80元, 0.08元。)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大小怎样?3、全班交流总结:它们都有数字8和0,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4、看样子一个数大小与小数点的位置有关。到底有什么关系?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集体备课二次备课1、 先观察两个小数0.80、8.00 ,小数点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几位?2、 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小数大小怎样

5、变化?你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各种想法并讨论。3、 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小数就扩大10倍。如果向右移两位,小数大小会怎样变化呢?4、 推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四位小数的大小会怎样变化?5、 如果一个数乘10、100、1000,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几位就可以了。6、 尝试P42的算一算。7、 小组合作,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8、 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缩小10倍、100倍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

6、10,100,1000的小数除法。四、练一练: 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 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有趣的小数点(一)课题街心广场 有趣的小数点(二)主备人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情境图,提供了广场、花坛、地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计算出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再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砖的面

7、积”,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情境图,提供了街心广场、花坛、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小礼堂和屏幕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0.2的结果。二、 激趣导入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收集到什么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所知道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3、尝试自己解决。(1)小礼堂的面积是多少?(注意面积的单位)(2)屏幕的面积呢?(3)地板砖的面积是多少?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

8、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2、汇报探索过程。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三、试一试: 通过两组有了解的乘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1)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等式,从上往下看,有什么特点?两个乘数和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总结规律吗?(2)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推想出0.30.2的得数吗?(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讲解乘法竖式。3、练习:填一填。边写边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4、个别汇报。5、你能总结一下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吗?三、巩固应用(一)基础应用1、试一试先让学生观察一下每组计

9、算的了解,然后再利用所掌握的规律了确定积。四、练一练: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课题包装(小数乘法二)主备人教学目标1、 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 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3、 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教学难点 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并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让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

10、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 创设问题情境。1、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收集到什么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一下。3、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板书课题)二、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人口信息,再讨论“平均每秒增加2.6人”是什么意思,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分增加多少人?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小数点的位置。3、引导学生根据第二条信息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亿人口?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

11、,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4、小结竖式计算方法。二、练一练: 第1题:这是一幅世界人口统计图,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其中1850年和1950年的人口数没有写出来,鼓励学生先从图上看出人口数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第(2)、(3)得出具体人口数。 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第5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什么意思给学生一些解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第6题:可给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

12、人口密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第7题:放手让学生提出摆放方案。在与同学交流摆放方案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摆一摆。对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画出摆放的平面草图。课题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小数乘法三)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4、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5、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爱护动物教育。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计算。(结合整数乘法计算和积的小数位数与小数位数的关系,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解决小数乘

13、法中末尾0的处理。)教材分析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一课是在前一课包装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乘法。这一节课呈现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乘数是两位的小数乘法;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的小数乘法。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和解决小数乘法中末尾0的处理。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实物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导入谈话。你知道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吗?2、在实物投影仪呈现情境图。3、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让学生认真读一读)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师:你能根据这些信

14、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生: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大约爬行多少米?(1) 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2.15(2)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并说说是怎么估算的。(3)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列出竖式计算吗?板书: 2 1 5 4 3 0 4 5 1 5(4)计算后,重点讨论积的小数位数问题。 2、师:你能计算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时大约爬行多少米吗?(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2.160(2)估算:只要学生估算出每时大约爬行120米就可以。(3)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2. 1 (学生可能会没落0,先点小数点,最后把0去掉。这种情况应该让学 6 0生用

15、估算进行验算:把2.1 看成 1 2. 6 2,260=120,所以2.160肯定大于120。) 2. 1 (强调要先落0,再点小数点,最后结果可以把小数末尾的 6 0 0去掉。)1 2 6. 0三、课堂活动1、完成书(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学生反馈。2、完成书(3),让学生直接说出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出根据。3、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书(4)、(5)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课题手拉手(小数乘法的简算)主备人教学目标1、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 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

16、便。3、 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教学难点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分析在理解情境中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在列式计算时,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复习1、口算(8道小题)2、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36343666 (104)25 12837233、揭示课题。教师:把1283723改为12.837.23能不能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呢?这是等待我们今天去探索,发现的问题。二、探

17、索交流,获得新知(1) 出示情境图投影出来,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每人一套12.8元的文具和一本单价7.2元的数学家的故事。(2) 帮助3名希望小学的同学。(3) 要求学生汇报列式情况:(4) 让学生明白12.83和7.23所表示的意义。集体备课二次备课(5) 分步算式:12.8338.4(元) 7.2321.6(元) 38.421.660(元)(6)列综合算式:12.837.23 38.421.6 60(元) (7)说明小数的计算顺序与整数的计算的顺序一样。(8)让学生观察综合算式,发现算式有何特点?(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这样一来计算比较简便)12.837.23=(12.8+7.

18、2)3=203= 60(9)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从而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了简便。三、巩固练习:1. 用简便方法计算:7.25437.2557 4.72.547.8997.8 3.65.43.64.62完成课本第49页练一练的第2至4题。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小数的混合运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课题练习三主备人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3、 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

19、题。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练习三15题,这是一节练习课。练习的内容:一是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估算。第4题是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小数乘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再让学生找一找,算一算。第5题研究估计的策略。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口算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第1题: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计算飞船在太空大约运行的时间,一方面练习了小数的乘法,另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第2题:体现了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要使学生明确,用本期的读数减去上期的读数就是实际的用量。第3题: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计

20、算一年能节约水多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少立方米,不仅练习了小数乘法,同时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第4题: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小数的乘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任意选一行、一列或斜行,找一找、算一算。第5题: 鼓励学生先自己估算,交流估算的方法,再看懂书上的估算方法。课题整理与复习(一)主备人教学目标1、 对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2、 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

21、是对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说一说: 1、“你学到了什么?”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2、小组讨论与交流,以表格、网络图或者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3、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展示小组的作品,介绍整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能力。二、想一想: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较难的或自己还不会的问题。集体备课二次备课2、小组讨论与交流,尝试解决这些问题。3

22、、全班交流学习。展示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介绍解题方法,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三、练一练:1、第一单元练习: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2、第二单元练习: 第3题,学生画出每个图形的高。3、第三单元练习: 第4-10题,学生独立完成。四、数学探索第1题: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无论是什么四边形最后都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研究图形的兴趣。第2题:从A到B有很多路可以走,有的是两个数相乘,有的是几个数相乘。主要练习用计算器做小数乘法,同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五、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图形的特征,学习逐步缩小范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发展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