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晉南北朝的分與合魏晉南北朝的分與合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二、草原民族的崛起二、草原民族的崛起 三、南北對峙三、南北對峙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第第 3 3 章章想一想想一想請問同學你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是誰?說說你們喜歡的原因。1.與 的時代2.在分裂與融合的過程中,孕育著無限生機3.中國文化在吸收 的長處後,展現了新風貌北方胡漢民族的融合和南方經濟的開發,為隋唐盛世奠下基礎,開創新局面。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時代特色
2、時代特色發展結果發展結果政治分裂政治分裂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外族文化外族文化挾著漢獻帝北方北方-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今湖北蒲圻市)南方南方-+失敗:曹軍大敗 退回北方原因:原因:曹操企圖一統全國揮軍南下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背景:背景: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曹操劉備劉備 孫權孫權三國鼎立三國鼎立-、魏魏 蜀蜀吳吳魏魏蜀蜀吳吳1.後,曹操繼續經營北方2.曹操之子曹丕後來篡漢,改國號為 乘機奪取四川、漢中,沿用漢的國號,稱 占據長江中、下游一帶,自立為帝,國號曹丕曹丕劉備劉備孫權孫權三國鼎立三國鼎立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赤壁之戰赤壁之
3、戰魏魏劉備劉備蜀漢蜀漢孫權孫權吳吳三三國國鼎鼎立立形形勢勢圖圖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吳吳魏魏蜀漢蜀漢1.三國之中實力最弱2.賢相 經營下還能與魏長期抗衡3.諸葛亮死後,國勢不可為,被 所滅被 篡奪,改國號為晉,稱 ,定都洛陽,史稱西晉西晉被 滅220-265221-263229-280229-280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魏魏蜀蜀吳吳司馬炎司馬炎晉武帝晉武帝諸葛亮諸葛亮魏魏晉武帝晉武帝三顧茅廬三顧茅廬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葛亮隱居於襄陽附近的隆中。劉備決定請諸葛亮出來幫忙,於是帶著關羽、張飛前去拜訪。很不巧,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劉備一行人
4、只好離去。第三次拜訪時,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答應竭盡所能輔佐劉備。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故事。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原因:原因:1.建國後,政治腐敗 2.大封宗室為王,諸王擁兵自重,造 成影響:影響:國家元氣大傷,給予境內胡族叛變的機會二、草原民族的崛起二、草原民族的崛起 八王之亂八王之亂西晉西晉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二、草原民族的崛起二、草原民族的崛起 西西晉晉與與胡胡人人遷遷徙徙路路線線形形勢勢圖圖胡人原來多是長城以北的 。西西漢漢中中期期以後,陸續遷入中國的邊境地區,與漢人雜處。胡人與漢人的風俗不同,又長期受漢人不平等的對待,導致雙方常有
5、衝突。當時的胡人主要包括 、五族,合稱 。二、草原民族的崛起二、草原民族的崛起 草原民族草原民族草原民族草原民族匈奴匈奴鮮卑鮮卑羯羯氐氐羌羌五胡五胡二、草原民族的崛起二、草原民族的崛起 永嘉五年(西元311年),攻破洛陽,晉帝被俘,史稱永嘉之禍永嘉之禍永嘉之禍晉懷帝晉懷帝匈奴匈奴草原民族草原民族自古以來,擅長騎射的草原民族因物產不足,除了從事貿易,也往往入侵農業民族(漢人),取得糧食及生活必需品。長城是漢人防禦草原民族入侵所建的軍事設施,日後逐漸成為草原民族與農業民族的分界線。二、草原民族的崛起二、草原民族的崛起 項目項目草原民族草原民族農業民族農業民族主要生主要生活區活區長城以北長城以南經濟
6、生經濟生活活仰賴畜牧,逐水草而居。甚少遷徙,以 農 業 為生。政治組政治組織織以部落為主,部落首長通常也是軍事首領。建立國家,中 央 政 府擁 有 較 大的權力。在永嘉之禍後,胡人紛紛建國,進入 的紛亂局面西西晉晉北北-五胡十六國五胡十六國南南-東東晉晉晉宗室 在建康(今南京)稱帝,是為晉 元帝,史稱三、南北對峙三、南北對峙五胡十六國五胡十六國司馬睿司馬睿東晉東晉五胡與漢人在北方建立許多國家,其中比較重要的政權有16國,史稱五胡十六國。北北 朝朝南南 朝朝隋隋東魏東魏北北魏魏西魏西魏北齊北齊北周北周梁梁陳陳齊齊宋宋東晉東晉西西晉晉五胡十五胡十六國六國東晉被權臣劉裕所篡奪,改國號為宋 鮮卑拓跋氏
7、興起,建立北魏政權,開始了歷史上的北朝。楊堅篡奪楊堅篡奪北周,改北周,改國號隋國號隋 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代完成中國的再統一 五八九年,南下滅陳 三、南北對峙三、南北對峙南朝宋與北魏形勢圖南朝宋與北魏形勢圖南朝陳與北周、北齊形勢圖南朝陳與北周、北齊形勢圖三、南北對峙三、南北對峙魏晉南北朝分合表魏晉南北朝分合表三、南北對峙三、南北對峙漢代漢代崇尚 ,經學大師往往有傳子的習慣,一代傳一代,成為經學世家。經學世家擁有任官的優勢,久而久之就形成家世顯赫的名門大族,稱為 ,政府官職逐漸被他們所獨占,出身寒微的人,不容易取得做官的機會。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儒術儒術世族世族曹魏曹魏
8、九品官人法上品無寒門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下品無世族世族凡事講求門當戶對,以維持尊貴的社會地位,甚至就連皇帝也對世族有所顧忌助長了世族勢力的發展以 、等項目評定士人的等級,分為九品,作為政府任用官吏的依據。後來選才標準演變成只重視家世背景,不重視個人才德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家世家世才能才能德行德行南朝時,一名出身寒微的胡人將領請求皇帝為他作媒,向王姓、謝姓家族求婚,皇帝聽了回答說:王姓、謝姓這種顯赫世族,不是你可以求婚的對象。你如果有意,可在朱姓、張姓以下家族尋訪對象。請問:皇帝為何勸說將領不要向王姓、謝姓家族求婚呢?魏晉南北朝是一個講究身分地位的時代,世族尤其重視
9、這一觀念,不管誰都難以改變這種風氣,即使是貴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束手無策。因此皇帝勸該名將領不要向家世顯赫的王姓、謝姓兩家族求婚,因為即使提了婚,也不會有結果。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四、講究身份的世族社會 清談清談是一種抛開 、崇尚 的談論主要根據:、三玄三玄-研究三玄的學問,就稱為 影響影響有助於士人個性的解放讓士人忽視禮教,崇尚玄虛,形成一種消極 頹廢的人生觀。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現實現實玄理玄理周易周易老子老子莊子莊子玄學玄學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竹林七賢圖(局部)竹林七賢圖(局部)魏晉之際,阮籍、嵇康等七人常聚於竹林,喜好飲酒、清談,人稱
10、竹林七賢。佛教佛教-起源於魏魏晉南北朝晉南北朝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西漢末年:西漢末年:經 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東漢明帝1.曾派使者赴西域求法2.在洛陽城外建佛教廣為流傳佛教廣為流傳原因:原因: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梁武 帝等帝王的提倡 的大量翻譯等因素佛教有關的 和 大放異彩。印度印度西域西域白馬寺白馬寺佛經佛經建築建築石窟藝術石窟藝術河南洛陽白馬寺今貌河南洛陽白馬寺今貌道教道教-中國本土的宗教中國本土的宗教魏魏晉南北朝晉南北朝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東漢末年東漢末年1.張陵張陵2.張角張角魏晉以後,道教吸收 思想,逐漸流傳 於統治階層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太平
11、道太平道老莊老莊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五、清談風氣與佛道盛行 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張陵創教時,規定入入教教者者必必須須納納米米五五斗斗,故稱五斗米道,後來改稱天師道,逐漸獲得世家大族的普遍信奉。太平道太平道張角根據太太平平經經創教,所以稱為太太平平道道。張角發動黃巾之亂失敗後,太平道趨於衰微。背景背景推行者推行者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北魏的漢化政策北魏的漢化政策五胡十六國時期,胡漢接觸頻繁,彼此的 與 也互相影響。文化文化風俗風俗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政策政策1.首都 南遷到2.禁說胡語,改說漢語 3.禁穿胡服,改穿漢服4.鼓勵胡人與漢人5.改胡人姓氏為漢人姓氏六、胡
12、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北魏的漢化政策北魏的漢化政策平城平城洛陽洛陽通婚通婚1.這些政策,遭到部分 的反對2.長期而言,則逐漸消除了胡漢之間 的隔閡,有助於彼此的 與結果結果鮮卑人鮮卑人交流交流融合融合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鮮鮮卑卑姓姓漢漢姓姓拓拓跋跋拔拔拔拔賀賀賴賴獨獨孤孤步步六六孤孤紇紇豆豆陵陵丘丘穆穆陵陵元元長長孫孫賀賀劉劉陸陸竇竇穆穆北魏胡姓改漢姓表北魏胡姓改漢姓表魏魏晉晉南南北北朝朝大大事事記記西元西元大大 事事220年曹丕篡漢,國號魏。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265年司馬炎篡魏,西晉建立。
13、291年八王之亂。311年永嘉之禍。316年西晉亡。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東晉建立。420年劉裕篡東晉,國號宋,南朝開始。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北朝開始。494年北魏孝文帝開始漢化運動。581年589年楊堅篡奪北周,國號隋。隋滅陳,完成統一。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由於北方長期戰亂,大批中原人士遷往南方,他們帶來進步的農耕技術和充沛人力,加速經濟的開發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南方的開發南方的開發東晉時期北人南移路線圖東晉時期北人南移路線圖南方南方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關鍵時代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關鍵時
14、代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定都於今南京,史稱於北方局勢的動盪不安,六朝經營下的南方,局勢較為安定,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日漸繁榮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六朝六朝北方胡漢融合,南方經濟開發北方胡漢融合,南方經濟開發民族呈現出蓬勃的新生力量,後來的隋唐就民族呈現出蓬勃的新生力量,後來的隋唐就是奠立在這個基礎上,開創出新的盛世。是奠立在這個基礎上,開創出新的盛世。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江蘇南京秦淮河今貌江蘇南京秦淮河今貌自孫吳定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以後,秦淮河兩岸逐漸發展為繁華的商業區。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
15、展 下圖為南方經濟發展示意圖:下圖為南方經濟發展示意圖:請問:請問:南南方方的的經經濟濟發發展展在在三三國國時時期期以以後後出出現現成成長長,主主要要是是什什麼麼原因造成的?原因造成的?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六、胡漢的融合與南北的發展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自自漢漢末末以以來來,由由於於北北方方陷陷入入混混亂亂,已已有有部部分分中中原原人人士士遷遷往往南南方方。而而永永嘉嘉之之禍禍後後,北北方方進進入入五五胡胡十十六六國國的的紛紛亂亂局局面面,有有更更多多的的北北方方人人遷遷往往南南方方。這這些些人人帶帶來來進進步步的的農農耕耕技技術術和和充充沛沛人人力力,加加上上六六朝朝的的局局勢勢較較北
16、北方方安安定定,因因此此人人口口不不斷斷增增加加,經經濟濟日漸繁榮。日漸繁榮。1.西晉與東晉朝朝 代代 國國 都都開國者開國者滅亡主因滅亡主因西晉西晉洛陽東晉東晉建康晉武帝司馬炎晉元帝司馬睿永嘉之禍劉裕篡位2.魏晉南北朝的清談與玄學項項 目目內內 容容背景背景何謂清談何謂清談主要內容主要內容何謂玄學何謂玄學魏晉南北朝時代,儒學衰微,政治混亂,知識分子為了避禍,興起清談風氣。一種拋開現實、崇尚玄理的談論。易經、老子和莊子三部書,合稱三玄。研究三玄的學問。課後複習課後複習3.佛教與道教項項 目目佛佛 教教道道 教教起源地起源地創立者創立者在中國的傳播年代在中國的傳播年代印度釋迦牟尼張陵五斗米道張角太平道中國西漢末年後東漢末年後好站連結好站連結1.史學連線,http:/saturn.ihp.sinica.edu.tw/shih/可連結到各相關史學研究網站。2.魏晉南北朝歷史網頁,http:/ 內有此時期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等專題介紹。3.歷史科學習加油站中國歷史,http:/contest.ks.edu.tw/history/為高雄縣教育局建置的網站,有豐富的資料,供教師上課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