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937832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3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一、填空题1.杨氏模量的计算式中, L表示 、b表示 。参考答案:钢丝原长 光杠杆前后脚距离 分 值:2分难度系数:22. 在测定杨氏模量的实验中,为了测量钢丝的微小伸长量,采用了 方法;为了消除读数过程造成的系统误差,采用 方法。参考答案:光放大 对称测量 分 值:2分难度系数:33. 在拉伸法测定杨氏模量的实验中,为了消除读数过程造成的系统误差,采用 方法;为减少数据处理过程造成的系统误差,采用了 方法。参考答案:对称测量 逐差法 分 值:2分难度系数:34.杨氏模量装置水平调节过程中,如发现水平泡偏向一边,则这边 (填“偏高”或“偏低”)。参考答案:

2、偏高 分 值:2分难度系数:35.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增荷减荷的含义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依次增加减少钢丝负重 消除系统误差。 分 值:2分难度系数:36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螺旋测微器通常进行零点修正,它指的是 。参考答案: 记录螺旋测微器的初读数 分 值: 2分难度系数: 37.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写出下列仪器的误差限:盒尺仪= ,50分度游标卡尺仪= 。参考答案: 0.5mm 0.002mm 分 值: 2分难度系数: 28. 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盒尺测量钢丝原长L为56.43cm.则结果的正确表示为 。1 / 11参考答案: L=564.30.5 mm

3、 分 值: 2分难度系数: 39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时某同学利用分度值为0.01mm的千分尺测量钢丝直径d为0.750mm,0.775mm,0.762mm,试写出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_。参考答案: d=0.7620.009 mm 分 值: 2分难度系数: 310.在光杠杆放大法测量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测量公式为, 表示_,b表示 。参考答案:标尺上像距离的变化 光杠杆前后脚距离 分 值: 2分难度系数: 2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因素的误差对于测量结果杨氏模量的影响最大。 ( )A. 钢丝直径d; B.钢丝原长 b;C.光杠杆前后脚距离D; D.标尺上像的移动距离x。参考答案: D 分 值

4、: 3难度系数: 32在测杨氏模量实验中,当负荷按比例增加或减少,读出相应的标尺数据时,发现标尺读数的增量面的不按比例增减,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 。 ( ) A起初砝码太轻,尚未将金属丝完全拉直; B金属丝锈蚀,粗细不均匀使金属丝产生剩余形变; C光杠杆后足位置安放不当,与平台有摩擦; D杨氏模量仪支柱未调整铅直,造成钢丝一端的夹头不能在平台圆孔中上下自由滑动。参考答案: D 分 值: 3难度系数: 33. 对于一定温度下金属的杨氏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与与材料的大小及形状无关; B与材料的大小有关,而与形状无关; C与材料的形状有关,而与大小无关; D与

5、材料的形状有关, 与大小也有关 ;参考答案: A 分 值: 3难度系数: 34.用光杠杆测微小长度的变化,从望远镜视场中看到的标尺像是 ( )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倒立虚像; C.缩小的正立虚像; D.放大的正立实像。参考答案: B 分 值: 3难度系数: 35.在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中,通常先预加1Kg砝码,其目的是 ( ) A消除摩擦力 B.使系统稳定,底座水平C.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为伸长过程进行测量D.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参考答案: C 分 值: 3难度系数: 36.杨氏模量实验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逐差法处理数据,数据必须是偶数个; B. 钢丝伸长量转化

6、为尺子读数改变量的测量; C. 钢丝原长的测量对杨氏模量影响最大; D. 有的钢丝弯曲,可预加几个砝码使其伸直。参考答案: C 分 值: 3难度系数: 37.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钢丝的粗细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是( )。A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参考答案: C 分 值: 3难度系数: 3三、简答题1.杨氏模量的计算式中,各物理量表示什么?参考答案:E表示测量的杨氏模量;D表示标尺到平面反光镜的距离;L表示钢丝原长;m表示加在钢丝上的负荷砝码的质量;g当地重力加速度;d钢丝的直径;b光杠杆前后脚的距离,表示钢丝加负荷后标尺上像读数的变化。分 值: 7分难度系数:3

7、2.简述光杠杆放大原理参考答案:光杠杆是用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工具。其通过改变物体长度发生变化L,带动光杠杆后底角发生变化,使光杠杆平面镜发生转动角,导致入射到平面镜后再反射到望远镜筒中的反射光线发生移动2,物体的像位置发生随之移动x, 则 其中b为管杠杆前后脚距离,D为平面反光镜到标尺的距离。分 值: 8分难度系数:33.简述欲通过望远镜筒观察到清晰的标尺上像的调节过程。参考答案:1.杨氏模量测定仪仪器调整(1)调节仪器水平;(2)调节光杠杆平台与固定钢丝的圆柱体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调节平面镜与平台垂直;2.望远镜镜筒的调节(1)调节望远镜与反射镜等高共轴;(2)轻移望远镜,通过望远镜外部

8、准线看反光镜可以到标尺的像;(3)调节目镜,看到清晰叉丝的像;(4)调焦望远镜,看到反光镜,轻轻的左右移动望远镜尺组和竖直微调旋钮,通过望远镜看到完整反光镜;(5)调焦望远镜,看到标尺的像。分 值:7分难度系数: 44.“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在什么条件下能用这种方法处理数据?说明用逐差法求的优点。 参考答案:如果在实验处理数据时,如自变量为等间距变化,且两物理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4分逐差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数据,保持多次测量的优点,减少测量误差,测量结果更具有可行度。 -8分分 值:8分难度系数: 35.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

9、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参考答案: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分 值:6分难度系数:46. 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参考答案: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分 值:6分难度系数:3四、计算题1某同学利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是得到如下数据试写出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其中: b=6.7120.002cm,D=132.290.04cm.,x=1.040.01cm. 解: -4分 利用间接测量

10、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公式: -6分=0.0096 -9分 -10分分 值:10分难度系数: 42. 拉伸法测量钢丝杨氏模量实验中,利用下面数据给出杨氏模量的正确表示测得结果如下:钢丝直径d=0.4540.004mm;光杠杆足长b=54.600.02mm;金属丝原长L=612.40.5mm;镜尺距离D=1624.40.5mm,负荷1kg的标尺读数差为=1.000.03cm.参考答案:杨氏模量-4分利用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表示得到杨氏模量的表达式为:得到 -8分则 -10分分 值: 10难度系数:5五、操作题1.在杨氏模量实验中,求出,依次增加到5个砝码,利用逐差法计算。操作考试分为操作过程(15分

11、),操作现象(15分),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一)操作过程(15分)(1)操作过程正确(10-15分)(2)操作过程基本真确(6-10分)(3)操作过程错误较多(6分以下)(二)操作现象(15分) (1)操作现象明显(10-15分) (2)操作现象基本明显(6-10分) (3)操作现象不明显(6分以下)(三)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1)数据记录与处理正确(7-8分)(2)数据记录与处理基本正确(4-6分)(3)数据记录与处理问题较多(4分以下)(四)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 (1)仪器摆放与整理整齐(2分) (2)仪器摆放基本整齐(1分) (3)仪

12、器没有整理(0分)注:询问一次,5扣分。分 值:40分难度系数:42.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分别测量出钢丝的直径3次,求出其平均值,调节望远镜看到标尺的像。操作考试分为操作过程(15分),操作现象(15分),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一)操作过程(15分)(1)操作过程正确(10-15分)(2)操作过程基本真确(6-10分)(3)操作过程错误较多(6分以下)(二)操作现象(15分) (1)操作现象明显(10-15分) (2)操作现象基本明显(6-10分) (3)操作现象不明显(6分以下)(三)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1)数据记录与处理正确(7-8分)(2

13、)数据记录与处理基本正确(4-6分)(3)数据记录与处理问题较多(4分以下)(四)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 (1)仪器摆放与整理整齐(2分) (2)仪器摆放基本整齐(1分) (3)仪器没有整理(0分)注:询问一次,5扣分。分 值:40分难度系数:4题目3:在杨氏模量的实验中,求出,依次增加到3个砝码,在依次减少3个,利用逐差法计算。操作考试分为操作过程(15分),操作现象(15分),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一)操作过程(15分)(1)操作过程正确(10-15分)(2)操作过程基本真确(6-10分)(3)操作过程错误较多(6分以下)(二)操作现象(15

14、分) (1)操作现象明显(10-15分) (2)操作现象基本明显(6-10分) (3)操作现象不明显(6分以下)(三)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1)数据记录与处理正确(7-8分)(2)数据记录与处理基本正确(4-6分)(3)数据记录与处理问题较多(4分以下)(四)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 (1)仪器摆放与整理整齐(2分) (2)仪器摆放基本整齐(1分) (3)仪器没有整理(0分)注:询问一次,5扣分。分 值:40分难度系数:44.在杨氏模量实验中,分别测量出光杠杆前后脚距离3次,求出其平均值,调节望远镜看到标尺的像。操作考试分为操作过程(15分),操作现象(15分),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仪器摆

15、放与整理(2分)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一)操作过程(15分)(1)操作过程正确(10-15分)(2)操作过程基本真确(6-10分)(3)操作过程错误较多(6分以下)(二)操作现象(15分) (1)操作现象明显(10-15分) (2)操作现象基本明显(6-10分) (3)操作现象不明显(6分以下)(三)数据记录与处理(8分)(1)数据记录与处理正确(7-8分)(2)数据记录与处理基本正确(4-6分)(3)数据记录与处理问题较多(4分以下)(四)仪器摆放与整理(2分) (1)仪器摆放与整理整齐(2分) (2)仪器摆放基本整齐(1分) (3)仪器没有整理(0分)注:询问一次,5扣分。分 值:40分难度系数:4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