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3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2018051133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61670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3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201805113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3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201805113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3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201805113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3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201805113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3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20180511337.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第3节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分)1.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A.B.C.D.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过度开采金属矿物B.寻找金属代用品C.防止金属的腐蚀D.回收易拉罐3.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金属制品最易锈蚀的是()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D.长期放置后表面变暗的铝制品4.将足量洁净的细铁丝用食盐水浸湿后,放入锥形瓶中,并按图连好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色的水缓慢进入锥形瓶B.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底部发热

2、C.该实验充分说明铁生锈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D.该实验的原理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B.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C.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D.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6.能解释“古代铁制品保存至今的很少”的理由是()A.铁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少B.铁易生锈,铁锈对铁制品无保护作用C.铁易置换出其他金属D.冶炼铁的原料少,且冶炼困难7.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3、是()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C.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8.钛(Ti)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其一个原子中质子数为22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钛的步骤主要有: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C)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与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钛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22B.中得到的可燃性气体为COC.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D.中发生的反应

4、为TiCl4+MgTi+MgCl29.用“W”型玻璃管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a处的反应为3CO+Fe2O3=2Fe+3CO2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可利用溶于水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该实验改进后,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的优点A.B.C.D.10.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11.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铁矿石反应冶铁,在这个反应里,CO作()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2.炼铁

5、的原料主要是()A.废钢铁、焦炭、石灰石B.铁矿石、焦炭、生石灰C.铁矿石、焦炭、石灰石D.铁矿石、煤、生石灰13.下列有关对自行车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钢圈表面镀防护金属B.链条表面涂机油C.露天放置,日晒雨淋D.车架表面喷涂油漆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对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A.铁丝表面有红色氧化铁附着B.铁丝光亮,没有变化C.试管中的液面无变化D.试管内液面上升15.从课本图1-9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空气和水B.太阳光C.盐酸D.红墨水16.如图所示,将除去铁锈的细铁丝网放在锥形瓶中,加入34mL的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

6、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伸入红色的水中,23min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丝网全部溶解了B.锥形瓶中溶液变蓝色C.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D.导管中有一小段红色水柱上升17.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18.为了减缓铁制品的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C.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19.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最易生锈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B.在干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致

7、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20.铬广泛应用于电镀、颜料等多种化工生产中,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铬渣中含有铬酸钙等致癌物,会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因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铬污染下列措施不利于控制铬污染的是()A.严格限制有毒铬的使用B.禁止使用有毒铬的工艺C.将有毒铬渣深埋地底D.清理被铬渣污染的水土2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A.FeCO3B.Fe3O4C.FeOD.Fe2O322.竖炉炼铁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为:2CH4+CO2+H2O3CO+5H2B.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只是:生产合成气的原料C

8、.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H4和CO2、H2OD.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只有:3CO+Fe2O32Fe+3CO223.下列说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刷漆B.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C.回收铝制饮料罐D.用塑料代替合金制造汽车部件24.下列环境中,铁制自行车最容易生锈的是()A.寒冷干燥的东北地区B.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C.寒冷多雪的高原地区D.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2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

9、理26.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C.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27.为预防金属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做法不当的是()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D.用力擦去铝锅表面的氧化膜28.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铁B.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C.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D.表面涂漆防

10、止生锈29.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表达错误的是()A.黄铁矿(FeS2)B.菱铁矿(FeCO3)C.黄铜矿(CuFeS2)D.辉铜矿(Cu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30.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_(2)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_31.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1)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_和_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A中加入的蒸

11、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3)通过探究,请你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措施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5.0分)32.“垃圾分类从干湿分离开始”,这是北京市正在大力推进的简易垃圾分类法资料:“湿垃圾”是指植物类和厨余类垃圾,由于含水量高、易腐坏更适于发酵制沼气和肥料等除湿垃圾外的其他垃圾为“干垃圾”,经分拣后可分别被再利用(1)下列生活垃圾应投入“干垃圾”桶的是_(填序号)A菜叶、果皮B旧纸箱、玻璃瓶C剩菜、剩饭(2)由于铁制品易生锈,所以“湿垃圾”桶一般不用铁而是用塑料制成铁生锈的条件是_33.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图

12、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1)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图1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2)图1中实验现象是_(3)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图中x=_g试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_34.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利用图1所示器材组装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你指出一点不足之处

13、_(2)如图2为某同学用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制取一氧化碳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只需写一点)3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钢铁,但因钢铁锈蚀而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根据教材如图铁的锈蚀实验,回答问题(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通过比较,你觉得浓食盐水在钢铁锈蚀中起了_作用(2)通过这个实验,请你提出一条减少钢铁锈蚀的建议:_36.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_37.将铁钉钉入木制品时,有经验的木匠习惯用口水将铁钉润湿,这样做的目的是: _ 3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实验

14、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一段时间后,A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B中铁丝无明显变化_ 2一段时间后,C中 _ D中铁丝无明显变化铁生锈需要与O2接触某同学在家中发现,炒完菜的铁锅表面容易生锈 【猜想与假设】可能是食盐对铁生锈的速率产生了影响 【进行实验】该小组用实验装置E、F同时进行实验其中集气瓶的容积相同,量筒内盛有等体积的水,F中集气瓶内另加入了某种物质 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记录实验过程中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不等,实验数据见下表)E中铁丝和F中另加入的物质表面均出现红色物质食盐可以加速铁的生锈实验记录表 次数123456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mLE68

15、5744303030F716556a3030(1)实验装置F中,集气瓶内另加入的物质是 _ (2)实验记录表中,a的取值范围是 _ 【反思与应用】结合上述实验,谈谈你对家中铁锅使用的建议: 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39.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就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如图(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在装置连接完成后,实验的第一个步骤是_老师指出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应如何改进?_(2)关闭K2开启K1,将d连接a,已知c瓶装浓硫酸,b瓶中应装_(填序号)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石蕊溶液D碳酸钠溶液d连接a的目的_40.某校科

16、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导管口出来的干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利用 C瓶中应装 _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B水C石蕊溶液D浓硫酸 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_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第10章第3节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D2.D3.C4.D5.A6.B7.C8.D9.D10.D11.B12.C13.C14.D15.A16.D17.D18.C19.A20.C21.D22.A

17、23.B24.D25.B26.C27.D28.A29.D30.探究铁定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31.氧气;水;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合理均可)32.B;与潮湿的空气接触33.酒精喷灯;尾气未处理;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1.68;Fe3O434.有橡胶塞或导管进入试管太短;环保35.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生锈,红色的水到倒吸入导管中;铁丝在食盐水的作用下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因铁丝吸收了锥形瓶内的氧气,使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沿导管上升;加速;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

18、净与干燥36.37.使铁钉跟空气、水接触而生锈,从而使铁钉在木制品上更牢固38.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试管内液面上升;蘸有水的铁丝;30a56;用完后要及时洗净擦干39.气密性检验;d后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B;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40.D;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解析】1.解:A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B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锈蚀; C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锈蚀; D铁钉与水、氧气充分接触,且有氯化钠这种盐的存在,加快了铁钉的锈蚀速率 故选D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盐溶液能加快金属的锈蚀速率比较生锈速率快慢主要是

19、看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的程度可以依据图示进行2.解:A、过度开采金属矿物,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正确。 B、寻找金属代用品,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C、防止金属的腐蚀,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D、回收易拉罐,是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A。金属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发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可以有效的保护金属资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解: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表面涂油,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 B、涂上防锈漆后的“

20、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表面涂上防锈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 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能与氧气、水分接触,防锈效果最差。 D、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结实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 故选C。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结合钢铁制品的防锈措施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解:将足量洁净的细铁丝用食盐水浸湿后,放入锥形瓶中,铁丝会生锈,生成氧化铁,消耗氧气, A、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减小,红色的水缓慢进入锥形瓶,正确; B、缓慢氧化过程是放

21、热的,所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底部发热,正确; C、该实验充分说明铁生锈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正确; D、该实验的原理不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因为氧气不能全部被消耗,且耗时大,错误; 故选D根据铁丝生锈的条件解答即可。此题考查铁生锈的条件,关键是根据铁生锈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解答。5.解:A由铁的锈蚀条件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所以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锈蚀,且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故正确; B由A选项分析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发生了锈蚀,而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均没有发生锈蚀,故错误; C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丙可

22、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水,故错误; D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故错误。 故选A。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考查了铁锈蚀条件的实验探究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6.解:A、古代铁制品保存至今的很少,是因为铁易生锈,铁锈(很疏松)对铁制品无保护作用,而不是铁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少,故选项错误 B、古代铁制品保存至今的很少,是因为铁易生锈,铁锈(很疏松)对铁制品无保护作用,故选项正确 C、古代铁制品保存至今的很少,是因为铁易生锈,铁锈(很疏松)对铁制品无保护作用,而不是铁易置换出其他金属,故选项错误 D、

23、古代铁制品保存至今的很少,是因为铁易生锈,铁锈(很疏松)对铁制品无保护作用,而不是冶炼铁的原料少、冶炼困难,故选项错误 故选:B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能锈蚀、铁锈很疏松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解:A、热敷袋内的物质为铁粉、空气和水,共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该变化为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铁粉中铁为0价,氢氧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氢氧化铁中铁为+3价,故B正确; 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守恒,故C错误; D、铁粉与水接触,有氧气存在即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未使用时要分装,故D正确, 故选C分析题干提供的内容,首先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

24、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然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本题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要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解:A、一个钛原子中质子数为22,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一个钛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22,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C)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做保护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中发生的反应为:TiCl4+2MgTi+2MgCl2,原题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A、一个钛原

25、子中质子数为22,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一个钛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22;B、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C)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C、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做保护气;D、中发生的反应为:TiCl4+2MgTi+2MgCl2;本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稀有气体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9.解: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错误;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故错误;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正

26、确;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不能水进行尾气处理,故错误; 该实验改进后,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的优点,故正确 故选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解: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防止铁生锈,正确;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与防止铁生锈,正确;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能与防止铁生锈,正确;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不利于防锈,错误; 故选D根据金属锈蚀的因素是与水和氧气并存,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

27、答即可掌握金属锈蚀的因素以及防锈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解: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铁矿石反应冶铁,在这个反应里,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氧化铁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A、在这个反应里,CO作还原剂,而不是氧化剂,故选项错误 B、在这个反应里,CO作还原剂,故选项正确 C、在这个反应里,CO作还原剂,而不是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D、在这个反应里,CO作还原剂,氧化铁作氧化剂,故选项错误 故选:B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铁矿石反应冶铁,在这个反应里,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

28、铁矿石反应的原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解:由于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空气不用准备,只需设法鼓入高炉即可 故答案应选:C根据炼铁的主要原料(即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来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考查了炼铁的主要原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13.解:A钢圈表面镀防护金属是很好的防锈方法,做法合理 B链条表面涂机油,可以防治金属链条和水及空气接触,做法合理 C露天放置,日晒雨淋,增加了金属与水和氧气接触的机会,会加速金属生锈,做法不合理 D车架表面喷涂油漆,可以有效的防治金属和水及空气接触,做法合理 故答案:C根据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回答,金属生锈

29、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破坏金属生锈的条件就能防止金属生锈据此分析判断即可隔绝空气和水在一定程度上课防止钢铁生锈,如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和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14.解:A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时,要对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描述准确,故A错误; B如图所示装置符合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故铁丝表面应有红色物质附着,故B错误; C铁丝生锈的过程会消耗空气,使试管内空气减少气压吧变小,试管内液面升高,故C错误 D铁丝锈蚀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故D正确 故选D根据铁丝所处的环境以及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铁锈蚀的条件,是一个理化综合题,难度不大

30、15.解:铁在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容易生锈故选A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生锈的条件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6.解: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锥形瓶中的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容易生锈,且食盐水可加速铁丝的生锈,生锈时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柱 故选D可以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铁生锈的条件,只有理解了铁生锈的条件才能正确的判断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17.解:A、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如果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的生锈速率故选项错误; B、切过

31、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会促进铁生锈故选项错误; C、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促进铁生锈故选项错误; D、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故选项正确 故选D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 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就是要使就是与水和氧气隔绝解答本题要掌握金属生锈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18.解: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够防止生锈,做法正确; 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能减缓铁制品的锈蚀,做法正确; C、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使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做法错误; 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够防止生锈,做法正确 故选

32、C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只要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锈19.解: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在干燥、致密、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水,铸铁管道不容易生锈;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铸铁管道的生锈速率很慢;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既没有氧气,也没有水,铸铁管道不生锈 故选A铸铁生锈的条件是铸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铸铁生锈据此判断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条件在了解铁与氧气和水同

33、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缺一不可的同时,丰富了生活知识20.解:A、严格限制有毒铬的使用可以控制铬污染,故A正确; B、禁止使用有毒铬的工艺可以控制铬污染,故B正确; C、将有毒铬渣深埋地底,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不利用控制铬污染,故C错误; D、清理被铬渣污染的水土可以控制铬污染,故D正确; 故选:CA、根据严格限制有毒铬的使用可以控制铬污染进行解答; B、根据禁止使用有毒铬的工艺可以控制铬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将有毒铬渣深埋地底,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不利用控制铬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清理被铬渣污染的水土可以控制铬污染进行解答;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铬污染,了解防治铬污染的方法,平时要做到控制铬

34、污染21.解: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共同作用而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氧化铁。故选D。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解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记住铁锈的主要成分是解答本题关健。22.解:A由题干流程图信息可知,催化反应室中是由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正确; B在该工艺流程中,甲烷在燃烧室内作燃料,故错误; C由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没有甲烷,故错误; D在还原反应室内既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还有氢气还原氧化铁,故错误 故选A根据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图,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本考点考查了铁的冶炼,是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剂一氧化碳把铁从它的

35、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23.解: A、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有效途径,故选项错误 B、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造成土壤污染,故选项正确 C、回收废旧金属,提高废旧金属的利用率,可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D、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是保护金属资源有效途径,故选项错误 故选B金属资源的储量有限,不可再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金属资源保护的观念,可以从导致金属资源浪费和防止金属的腐蚀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效途径是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4.解:A、寒冷干燥的东北地区,气候干燥,铁不易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不易生锈 B、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铁不易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不易生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