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64563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1.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8讲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B根据反应NaKClNaClK,知Na的金属性强于K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火焰D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瓶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只有在常温下才生成Na2O;反应NaKClNaClK是利用了K的低沸点;观察Na燃烧时的火焰不能透过蓝色钴玻璃;实验用剩的金属钠应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以防失火。答案:D2(2018河北邢台一中月考)将绿豆粒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方形金属钠变成小球方形钠反应速

2、率快B钠浮于水面水的密度大于钠C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有NaOH生成D钠球游动,有嘶嘶声有气体生成解析:钠的熔点低,且Na与水反应放热,会使方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A项错误。答案:A3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解析:Na2O2中阴、阳离子的

3、个数比为12;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1 mol O2时,需H2O 36 g、CO2 88 g,其质量不相等,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Na2O2的漂白原理是利用其氧化性,SO2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漂白原理不相同。答案:C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D中应将NaHCO3置于小试管中,Na2CO3置于大试管中,加热时右边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侧烧杯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5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开始阶段无现象,后来冒气泡。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CO是弱酸根离子,开始阶段与H结

4、合,生成HCOB溶液中的Na、Cl抑制了CO2的生成C开始生成的C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DCO在水中存在两个水解平衡,开始阶段可能是H结合OH,导致生成HCO解析:Na、Cl对CO2生成不起作用。答案:B6(2018四川成都检测)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ANaClK2SO4KCl(NH4)2SO4BNa2SO4K2SO4KClNH4ClCNaClK2SO4KClNH4ClDNa2SO4K2SO4KCl(NH4)2SO4解析: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所以是硫酸钠,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所以是硫酸钾,既是钾盐又是盐酸

5、盐,所以是氯化钾,既是铵盐又是盐酸盐,所以是氯化铵。答案:B7(2018陕西西安一中二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ANa2CO3和Na2O2BNa2CO3和NaOHCNaOH和Na2O2DNaOH、Na2O2和Na2CO3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加热条件下NaHCO3分解后存在如下关系:2NaHCO3CO2H2O,Na2O2与CO2、H2O反应的关系分别为Na2O2CO2Na2CO3,Na2O2H2O

6、2NaOH。故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Na2CO3和NaOH。答案:B8(2018大庆模拟)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只发生物理变化C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变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解析: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NaNa2ONaOHNaOH溶液Na2CO3,分析对照选项判断,D项正确。答案:D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HCHO、H2和O2的混合气体共20 g,

7、放入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 8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A40%B33.3%C60% D36%解析: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固体增重的组成为CO和H2,根据题意可知HCHO和H2的质量共为8 g,O2的质量为20 g8 g12 g,故w(O2)100%60%。答案:C10(2018襄阳模拟)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除w0外)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A滴定法将样品配成

8、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B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C重量法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减轻的质量D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排水体积解析: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错误;C项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烧瓶内物质的质量增加而不是减轻,错误;D项中因部分CO2能溶解到水里,且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生成CO2的体积,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1(2018山西临汾一中月考)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9、反应)aA、B、E、H在常温下均呈气态,F为液态,D为溶于水的白色固体,A、B、C为单质,A在B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实验室制取A、H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c隔绝空气条件下,将G投入绿矾溶液中,迅速产生白色沉淀,后又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还产生大量气泡。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G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之比为_;J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是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化合物G有重要用途,它是_;实验室收集B气体的方法是_;利用排液法收集E气体,该液体可能是_。解析:由A、B是气体、F为液态可知,F可能为水,A在B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A为H2

10、,B为O2;根据G投入绿矾溶液中的变化可知G为Na2O2,则C为Na,J为NaOH,H能与G反应生成O2,则H为CO2,E、D可生成CO2,且E为气体,E可能为HCl,D为碳酸钠。答案:(1)21离子键和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3)CO2H=CO2H2O(4)供氧剂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四氯化碳(或煤油等非极性液态溶剂)12(2018扬州模拟)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

11、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填化学式)。解析:(3)试管B中装入NaHCO3,试管A中装入Na2CO3,这样直接加热的Na2CO3的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NaHCO3分解,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NaHCO3很不稳定。答案:(1)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两者的反应现象相同,故达不到实验目的(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3)NaHCO313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2、”,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甲、乙两次实验:实验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干燥的试管中装入Na2O2,在通入CO2之前,关闭K1和K2。在试管内装入试剂X后,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的液面上,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实验乙: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试管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甲。观察到木条复燃,且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装入Na2O2后,通入CO2前,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_。(2)在实验甲中,试剂X是_;在实验乙中,试剂Y是_。(3)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13、是_。(4)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_(填字母)。A大理石 B小苏打C烧碱 D盐酸E稀硫酸 F稀硝酸解析:(1)因实验目的是探究Na2O2与CO2的反应是否需要水的存在,故反应时可先让Na2O2与干燥的CO2反应,然后再与潮湿的CO2反应。所以实验前要注意药品Na2O2的防潮,故关闭K1、K2的目的是防止Na2O2受潮。(2)实验甲中,液态试剂X是为了干燥CO2,故X为浓硫酸。实验乙中,液态试剂Y是为了使CO2潮湿且不和CO2作用,故可选用NaHCO3饱和溶液或水。(4)因盐酸、硝酸具有挥发性,反应产生的CO2气体中混有HCl等干扰实验,又因硫酸钙微溶,故CO2

14、的制取不能选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因此只能选用稀硫酸和小苏打。答案:(1)防止Na2O2受潮(2)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或水(3)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4)BE14(2018石家庄检测)小苏打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部分转变为Na2CO3),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加热分解法利用图1装置,充分加热小苏打样品。(1)仪器a的名称为_。(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有:仪器a的质量;_;_。.测量气体体积法利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1)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为_。(2)导管g的作用为_。(3)为了减小

15、实验误差,B、C中最好用_溶液代替水。(4)待反应结束后,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图示装置读取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5)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前滴定管C的读数为V1 mL,反应结束后滴定管C的读数为V2 mL,则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解析:.(1)仪器a是坩埚。(2)还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有“加热前,仪器a和样品的总质量”和“加热冷却后,仪器a和残留物的总质量”。.(5)根据碳原子守恒,1 mol 碳原子对应1 mol CO2,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答案:.(1)坩埚(2)加热前,仪器a和样品的总质量加热冷却后,仪器a和残留物的总质量.(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平衡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气体体积误差(3)饱和NaHCO3(4)读数时应上下移动C管,使B、C两管液面相平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5) mol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