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4.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71239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0511194.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所用的血球计数板如图1所示,图2是其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 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样液可稀释后再取样计数C. 先将培养液滴在图1的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玻片D. 图2的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2下图是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图最可能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的B. 在操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进行严格的

2、消毒和灭菌C.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将平板倒置D. 该接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3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 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4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若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

3、出产漆酶的菌落C. 在涂布平板上通过划线获得单菌落D. 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5黑茶是以肉食为主的中国边疆游牧民族的主要饮品。在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黑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金黄色颗粒“金花”。研究人员对“金花”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金花”样品中加入蒸馏水制成样品悬液B. 可根据菌落特征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C. 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可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 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6已知某种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B. 无机盐是该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

4、物质C. 培养过程中碳源同时充当该细菌的能源物质D. 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氮源7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8下图是从

5、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B. 图中、步骤都必须确保是无菌操作C. 图中选择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D. 扩大培养酵母菌过程中为加快酵母菌繁殖需要通入空气9将大肠杆菌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 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 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 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面上轻轻划线10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 任何培

6、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B. 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C.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D. 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11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B. 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 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D. 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12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B.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C. 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 在分离

7、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实验中,采集的土样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13原油含有大量致癌的“多环芳烃”,分子结构十分稳定,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某小组以如何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为课题设计了有关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 培养基配制完成之后需进行消毒处理C. 在选择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即为能分解多环芳烃的目的菌种D. 筛选出目的菌种后,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计数14下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8、)A. 3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103倍B. 4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恰为5号试管的10倍C.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D. 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15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B.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25恒温培养2448小时C.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D.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16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9、( )A.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C.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D. 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17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 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D. 随机的,没有原因18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

10、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 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D. 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19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 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生长没有影响D.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二、新添加的题型20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B. 可

11、利用液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C.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三、非选择题21细菌经人工诱变后,部分细菌南丁某种酶被破坏其细胞代谢中某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就形成了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工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和 _,制备上图的培养基还需要加入_(2)制备培养基的步骤包括_、灭菌、倒平板,调节pH应该在灭菌 _选填“前”或“后”),培养

12、基的灭菌方法一般为_。(3)根据用途分类,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 _(选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过程的接种方法为_。(4)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电是不同培养基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为了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应挑取_选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培养,并进一步鉴定。22在肉牛产业中,常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尿素,因其有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1)图中弧线箭头上“?”的具体操作是_。 (2)进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

13、的接种方法是_。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培养后,若出现_色,说明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4)在实验中,当菌落数目稳定时,应选取_方法计数;研究者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23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法。(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

14、,原因是_。该实验需要重复实验,原因是_。(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时间(天)1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万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24土壤中的苯酸(C6H5OH)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实验室希望能从土壤中分离出能专一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下图是部分实验过

15、程。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分离纯化目的菌种,步骤的培养基中都加人了一定浓度的苯酚,该物质能为微生物提供_,除此而外,培养基中一般都还需要水、_等营养物质。(2)制备步骤所需要的固体培养基,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_倒平板。为了在步骤的平板上形成单个的菌落,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_。(3)研究人员想通过比较试管甲和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若甲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苯酸,那么,乙试管中培养基成分与甲相比,区别是_。研究人员对甲、乙两只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这样做的目的是_。参考答案1C 2A 3D 4B 5A 6B 7B 8D 9B 10C11D 12A 13B 14B 15D 16B 17C 18A 19C20B21 氮源、碳源 凝固剂(或琼脂) 前 高压蒸汽灭菌法 选择 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A22 挑出菌落 先调节pH,后灭菌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酚红指示剂 红 平板计数 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细菌菌落数目23 消灭杂菌 高温杀死酵母菌 抽样检测 稀释 128 S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