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78276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分析1 4050人群就业再就业现状分析 4050人员是指处于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劳动者。由于他们所经历的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经历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第一次国有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但随着年龄增长,就业也愈益困难,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纵观现实社会中的就业状况,企业改制后,职工进行了“三向分流”:一是改制后仍在营运的企业,一般不足50%的职工重组聘留在岗;二是企业改制之后,关停或改变生产方向、营销项目的企业,职工便都加入了失业行列。三是职

2、工进行了转行、转向、转移的重新就业,或转行为个体户,或转向从事第三产业,或转移异地打工。 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1998年到2001年四年间,全国合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达2552.6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24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人数为1687.7万人。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进行,再就业率形势日趋严峻:我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趋于降低。特别是在下岗职工中,大部分属于4050人群。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实现再就业。成为了我国发展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4050人群再就业难的原因 2.1 无技术、低技能 由于4050人群原来的工作岗位固定化,

3、便使其技能单一化,且已不太适应社会需要,甚至无技术可言,这类人约占下岗职工的60%以上。于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4050下岗职工自然成为了新的企业、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环境下的“不适应者”,拒之门外便成自然。 2.2 知识少、文化低 从年龄上看,目前在40岁到50岁之间的职工,其受教育阶段的很大比例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82这一年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是4.8年,也就是说“文化大革命”使潜在的人力资本存量减少了14.3%。1982年的时候15岁到25岁的人群,如今恰好是所谓的“4050”下岗群体。4050人群文化程度大致为:大专以上5%

4、,高中、中专、中技50%,初中及以下40%,文盲或半文盲5%。整体文化程度明显偏低,高素质者几乎是凤毛麟角。按照新的产业、新的工种、新的员工要求,用标尺一卡,大多数人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 2.3 年龄老化,体质衰弱 4050人群是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主力军,时过境迁,他们年龄大都已经老化,这些人都是原来企业的骨干力量,可现在“时过境迁”,已“人老力衰”,怎会受到竞争时代的青睐? 2.4 心态调整慢、观念转变慢 4050人群原来的脑海深处是在企业“当家作主”,在单位出力出主意,在单位做人做主人。而现在,原企业有的改头换面,有的名存实亡,还有的破产消失,一下子思想转不过弯,调整不好心态,

5、转变不过观念,认为打工社会地位低下,认为离家就业艰难,认为从事一些服务业“面子上挂不起”。 2.5 人际关系差、没门路 企业改制后,企业重组时一方面选贤择能,有用之人留,有能之人留。一方面为裙带关系。外出打工,也需要“引路人”和“推荐介绍人”。对于信息闭塞、人际关系不佳、没有活动能力的下岗职工,在再就业的问题上就是“无源之水”。 3 对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的解决建议 3.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导作用 3.1.1 加大就业经费投入 一是职业培训,将现在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优惠政策扩大到所有“4050”就业困难群体。二是为“4050”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或求职援助

6、服务。三是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如开办公共工程项目、服务项目或社区服务项目。四是对招用就业特困人员的企业或自某职业的个人给予工资或就业补贴;五是扶持失业者创办小型企业,实行自谋职业。 3.1.2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就业服务机构向街镇社区延伸,继续实施再就业援助 上海黄浦区今年采取就业援助员进社区的做法,帮助就业特困人员就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在再就业特聘指导员基础上,组建一支专业的就业援助队伍,收集社区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了解掌握辖区就业特困人员基本情况并实行“一人一档”的动态管理;帮助、指导就业特困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再就业。 3.1.3 实行就业补贴制度,调动“40

7、50”人员就业积极性 英国对自谋职业或找到稳定工作的50岁以上的长期失业者给予直接就业津贴,条件是须每周工作30小时以上,税前年薪收入不超过15000英磅,则可享受连续52周、每周为60英镑的免税就业津贴,其间还可享受750英镑的一次性补贴。美国向雇用各类失业人员的企业支付达2年的工资补贴,补贴率相当于企业年均工资的50%。青岛市对“4050”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月工资低于青岛上年社平工资50%的,给予每人每月150元的工资补贴;同时,给予每人每月15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如对享受低保的“4050”人员领取的低保金作为就业津贴,一个三口之家夫妻双双就业,全家的收入可能上1000元。实行就业补

8、贴制度可调动有劳动能力的“4050”人员就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有效解决当前“低保养懒汉”的问题。 3.2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发挥企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改制重组、主辅分离、下岗分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增加就业的关系,不能一味将多余人员推向社会。要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开展多种经营,尤其要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第三产业。要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从各方面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要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兴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合伙经济或从事个体劳动。 3.3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帮助下

9、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需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就业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就业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就业信息的快速流通是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现阶段要在信息渠道的建设上,在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上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发挥各职介机构、人才交流中心的桥梁作用,切切实实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3.4 促进社区对于4050下岗失业人员援助 3.4.1 促进社区就业与再就业 能否快速、有效的为4050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与再就业的机会,是下岗失业人员能否摆脱困境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而社区服务业

10、的发展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与再就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社区就业就是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依托社区阵地,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向社区要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的活动。 社区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社区服务不但在安置社会就业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可以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相当多的临时就业机会,以尽快解决4050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社区工作一般简单,贴近生活更适合4050这一人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MOLSS)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0年在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次调查显示四城市中各项服务累计可以提供大约200万个临时

11、就业机会,而且目前尚空缺100万个。依次推算,全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也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中累计可以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目前尚空缺的就业机会超过了1100万个。如果能有效地利用社区提供的这些巨大的就业潜力,将会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与再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3.4.2 社区在日常生活方面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援助 由于失去稳定的生活来源,下岗失业人员在日常生活方面往往容易陷入困难的境地。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日常生活的援助,将直接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面临的眼前困境。社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对于下岗失业人

12、员的慈善捐赠活动。一方面可以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可增强社区居民彼此的情感和社区归属感。组织社区居民成立帮扶小组,展开帮扶行动,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自愿、无偿和低偿的服务。社区可以组织热心于助人的居民成立援助自愿者服务队,特别是一些退休在家的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发挥余热,开展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例如帮下岗失业人员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解决他们工作和自主创业的后顾之忧。在社会工作中,我们也强调要充分利用社区中的非专业支持网络,使其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和为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3.5 加强对4050人群的教育与培训。 3.5.1 加强心里健康教育 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状态多表现为心

13、理失衡、焦虑、无奈,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退缩,对生活是一种消沉的态度。尤其是那些曾经为企业贡献过大半生的职工,在面临下岗失业的挫折时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公正感。如果这种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或者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不满、社会敌对情绪,容易导致下岗失业人员产生攻击行为、厌世情绪甚至引发犯罪等越轨行为。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针对4050人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加强对4050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疏导。帮助再就业人员改善自身观念,消除再就业“没面子”的想法。只有自身拓宽思路,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降低再就业的阻碍。在心理障碍这一方面,也希望全社会都可以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帮

14、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针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使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做到依法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政府要加大对健教工作,设立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专线,方便4050人群随时进行咨询。加大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力度。 3.5.2 劳动技能培训 针对4050人群无技术、低技能导致再就业能力低,且由于年龄偏大导致学习能力减弱,不适合参加面向全社会下岗人群的再就业劳动技能培训,因此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针对4050人群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应主要针对简单、接近生活化的工作。 总之,4050人群再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的是个人和家庭,这一弱势群体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困难重重,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对前途预期悲观,如果失业持续较长时间,失业者家庭的生活将受到严重的伤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消极的。 所以,鉴于目前失业和下岗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外部性,失业和下岗现象并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按照我们对于下岗职工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分析,政府的特殊援助应该从培训和其他教育手段入手,帮助下岗职工提高再就业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再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与紧迫,需要全社会成员都能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