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347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反思“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互联网+”为背景,实施“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这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2015年黑龙江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课”的评选研究,就是对“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在“优课”评选活动中有一定的亮点出现,同时也看到了不足。保持亮点闪光,弥补不足之处,会促进“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一、以“互联网+”思维审视课堂教学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360公司董事长周鸿?t,其核心为“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单点突破、颠覆创新”。用这16个字来解读课堂

2、教学的改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括。 (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着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要让学生在学习前就清楚地知道学习内容、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并持续不断地改进教学,以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找准定位、持之以恒 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提倡拿来主义,已有成熟经验在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时,要关注细节,找准定位,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待新的技术和方法,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加尝试,很

3、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应持续不断地优化 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改进,以量变积累为质变,积持续微创新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颠覆式创新。 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互联网+教学”的实施 黑龙江省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基本实现了在网络教室中上课,90%的网络教室安装了课堂教学广播系统,能够实现教师对学生计算机的即时监控与管理。大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室能够连入互联网,具有实施“互联网+教学”的物质基础。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上,我省信息技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室的网络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实验和探索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4、 (一)微课的探索 黑龙江省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微课大赛,并有多名教师在比赛中获奖,在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中,获奖教师做了微课相关的专题讲座,培训教师学会制作微课,教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微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探索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参加慕课学习,在系统学习了翻转课堂的课程后,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尝试转变教学观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提供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创设题库,在课

5、堂中让学生通过网络答题方式获得反馈,同时在累计积分系统、积分排名系统、积分购买个人服装秀系统、积累积分闯关(单元测试)提升军衔系统等的支持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做中学”,将学生创作的作品放在网上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同学的作品开展自评和互评等等。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多年教学实践与不断努力,黑龙江省信息技术学科积累了基于局域网、互联网的大量教学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验成果。 三、信息技术学科“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信息技术学科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利用学科优势进行“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一系列的探索中,出现了教学的亮点,也显示出了不足之处。下面就

6、以2015年黑龙江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课”的评选研究为基础,谈一下“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体现出的亮点与不足。 (一)实施亮点分析 1“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 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前沿的教育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陶冶。教师能够创设相应情境,恰当地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初中的给家人的一封信赞黑河一课,授课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家乡的赞美,展示自己家乡的成就,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

7、接受到思想教育,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为首的德育教育。 2“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解决结构不良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两个问题会完全相同,但的确有许多问题具有共同的特征。根据结构,问题可以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就是那些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就是那些没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1。这里的结构不良并不是指这个问题有什么错或有什么不适当,而是指它没有明确的解决途径。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大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但当要求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发表见解,写一篇小议论文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结构不良问题,因为缺乏明确的、清晰的途径帮助他们选择写作对象,研究写作对象并最终写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互联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网络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素材,用以提供各种可能的思路,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这是“互联网+教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最大亮点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