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499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联勤”: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有效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随着跨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南京市浦口区进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切实提升浦口城市形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从2013年4月开始,浦口区委、区政府在江浦、沿江两个街道试点开展“大联勤”工作,探索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工作平台和区、街道两级联勤指挥工作体系,使“条”上管理主体和社会相关资源在“块”上有效融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初步建立起“大联勤”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2、 一、治理难题呼唤“大联勤”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浦口区域经济大幅跃升,2014年浦口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亿元,列南京市第二。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加速、社会转型加快,也带来城乡布局、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治理面临新老矛盾交织、新旧城乡二元结构叠加、社会融合度低等问题。 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多元化。浦口作为南京市城郊结合地带,社会转型滞后于主城区。转型时期,问题和矛盾集中呈现。面临着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以及利益冲突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城郊结合,城市治理复杂化。桥北地区外来人口约占80%,加上主城转移的人口、集中安置的农民,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人口的

3、集聚,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居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体制滞后,管理手段单一化。区、街道、社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单一,各部门执法程序简单,处罚手段限于教育、罚款、限期整改、扣押、没收等,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条块分割,部门责任推诿化。全区社会治理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造成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和整合。很多社会治理问题的责任在“块”上,而执法却在“条”上,“条”与“块”之间边界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低下。 面对快速发展中凸现的治理难题,浦口试点开展“大联勤”工作,并做好阶段定位,逐步逐项推进。第一个阶段定位为解决显性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为主,维持社会秩序稳

4、定、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第二个阶段定位为解决隐形社会矛盾、潜在社会冲突问题为主,通过强化社会治理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的目的。第三个阶段全面承接社会事务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治理。 二、“三大导向”带来“三大转变” 浦口社会治理“大联勤”的实施,通过“三大导向”实现了“三大转变”。“三大导向”:目标导向,体制机制完善,资源、信息、装备、队伍建设到位;问题导向,及时发现问题、干预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导向,建章立制,动员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和谐。“三大转变”即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向“前端管理”转变、从“应急处置”向“常态管理”转

5、变。“大联勤”实施两年多来,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群众满意率和幸福感稳步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领导机制。建立起区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大联勤”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委社建工委,联勤指挥中心设在公安分局。街道相应建立“大联勤”工作领导小组,派出所所长任联勤办常务副主任兼联勤指挥分中心主任。社区(村)设立联勤工作站,下设若干网格片区。这一组织运行架构建立,实现了“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 搭建数字平台,开启大数据之“门”。区联勤指挥中心统一接入110报警平台、网络问政、政府门户网站、综治信息平台、12345投诉热线等五大服务平台,实现对各

6、类案(事)件和群众求助、投诉的统一接处,各街(场)和社区(村)将采集到的信息、各有关部门将问题处置结果通过平台及时上传,着力提高各类信息服务的利用率,最大限度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和资源整合。 延伸覆盖范围,激发网格活力。建立起“四级网络”工作体系,把网格化巡防与联勤工作有机整合,让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变得更加顺畅,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500户左右、农村社区300户左右设置一个网格。全区划分719个网格,聘网格员3038人。网格员开展巡查活动,按规定要求处理收集汇总各类信息并及时与本级联勤部门沟通,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社区联勤站积极配合解决。 优化程序手段,快速解决问题。浦口区“大联勤”

7、已经形成“发现问题(电子监控+联勤巡逻+网格服务)信息反馈(现场干预)中心派单现场处理问题办结成效评估(满意度回访或工单抽查检查)”运行机制,90%的问题现场处理,10%的问题由联勤指挥平台向相关参勤单位派单,通过联合执法解决,实现“大联勤”工作实时指挥、全时监控,切实做到各类案(事)件快速、及时、有效处置。 三、推动“大联勤”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十三五”时期,浦口区要围绕构建法治诚信的社会生态,以公平为追求、以秩序为核心、以社区为阵地,推进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创建,实现公众安全感、环境宜居度、社会参与度“三个提升”。社会治理“大联勤”机制的建设和运作,应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8、,着力开创“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充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实现“大联勤”治理精细化。运用先进技术与装备,打造数字化、信息化联勤工作模式,将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与公安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图像监控室并设,通过合署办公、功能归并,实行24小时值班的勤务模式,使联勤指挥分中心能够通过路面巡查队伍发现、视频监控巡逻、信息平台反馈、群众举报等随时发现情况,及时介入处置,实现实时指挥、全时监控、动态巡防、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突出实战、实用、实效,推动“大联勤”工作由被动举报向主动发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治理、由粗放低效向精细机动转变。 随着“大联勤”工作定位的改变,其工作

9、任务也在逐步增加,主要是越来越多承担原来很多政府部门的任务。除了最初主要承担的城市管理、城市治安的任务外,现在正计划承担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甚至党建等任务,而这些任务原来则有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承担。“大联勤”工作要承担这些任务,就必须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来获得相应的财力支持。 围绕综合执法下沉、整合执法力量,把“条”的权力和“块”的责任整合起来,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着力提高各类信息服务的利用率,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动静相结合、专群相结合。 “大联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这也需要广大老百姓及时反映诉求和问题,包括积极参与对违章、违法、违规等不良现象的监督。同时,在“大联勤”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让公众参与到“大联勤”决策、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使“大联勤”工作在更高层面获得支持并保证工作持续推进。 (作者分别系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书记、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责任编辑:刘卫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