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546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无锡市的产业结构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产业转型期,我校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与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三个专业率先开展工学结合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取得初步的成果。 一、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认识 所谓工学结合,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结合进行。工学结合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

2、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二、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实施课程改革,制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教学标准。学校按照省、市文件精神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改革。课改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目标是着力解决目前职业学校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以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

3、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方面不断完善和扩建各专业的实训室,投资一千多万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内获得仿真的工作环境,为进入企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逐步与多家高精加工、新能源(风电、光伏)等高新技术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建立实训基地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笔者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得知很多企业具有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包括接受学生实习、提供实习设备、与学校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当然,校方也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专业实习单位共同商讨任务引领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习前的一个学期,聘请企业专家或生产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一定课时量的指导与教学。同时,学校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岗位挂职锻炼

4、。 3.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工学结合的具体模式。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不同实践方式,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采取多种模式来实施工学结合。 (1)分段培养式。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4个阶段,每学期安排两周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到企业实习。这样的安排与过去最后一年实习的惯例相比,学生在后期明显更加成熟,也更具就业竞争力。 (2)企业订单式。企业向学校提出用人需求,学校开展定向招生,并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承担培养责任。数控技术应用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各有21名学生到无锡天奇股份顶岗实习3个月,白天顶岗6小时,晚上上课3小时,派教师24小时陪同。期间所授课程全部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这样教师可

5、以集中一段时间呆在企业,有利于教师了解企业一线情况。同时,学校班级还以合作企业冠名,如与长江集团合作冠名的“长江班”,与锦绣铝业合作冠名的“锦绣班”。 (3)实战训练式。根据教学或社会需要,学校统一组织参加社会技能比赛、专业实践活动、社会大型活动等,实行实战训练式的工学结合。如全国、省、市技能大赛期间,我校强势专业都要停课,进行全天候的实战训练。 (4)义工劳动或勤工俭学式。学校制定义工制度,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义工劳动的小时数,纳入学生的操行考核。还推荐学生参加短期勤工俭学,如每年4月下旬高三对口高考结束后,将高三学生统一组织到相关企业打3个月的短工,学生既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又挣了学费,

6、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4.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必须要有一支了解职业标准、熟悉企业工作任务和岗位流程,且具有熟练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通过教师与企业技师的交流,教师率先进行“工学结合”,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要求的联接、沟通,使学校的职业技能教学与企业要求无缝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 5.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与管理制度。近年来,学校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与方法。企业能配合校方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7、实习过程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工学结合的意义,调整好心态,才能主动参与实践,从而提高技能。学生在原来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了解不多,要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工作,顶岗实习阶段就是与社会、企业衔接的平台。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效 事实证明,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家长感到满意,学校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扩大社会影响,企业也得到了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这是学生、学校、企业共赢的职教模式,其中获益最大的是学生。 1.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实习时,学生必须遵守规定,展开团队合作,可以培养良好的

8、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笔者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有深刻的感受,学生不受企业欢迎的原因,除了技术、技能、经验不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怕吃苦、缺少责任心、受不住企业严格规章制度的管理。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经过企业的严格训练,学生改变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变得更有礼貌,更理智,懂得关心别人。 2.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方面,学生通过生产第一线的直接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并通过师傅手把手的互动式教学,使之融入具体的工作任务。企业管理层反映,一般实习两个月左右时,学生基本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熟练操作,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的运用能按规范进行。在学生的实习信息反馈表中了解到,有96%的学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工作,78%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3.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学习动力。学生通过实践接触社会,了解了社会现实和企业需求,以及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开始意识到要为将来做好准备。因此,实习归来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学习氛围很浓。许多学生确立继续深造的目标,学习认真了,技能训练更专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