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827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沃尔夫假说”实质之探讨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的理论作为语言学大厦的一块基石,极有影响又颇具争议,长期以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而国内出版物中对这一理论的介绍莫衷一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评述更是褒贬不一,令读者无所适从。为此,本文试图依据原作的内容和精神,借鉴其他相关研究,重新解读“沃尔夫假说”的理论意义和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评述做出判断。 二、研究现状 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1897-1941),美国语言学家。作为萨丕尔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萨丕尔有关语言与文化、思维之间关系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二人对语言学的贡献,把这一学说命名为“萨丕尔一沃尔夫

2、假说”,也有人简单地把它称之为“沃尔夫假说”。然而,这一假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国内学者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赵世开1认为其基本观点是“世界观是由语言形成的,或者说,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念受语言概念范畴的影响”;胡壮麟2将其概括为“我们的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相应地,不同的语言表达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姚小平3道“语言制约或影响着思维结构,并主导或影响着感知行为”;徐大明4称“由于语言的语义系统之间的差别,讲不同语言的人在认识不同的事物时既能得到本族语的语义系统提供的便利也可能会受到它的限制”;刘润清5介绍说“语言形式决定着使用者的思维以及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

3、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诸如此类的说法不尽相同。 可以看出,这些定义分别是从语言与世界观的联系、语言与思维模式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结构及感知的关系、语义系统的差异等方面给出的,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他们得出了假说不同的基本涵义。 其中,语言作用的对象既包括思维(方式)或思维结构,又包括世界观、世界图式、对宇宙的看法、对世界的分析,还包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知和观察等行为。而且,有的解释包含两类以上作用对象,其间用了“并”、“也”或“以及”等并列连接,读来觉得语言的决定对象颇多而且杂乱,很难搞清它们之间有无一定的内在联系。 在这样一种理解和诠释的基础上,人

4、们对其所做的评述更是褒贬不一、颇具纷争。宋德生6认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沃尔夫假说的相对真理性已为许多学者所接受,沃尔夫假说的论点已被付诸应用,在英国兴起的批评语言学和在我国发展起来的文化语言学就是显著的实例。但林新华7声称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兰萍8等指出了假说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修正。杨朝春9、纪玉华10等许多人则认为“假说强式”就是语言决定论,即语言结构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弱式”是指语言结构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即语言相对论。并认为决定论早已被语言学家所抛弃,而相对论则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并试图加以检验。姚小平3先生讲“不管怎样理解,我们都不应把语言相对论等同于语言决定论,否

5、则就背离了沃尔夫的初衷”。 为了澄清以上分歧,准确把握假说的内涵,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其概念阐释中众说纷纭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三、假说的形成与引进 如上所述,“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是后人为其命名的。具体来讲,是美国语言学家John Carroll第一次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5。翻开沃尔夫理论的惟一读本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沃尔夫文集,便可看到John Carroll11在前言中明确写到:“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理论,或者更严格地说,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因为萨丕尔无疑参与了这一思想的构建),不用说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可见,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指的就是语言相对论。那么,沃尔夫11是如何阐释其语

6、言相对论的呢? 我所说的“语言相对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使用明显不同的语法的人,会因其使用的语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对相似的外在观察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作为观察者他们是不对等的,也势必会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朴素的、未经概括的。人们可以对这种世界观的基本语法模式进行更高层面的特征概括,从而由每一种朴素的世界观发展出一种清晰的科学世界观。 此外,他还谈到11: 背景性的语言系统(或说语法)不仅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再生工具,而且它本身也在塑造我们的思想,规划和引导个人的心理活动,对头脑中的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储存的信息进行综合。我们用自己的本族语所划的线切分自然。

7、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印象流,它们是通过我们的大脑组织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我们大脑中的语言体系组织起来的。 我们注意到沃尔夫在这两段话中的阐释比较笼统,没有具体说明语言在哪些层面上如何影响世界观、感知和思维等行为,也未在上下文中详加说明,这便为后人理解语言相对论留下了较大空间。 我国对于萨丕尔、沃尔夫思想的介绍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介绍从一开始就裹挟于批判之中,没有相对完整、客观的介绍。经过文革的沉默,在80年代改革开放、重新引进外来思想的形势下,沃尔夫假说再次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普遍关注。12鉴于沃尔夫假说的主要依据是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语

8、法结构和语义系统,同时也重点研究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必然渗透散布于这些方面的研究著述中,而国内学者们则侧重其中某一方面的研究,并从这一方面进行解释和介绍,不免会影响对“语言相对论”的全面了解。 沃尔夫在以上两段话中,指出不同的语言会影响或决定“思想”、“切分自然”、“世界观”、“观察行为”和“分析综合”等,也没提这几者有无关联互动,因而会给读者留下不同的理解空间。但John Carroll在文集序言中11却明确提出:“语言相对论至少是 一个假设,根据这一原则,语言影响人对现实的理解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行为”。鉴于此,我们看出沃尔夫貌似零散的理论阐释可概括为:语言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世

9、界观,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各种行为。 另外,沃尔夫假说内涵的丰富与复杂性也是对该理论介绍中发生偏差的原因之一。Brownklaj把它分为:(1)语言A的结构不同于语言B的结构;(2)文化A与文化B的行为结构差异同语言A与语言B的结构差异有关联;(3)语言A的结构决定文化A的行为结构,依此类推。据此,语言相对论应该包括三部分,即“语言结构差异论”、“语言文化相关论”和“语言决定论”。胡壮麟先生2对“假说”的定义与沃尔夫对相对论的阐释是一致的,但他给“语言相对论?所下的定义仅涉及到语言差异性及反映论的观点,而没有决定论的涵义,以笔者愚见,是提法上略欠全面;而兰萍8和朱春丽、魏纪东14等认为假说的基本思

10、想是“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的这种“决定论”的观点显然也是不全面的。 加之,沃尔夫最终的探索目标超越了语言学和人类学,甚至也超出了心理学和物理学的正常研究范围。他形容自己正在构建的那个思想体系时说:一个本体的世界一个超空间的、更高层次的世界,正等待着所有科学去发现;它将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并统一起各门学科。这一有待发现的领域,首先是关系模式或关系型式的王国,它纷繁复杂,但又与语言丰富、系统的结构有着清晰可辨的联系。11 他在构建和表述时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其语言上的不确定性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沃尔夫对其理论论述的不明确、不系统和其理论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我国学者们

11、各自研究重点和分析方法的不同是人们对沃尔夫理论在理解上产生分歧和模糊的主要原因。 四、内涵及评述探究 鉴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语言相对论”是指不同的语言系统决定或影响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世界观,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观察、分析和评价等各种行为。 美国语言学家Gumperz15也指出:为了澄清这些关系,将“相对论假说”分解成其组成部分,尤其是将决定论假说和其他相关联的观点分开来是十分有用的。他将“相对论”划分为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之一是语言差异论,根据这一前提,语言在语义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之间词汇的内涵及外延和形态一句法范畴划分不同;前提之二是语言决定论:语言模式影响人

12、们的认知,即显性和隐性的语言范畴可能决定、共同决定或影响着非语言范畴划分、记忆、感知或总体思维;结论是根据所操语言的不同,不同语言社团间人们思维的某些方面不同。他进一步指出这一理论通常有强式和弱式两种形式。即使在最弱式的语言差异论和语言决定论基础上,这一结论也成立。这样一来,中心问题就是去阐明语言差异的程度、语义与认知的范畴及过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Gumperz对相对论内涵的理解广泛而全面。虽然和Brown对“相对论”的分析不完全相同,但都包含“差异论”和“决定论”这两个基本观点,而且也与John Carroll的说法基本一致,因而是相对科学的。 在这样一个清晰的理解基础

13、之上,我们再来分析该如何看待对沃尔夫假说的各种评价。首先,宋德生对假说内涵的理解比较准确,同时,他认为沃尔夫假说的相对真理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印证:其一,旨在证实或否定该假说的努力均未获得完全的成功;其二,沃尔夫假说的论点在以批评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为代表的应用层次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而,他认为沃尔夫假说具有相对真理性的观点,笔者以为是正确的。而林新华认为沃尔夫假说,尤其是语言决定世界观的主张站不住脚,因为如果语言真的可以决定世界观的话,世界上就没有阶级,阶级斗争也就自行消灭了。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有些极端和武断,因为他对沃尔夫假说的内涵理解出现了偏差,沃尔夫所说的世界观是“朴素的和未经概括的

14、”,是指我们如何切分和认识自然、如何组织大脑中的印象流,与语言操有者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显然毫无关系,因而,林新华的观点不能成立。兰萍等对假说的论述基本合理,是对该理论所做的扬弃,应该是我们深化对语言本质和语言与思维关系认识的必要过程,其具体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许多人认为“假说强式”是语言决定论,而“弱式”是语言相对论的说法显然是没有搞清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因而是错误的。据此认为决定论早已被语言学家所抛弃,而相对论受到普遍关注的判断也是不正确的。根据前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假说就是指语言相对 论,决定论是相对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假说通常有强式和弱式两种形式,即使在最弱式的语言差异论和语言决定论基础上,假说(即相对论)也成立。 五、结论 由以上分析和论证可以看出沃尔夫理论本身的不系统和其内涵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学者们各自研究重点和分析方法的不同是人们对沃尔夫理论在理解上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而理解上的歧义也是导致评判中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应该理解为“语言相对论”,它是指不同的语言系统决定或影响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世界观以及由此而来的感知和思维等行为;它包括了“语言差异论”和“语言决定论”两个基本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