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的“冷”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00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浪”中的“冷”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浪”中的“冷”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热浪”中的“冷”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浪”中的“冷”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浪”中的“冷”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热浪”中的“冷”思考 编者按 距离2010年的高考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在这里,我们借几位老师对高考的意见和建议,抛砖引玉,为各位老师支招,以便更好地帮助考生度过这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 填报;优点;缺点;思考 文献标识码 C 12(B)005001 高考关系着考生的前途命运,而以何种方式填报志愿则是考生、家长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各省多采用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和公布成绩后知分填报志愿两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更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也更能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性呢?笔者借此文分析一下两种填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一、两种填报方式的利弊分析 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有如下几个优点:1.有利于整体志愿均匀分布。

2、由于估分是考生对考后成绩的估计与判断,所以成绩不会太精确,得出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分数段。有些考生浮动510分,个别考生浮动2030分。这些可浮动的分数段会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出现不同选择。从整体上说,这样的志愿容易均衡,撞车现象相对较少。2.有利于平衡高校间生源质量的问题。高考对于考生来说是可以决定一生的大事,即便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也不希望落榜。这样,一般院校也有可能招到质量较高的学生。3.有利于招生机构开展工作。(1) 采用估分填报志愿,招生部门就可以在高考结束后同时开展阅卷和考生志愿采集这两样工作,节省了整个招生工作的时间;(2)由于征集考生志愿在先,公布考生成绩在后,便不存

3、在招生机构以何种方式通报考生成绩的排位问题。而知分填报志愿的最大问题就是考生迫切希望了解自己在全部考生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以便填报志愿。 同样的,估分填报志愿的缺点也很多:1.部分试题主观性较强,考生估分时难以把握尺度,不容易形成与评卷教师同样的评分尺度。且部分考生心理不稳定,高估、低估在所难免。2. 由于成绩不是精确产生,所以考生对是否达到控制分数线存在盲区,填报志愿时“撞大运”的成分很大,容易导致高分低录。3.很多考生在估分填报志愿时,担心被录到“冷门”院校或专业,因而放弃调剂志愿选项导致落榜。 如果将填报方式换成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在某些方面可以克服估分的缺点:1.知分填报志愿极大地解

4、决了考生估分成绩不精确的问题,将考生和家长的压力由估分和填报志愿这两次缩减为一次,舒缓了他们的情绪。2.高分低录的问题得以解决,特别是那些成绩位于塔尖的考生将直接受益。这些考生凭借分数的优势,可以直接选择优秀的高校。3.由于透明度的增加,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相对于估分来说减少许多。 但是,知分填报志愿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受到市场经济和用人制度的影响,学生的志愿极有可能集中到一些“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造成比以往更为严重的志愿撞车。另外,部分高校为了争夺生源,采取各种方式,直接导致学校的形象、声誉受损,加剧了“高分考生扎堆”、“少量高校生源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形成高校间的恶性竞争。2.

5、知分填报志愿透明度增加,考生把握性更大,很多考生会将眼光放到省外院校,造成省内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或人数不足。3.塔尖的高分考生会被个别几家名牌大学一网打尽,形成垄断局面。这样一来,高校得到生源的机会不均等,容易造成“名校更好,弱校更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4.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留给招生部门的时间大为减少,加大了招生成本,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压力。 二、对填报志愿问题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鲜明突出,都不能完全解决填报志愿和录取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所以各省具体采取哪种方法,也是以采取的办法是否符合省情,主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等标准来决定的。这同时也说明我们尚未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笔者认为,如果考虑志愿均衡,选择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较好;如果考虑减轻考生负担,则选择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较好。 (本文作者现就职于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