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参与、介入”模式.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781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参与、介入”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参与、介入”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参与、介入”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参与、介入”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参与、介入”模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参与、介入”模式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及其指导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我国每年新增包括大学生在内的1000多万人口需就业的现状和困境,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沈阳多福社区的座谈会上也谈道:“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探索破解就业难题,应以敢于革新的使命感,创造性变革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模式,助推满意就业。“综合、参与、介入”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将以新的就业指导理念和方式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益尝试。 一 “综合、参与、介入”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内涵 所谓“综合、参与、介入”就业指导模式(见下图),就是紧紧抓住大学生这一核心服务对象,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学生为主体构成

2、的大就业指导体系视角,将就业指导的所有环节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性发展过程有机结合,不同就业指导主体以“综合、参与、介入”的工作范式,统筹整合各方资源以形成就业指导的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多渠道促进学生满意就业。这一就业指导模式体现了就业指导全程有机衔接、相互支持渗透、实效就业与职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点。 1.综合指导模式 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是指学生学习实践的四个课堂。即,第一课堂是指学习学习的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第二课堂是指在校内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第三课堂是指校外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和挂职锻炼等;第四课堂是指创业实习基地或就业实践、

3、实习基地实训等。四个课堂分别重点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专业就业能力的锤炼、综合素质的塑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务实四个维度,对学生实施全程式、流程式、个体化的综合指导,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储备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就业能力。 2.参与模式 就业指导参与模式是指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主动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和培训。参与模式把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共赢与和谐发展。 3.介入模式 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是指政府提供就业政策引导、家长实施监督管理和高校全程就业指导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介入的模式,在效果上是动员,调用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本、资源、力量帮助大学生就业。 二

4、“综合、参与、介入”就业指导模式是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的合理选择 任何一种就业指导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满意就业。但据近三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调查报告显示:在刚毕业并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70%左右(近三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平均在90%左右)的毕业生中,只有近60%的毕业生感到满意,有近40%的毕业生感到一般,感到不太满意。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遵循教育规律,没有构建起一个协调、有序、高效的就业指导模式,因而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综合、参与、介入”就业指导模式相比,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化”: 1.教育综合资源被分割,蕴含其中的就业指导功能被淡化 从四个课堂的

5、教育现实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将其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和课程上,获取纯粹的知识和理论;而对第二、三、四课堂,则将其视为第一课堂的“副业”,没能在长期连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之中和各门课程的设置上渗透就业教育,导致教学及课程资源中本身就蕴含的就业指导功能被显性的全程淡化了。“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等依然是近几届毕业生认为高校最应该改进的教学培养问题(来源: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调查报告)。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高校的专业学习、素质教育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岗前实习实践等教育资源被“合理”分割,学生未能获得最渴望最自信的面向社会和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原始”能力。 2.就业

6、指导的参与主体职能被条块化,难以形成高效合作运行机制 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处在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中介组织人才配置的低端位置,在满意就业的市场博弈中,大学生疲于奔走在各自手中握有大量就业资源的主体之间。一方面,用人单位纳贤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两个相互独立又完全脱节的环节与系统,双方对人才质量的评判和人职匹配的和谐度,有着严重的分歧,导致供求双方或只能在次优的层面上做出选择,学生进入就业困难或面临二次就业的恶性循环,增大了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不太成熟的中介组织,尽管有就业资源和市场,但却“主动”游离于就业指导体系之外,既不能在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搭建互动平台又不能有效传递信息,造成

7、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就业指导的主体在职能上已经被条块化,致使学生在三者之间徘徊,出现“囚徒困境”的现象。 3.政府高校家长介入就业指导目标不协调,就业指导效果被分散化 在大学生就业冲刺的最后“一公里”,政府在政策引导方面,出台的政策过于宏观、原则且后续保障监督不到位,贯彻落实也不够彻底,比如“三支一扶”计划,的确起到了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问题,但服务期满后仍然存在二次择业,自然对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校的指导则更多地体现在短期突击性的技巧技能指导层面,如,简历指导、模拟面试、政策宣讲、合法签约等,而前瞻性地培养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确不够,致使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作为最关心学生就

8、业的家长,由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较大,大都希望有较高回报,以至于就业环境、岗位、工资等达不到预期就不签约等情况时有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三方对大学生的职业引导,就业能力实训及促进其什么是满意就业存在不一致,自然不能围绕学生这个真正的主体形成强有力的就业工作合力。 综合以上分析,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着教育资源中的就业指导功能被淡化、就业指导主体参与被条块化、就业指导效果被分散化等诸多弊端。“综合、参与、介入”就业指导模式则以其大就业指导的视角,合理综合利用校园教育资源,共建并完善校内外就业指导运行机制,多渠道地合力介入以达到满意就业。诸多优势弥补了当前就业指导模式的不足,是改革当前高校就

9、业指导模式,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合理选择。 三 “综合、参与、介入”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工作任务及实施路径 “综合、参与、介入”就业指导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以满意就业为引导和目的,整合资源、集合平台、聚集力量,通过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全面全程个性化科学化地对学生实施就业指导,并将其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和就业择业的全过程。相应地,其工作任务及实施路径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内涵的基本要求,包含三个主要的层面: 1.统筹教育资源,综合指导,把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素质提升融合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一,发挥第一课堂传授知识,培养核心专业就业能力的主渠道作用。以“两课”等基础课

10、教学为着力点,培养让大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构建起大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以专业课教学为重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观念,从培养创新素质的重点角度,完善的专业课程及教材体系、方式和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评估和考试等多个方面,在专业课的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就业思维,培养就业所需的专业能力。事实上,通过一定形式的专业课程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素质教育课为结合点,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扩宽文理相互融合的教育新路子,使个体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的人才,以更好的就业能力匹配用人单位岗位之需要;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为突破点,通过教学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

11、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第二,打造第二课堂就业育人体系,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不是单靠传授知识或技能演示所能获得的,都需要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养成,要有相关“软环境”的熏陶,并在生产和服务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磨炼才能获得。第二课堂就部分承担着职场软环境的模拟功能,如何打造集思想、人文、科技、创新、创造于一体的高品质的第二课堂就业育人体系,如何开展高品位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比如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还包括SIYB、KAB等活动,是摆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前的一个开放性课题。学生在这个具有职

12、业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的第二课堂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指导,就能逐步提高就业所需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形成内化于心、将来可外化于行的隐性就业能力。 第三,以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发挥第三课堂为提供学生就业初步实战“前头哨”的作用。实践出真知已成共识。第一课堂的校园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学校通过合理规划,不定期开展“三下乡”、挂职锻炼、带薪实习等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引导学生将所学与生产实践初步结合,帮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突破传统的“课堂化”教育模式的束缚,使其能够在一线亲身体验岗位工作的各个层面,将课本

13、所学初次运用于实践而非模拟操作中,这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理性地增强其现实感知力,增强职业预见性,这不仅可成为学生在真正进入职场前缺乏实践经历的补充,还可弥补自身在社会经验和职业履历上的不足,从而更能合理地定位自己的人生,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蓝图,并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第四,突出就业能力实训的目的,发挥第四课堂检验学生职前就业能力“主战场”的作用。相比较于第三课堂,在创业实习基地、就业实习基地这个第四课堂进行的创业就业实习、实训则更接地气,作为专业教学及其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实习实训工作,让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的能力实训,成为学生将知

14、识和素质转化为操作技能的重要过渡环节,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四个课堂的联动,不但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内容和要求有序渗透到“两课”的教学中去,渗透到学生活动和素质提升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专业岗前实习中去,还拓展到学生整个大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去。 2.政府主导,搭建平台,高校、用人单位和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实现就业共赢 第一,用人单位介入:参与教学和实践环节。由于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侧重于服务,因而迫切需要一种“让用人单位介入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来解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介入的方式包括用人单位定期派遣优秀高技能人才参与高校教学

15、工作,为高校开辟教师后续教育基地,为学生毕业提供实习实践基地等。 在介入教学环节时,高校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着眼点进行教学改革,共同探讨各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还可让用人单位参与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调整课程设置,对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用人单位和学校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相结合、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进而达到为用人单位提前储备人才的目的。 在实习基地这个真实的用人单位环境进行的实践环节,用人单位作为参与指导方,在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中,提前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情况,在择优录用时,学生就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占据就业先机,同时解决实习与就业问题,达到实习

16、与就业“一站到达”的双赢效果。 第二,中介组织介入:参与就业平台搭建与就业信息沟通。当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主要包括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各省教育部门、各高校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经营性职业中介机构等。但是,这些中介组织并未能进行有机的整合,其桥梁作用、服务手段和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学生就业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在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的现状下,高校需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利用中介组织平台的资源。一方面,邀请中介组织参与用人单位和高校就业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平衡两者之间

17、供需不畅的矛盾,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手续办理以及就业援助等各项公共或有偿终端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推动中介组织联系协调用人单位走进高校,解决高校急需的高层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化。 3.合理定位,责权清晰,政府高校家长合力介入助推满意就业 第一,政府:作为主导,重点从政策引导和落实角度介入就业指导。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由15个配套文件组成的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如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八项措施”,教育部办公厅对教育系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从省级层面来看,根据国务院文件

18、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全国各省级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如重庆出台了五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等。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这些政策的确发挥了就业引导作用。但从直接促进就业的角度,政府制定政策时,应重点在指导高校加强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激励性。如,政府引导高校将就业实习环节分阶段提前到大二、大三的暑假和大四第一学期,而不是固定的大四第二学期,这必将大大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和成熟期,即使不在实习单位就业,也将对进一步认清职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帮助。再如,随着

19、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就应落实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相关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的政策,这样,毕业生才愿意去,才留得住。 第二,高校:作为主体,重点从课程体系和全程职业管理角度介入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就业,长远帮助实现自我创业。因此,在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时,既要避免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轨,也要避免专业教育的周期性和惯性导致的调整滞后。还应重点设计推出集系统、实用、全方位、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为一体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及时

20、了解职业市场的动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求职意愿,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从全程职业管理角度,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需要在大学生生活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提供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一年级学生,应着重指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和社会相应职业对本专业素质的要求,指导学生确立专业学习及发展方向;在二、三年级时,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制定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也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关键环节;四年级时,充分发挥就业实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政策的咨询宣传和求职技巧的指导。 第三,家长:作为支撑,重点从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角度介入就业指导。家长介入就业指

21、导,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是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支撑。从学生职业定位角度,家长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结合子女的性格、兴趣、专长等特点,引导子女选择自己喜欢、自己所长、市场所需的职业,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缩小学生的职业定位选择空间,从而使职业定位变得清晰起来,学生才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从职业选择角度,家长在介入时,应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这需要家长对当前行业趋势和整个就业形势有清晰了解的情况下,首先转变家长自己的就业观念,不用一味追求稳定、体面、高待遇工作的观念影响子女;家长也要教育子女不要把就业岗位的选择寄希望于父母的社会资源,要学会自己做出选择,比如,支持子女面向农村乡镇就业,面向中小企业就业,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脚踏实地的做起,逐步体现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