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amp#8226;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8728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链&amp#8226;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问题链&amp#8226;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问题链&amp#8226;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链&amp#8226;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链&amp#8226;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教师怕学生不理解,一味多讲多练,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究出了“以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教材为依据,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问题,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以问题为中心,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从问题到问题,从问题走向

2、超越.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一、“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问题链•导学”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串接起来组成一条或几条问题链,课堂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问题的创设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感悟,教学模式的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和对新授课的自主预习,师生、生生在共同讨论、学习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通过教师

3、的引领,学生同伴的互助,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形成课堂中有效的思维碰撞,达到学习问题的完美解决.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始终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感悟、探究,生成新的学习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构建“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地加以运用.为增强其实效性,运用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民主和谐性原则 在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的创设等方面建立自由、和谐的课堂. 只有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导而不牵”“强而不抑”“开而不达

4、”,师生间平等,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学习,从而积级参与、大胆想象猜测,不断产生新的观点. 2. 问题性原则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呈现出来的问题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标新立异要及时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启发探究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问题链”设置要突出探究性,教师启发诱导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探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探究的愿望越强烈,探究行为越多,探究的效果越显著,这就表明教师的启发越有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结合得越圆满. 4. 全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

5、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因而教学上不能优胜劣汰,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做到有教无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有用之才. 5. 层次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本,应尽可能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6. 思维的发展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

6、求知欲,所以在问题设置时应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注意启发性. 教学实际是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而教,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构建完整知识网络的角度,设计出一组组思维要求由低到高的问题链,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将各知识内容贯穿在一起,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引领学生沉浸于问题情境中,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 三、“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步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呢?“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步骤是:巧妙设疑,导入新课展示问题,讨论探究发现问

7、题,点拨引导归纳总结,反馈迁移. 1. 巧妙设疑 导入新课 实施“问题链•导学”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对于一堂新课来说,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开场白引入新课,将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上来,并能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为下面进一步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可以包括:故事引入、联系实际、问题设疑、讨论引入、复习提问、实验引入等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灵活采取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引入方式,将会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起到意想不到的

8、效果. 如学习单摆这节时,笔者是通过以下故事引入的:1862年,18岁的伽利略离开神学院进入比萨大学学习医学,他的心中充满着奇妙的幻想和对自然科学的无穷疑问,一次他在比萨教堂忘掉了向上帝祈祷,双眼注视着天花板上悬垂下来摇摆不定的吊灯,右手按着左手的脉搏,口中默默地数着数字,在一般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他却第一个明白了吊灯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于是制作了单摆的模型,潜心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给人类奉献了最初的能准确计时的仪器. 吊灯每摆动一次的时间为什么相等呢?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2. 展示问题 讨论探究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

9、会激发思维. 通过设计问题链把教材中分散的、零碎的、无系统的内容串联起来,将教学难点化成一系列具体的小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因而问题链的设计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对某个知识点的设问,使学生能直观有效、透彻全面地解决问题;针对知识结构进行多点综合设疑,培养学生归纳综合、推理论证的能力;针对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的重点联系进行贯穿设疑,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讨论探究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引入教学辅助,如挂图、投影、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等手段,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单摆这节时,笔者提出了以下

10、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问题1:单摆的理想化模型是什么? 问题2:单摆的回复力是哪个力或哪个力的分力? 问题3:在偏角很小的情况下,如何证明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问题4: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运用了什么科学方法来探究它? 问题5:如何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3. 发现问题 点拨引导 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思维向纵深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小组合作. 具体的做法是: (1)小组合作探究. 先划分学习小组,小

11、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搭配而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根据课堂学习中的问题,组织小组或同桌合作学习,初步探求解决学习中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交流、展示、评价等. (2)师生合作研讨. 教师依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讨,教师适当引导并及时点拔,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合作的空间、探究的空间,课堂气氛民主、活跃、轻松.让学生在问题的研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也得到真实有效的体现. (3)变式训练. 通过变换问题的角度、长度、梯度、高度等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再学习,以达

12、到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凡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去做,学生能探索得出的让学生去探索. 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必要时进行点拨、启发、总结. 教师的引导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突出重点,课堂上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使整个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在学习单摆这节时,通过上面这一系列“问题链”形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理想单摆的模型、回复力的来源,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对单摆周期T与摆长的关系作出各种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T?菸l

13、、T?菸l2、T?菸l3、T?菸、T?菸、T?菸等,然后按照猜测结果来逐一确定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作出(有条件的可用DIS作出)对应的图象. 通过作图得到T?菸图象是一过原点直线,说明T?菸,即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平方根成正比.这样环环紧扣,逐层深入,不仅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更能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推理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整个过程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进行,使他们从物理的学习中学到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从探究中学会了如何学习物理. 4. 归纳总结 反馈迁移 通过老师的启发、引领,学生质疑、实践,在生生、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要点、

14、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对物理概念、规律有深刻理解,对物理情境分析透彻,教会学生进行小结归纳. 在归纳总结中演绎、提升学习认识,从问题走向超越. 把问题交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单摆这节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上面几个问题的讨论,自主归纳出理想单摆的模型,回复力的来源,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和当时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等结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影响单摆周期的回复力,电场可能改变单摆的周期,而磁场却不能改变单摆的周期等结论. 实施“问题链•导学”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

15、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内容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但是如何发挥其最佳效果,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要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教师其做法也有差异,所以“问题链•导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之中. 本文是全国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课题批准号:FHB070375)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