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050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1.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遍?这个“乐”还有什么读法?“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 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题目)所以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 3.读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在你的想象中,农村是什么样的画面。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一个字

2、读正确,读响亮。哪个字的读音没有把握,自己想办法解决。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 预设: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板书:剥bo、b) 谁来读一读这个“剥”字?请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这里的“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那么,把香蕉的皮去掉读把花生的皮去掉读把莲蓬的皮去掉读(剥bo)。 6.指名朗读课文。 7.读词和读诗一样要有节奏,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停顿的时间要长一点。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其他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一边看图想象每一句话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1.同学们,读着这首

3、词,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茅檐、溪、青青草、大儿、中儿、小儿、翁媪)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投影,指导图文对照解读。 预设一:读着“青草”,我们就想到绿色的小草,那么读着“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多一个字我们的理解就更丰富了。 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一阵清风吹来,让人闻到一股清香的小溪。) 预设二: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啊?他们都是一家人(出示图片)。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说一说词中的大儿、中儿、小儿。 大儿:锄豆。古诗词的语言跟我们的表达习惯不一样,“豆”是庄稼,那

4、锄豆就是锄什么? 中儿:中儿正在干什么?你会怎样夸这两个儿子? 小儿:无赖,卧剥莲蓬。“无赖”是什么意思?(顽皮、可爱)词中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无赖”呢?(卧)卧,是什么意思?观察图画,说说小儿的神情、自己的体会。翁媪:醉、相媚好。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醉?老两口相媚好,可能是在说(体会因田园风光美好而醉,因家庭和谐幸福而醉。) 3.播放渔舟唱晚,让学生和乐朗诵课文。 4.试背课文,指名背诵。 三、赏读课文,体验词境 1.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这村居,你会选择哪个画面来写呢?选择画面,配乐描写词境。 2.在乐声中交流。 3.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 4.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 感悟:体会词人在感受乡村美景的同时,居安思危、向往和平、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感。 四、延伸课文,布置作业(略) (责编黄桂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