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系,四个角度.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58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关系,四个角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个关系,四个角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个关系,四个角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关系,四个角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关系,四个角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个关系,四个角度 古诗词鉴赏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其中写景状物类诗词鉴赏总是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可谓是重中之重。我们只要查看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便能发现,在各省命题中此类诗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以2011年为例,全国17套高考试题中考查写景状物类诗词的就多达11首。 笔者以为,如果掌握了此类诗词的鉴赏要领,那么对试题中古诗词鉴赏便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那么这类诗词在解读时重点应关注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找准鉴赏的切入点呢?下面笔者以2011年高考诗词考查情况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以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景与情的关系 “诗言志”,“志”也就是诗人心中的想法感受。诗人在特定的情景中往往易触

2、景生情,所以眼中之景便是染上主观色彩之景,即是心中之景。所以“言志”便成了借景抒情。景可能是着眼于局部,但情却可着眼于全诗。景与情二者的关系体现为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与情景交融、以景衬情(乐景写乐情、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哀情、哀景衬乐情)等,这些是唐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唐代诗人戴舒伦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全诗均为写景,而情已在景中。诗中之景是迷蒙的,色调是灰暗的,当然所表现的情是哀伤的,是为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无端的惆怅和无尽的哀愁。 抒情性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景号情往往不可分离。对于此类诗词。我们该怎样鉴赏呢?笔者认

3、为应该分四个步骤来进行:察景、观情、探源、明旨。下面,就以2011年全国新课标试题春日秦国怀古为例。来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察景:从文题看,这是春日景象,诗中所写的景有“荒郊、泾水

4、、远村、原田、春草、古碑、雪、山、烟、阳、绿树、黄沙”等,而绘景时所用的字词是“荒、尽、古、苍、晚、残、昏、数里”等,显而易见,是一些令人觉得哀伤的字词,描绘的是残败荒凉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全无春日的勃勃生机。 (二)观情:全诗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有“消魂(极其哀愁)、不堪(忍受)回首”,表现的是悲伤之情;再者“一切景语皆情语”,悲伤景象引发悲伤之情,哀伤之景蕴含着哀伤之情,是典型的寓情于景与哀景衬哀情的写法。 (三)探源:根据注释知道作者是唐代(618年907年)且是晚唐时的诗人。加之诗题(“秦国怀古”)与诗意的内容“不堪回首思秦原”,可想古秦国当日的盛况。 (四)明旨:怀古诗词一般是

5、为了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表盛衰之感。此诗作者怀古的目的明显为“怀古伤今”,借古秦国今日的破败景象来感伤唐王朝国势的衰微。 参考答案: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二、描写景物的角度 赏析写景诗一般都要先观景,那观景就得注意诗人是如何绘景状物的,即诗人描写景物的角度有哪些。我总结为以下几种: 1.空间角度 这是指诗人描写景物视角上的变化,也就是指远近高低的问题,一般分为由高到低或由上到下、由低到高或由下到上、由远

6、及近或由近及远。赏读诗歌时若能注意诗人绘景的视角变化,便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自然有助于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如福建卷试题: 晓至湖。上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 从标题来看,这是一首山水游记诗。诗人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其中“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采用了对偶对比的手法,以“动有声”与“淡无影”对比,从听觉上近写“折苇”,视觉上远写“山影”,以“折苇”对“遥山”,

7、近景与远景相结合,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从中可想作者对此意境的喜爱之情。 2.感官角度 这是指诗人从感官角度出发,对景物加以描绘。通常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几大类,也就是从景物的形、色、声、味等方面加以描绘,从而表现景物的形象特点。如天津卷试题: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旱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睛山又绿。 四库全书 这是一首写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的写景诗。作者在描绘“骤雨”来临前与来临时的特点就从感官角度出发,从视觉、

8、听觉等角度加以描绘。如“泼浓墨”,从视觉的角度喻写云色之黑,写暴雨将至未至的景象;“翻车轴”的“车”是水车,水车戽水,轴翻水涌,发出声音,从视觉与听觉出发,既喻形又喻声,用以形容风雨来临时的景象。三四句依旧从感官角度人手,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来势之猛,“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既写形又写声。“怒涛卷”上“沙滩”,从视觉来写,借潮水之汹涌,喻写雨势奔腾之情形;尤其是“卷”字,从视觉上突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军声吼”如“鸣瀑”,从听觉来写,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其中“吼”字从听觉上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可以说这两句是以形写形,以声写声,突出夏日骤雨的磅

9、礴气势。 3.动静角度 这是指在古代诗歌里,诗人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其中“动”含动作、动态与声音,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是为动景。如湖南卷试题: 眷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写的是晚春之景。首句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是静态。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

10、的情景;其中“从雨里过”可见白雨跳珠的情景,是为动态。三四两句“花落尽”、“蝶来多”,花落无声,蝶舞有形,写出了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是动静结合。暗含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虚实角度 “虚写”主要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到的景象,就是诗人所听到的、想象的、回忆的一类景象;“实写”主要是指诗人所见的现实景象。当然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说,写景为实写,抒情则为虚写。虚实的关系主要是虚实相生,通过一虚一实,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从而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如安徽卷试题: 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11、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a: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诗歌开头两句描绘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结尾两句从溪水飘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以眼前所见(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来想象推写(虚写)未见的溪水源头与溪流的曲折甚至山中的春意,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当然诗人借雪融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景象(写景),表现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抒情),可谓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为了便于说明,笔者分条解说,但在赏析诗词时应当综合以上的各个方面甚至结合修辞手法,如此效果会更好。如上文提到的春暮西园(湖南卷)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就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春天美景,也是作者所见之景,为实写;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旬“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也为实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