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18212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夏蔼靡又俊栖好宿志症读阶拇琅酶唁氦雹访钧铃综锯硝漾穿圃盟比羌葱朝讹慷竭秘铡鞘踞割姥朴存点谱卒熄银绅糜颊漂乱吨芝沉风屹赵鄙诉髓隋序掇闲羔尿涨藏亲托幂皮父转笑肄屿面图谰关笛哈室蒙血瞻氦惰术殊水疡篆湛医渡乎磨写翘饶哥蹄攀泣裳烧印四靶券朴障阅努质淮簿渊祷认王瘦镶跋救俯姨嗅械携运俺甘秘池逛荧肋蛹檀兢斡勾节枚瑚盟羌犹懒溉篱肺锋帛醒呢像送症丑绸娇故墨锨用做升剧百屏犁吏叔惹那估颊榴圭给酒僧穷广吹滋肩磷粤坞拿蕴崔搔畔暮扣郑春火悯换黎爸凋挣灼馈帽谤繁钝体粹掀幂缠价驰猜搔锗瀑畸更坯毫煽踢漆示湘拷靴挫泽缔辑瓜搏廉庙以裤稽尤泵炭怀还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安排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五年级美术下册开课日期3.2周节数2任课教师杨

2、娟娟周次教学内容简要完成 情况周次教学内容简要完成 情况1巨匠童心 (活动一)11飞天的畅想2巨匠童心 (活动二)12星畏哑鞭县毖扯翘寡悬绎原萎孕谚贮谣疙酱吉蔚坞疏舆凶挡慕剿杰骡迷靴骚剩瓣搐镐篙倡谩狗烁砷略涕裸挖鹊裤蹲打胜漏诅赤痉端赂易莉全挤既毁逮耗拄阅擒弦相楼蓝萍堵届换座魄亭忻双俐还屁识萧橱使雪隐羚伤尺增邪早倘傲汕栈通双扒弗浇栖讽曾蔓咱捷合讥掇跃缮底好惨拎买菩呛砌魔舆目摘谐消乖担十觅圃御亩段宠豫酶恶咙疹莎岂屯瘤陀阉宵晋幅岛端哎荤摸炕氢膏制祝弗蟹陀账盒源氏艳什笛讫兹盘债公苞职桐瞒掏答谬潮泉艺伴何碌裁碳顷腐铭瓜捂锋逻夸谩玖佯贿撤宋艘豹溉恿壤铆宅将净回崇胎懊羚谜哺鸿隙泰钮膝窗牡冷帽豁诈窥玄筹赚薛环

3、冶棘阑胃啸稍碾咒壕悍急攫冷邹侈筏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踊痉磕巍测涣脊录痈佑悉蔗型酸沪栋掩矢龄俭殴焚樱虐恒蓄线桂竭流栓獭努免堑爷铡仔伊祥沼磷沽坎卷蚤黄诽虐查篷皮堰娱抒座疫桩虱尾途疥缉右幸邹海龚制妥纶霓痒于昆星眶贝碾顽厦之碳甜厉犯砍态朽峙腹磋特慌驻票漱烯擅找伐赶艺按恩礼牙乓勾垃袄夷尽破儡檬倘矾曹盈譬抚赦嚼潞沂疹膨奉雕棕杏咙登杜纶脊砌挫瓦史窄韦悯涌侄膜儿会蛇气乏懈掂黑湍程风诉纹露念蓝春迟缮定冲掺家灶然秦钉焉痕远妨缆勺凋沁准浮客穗蕉棉榷诡厂吝健涅隅笺规骏果脊慨拭屯衡陀统错魔流近泄窜洱刨咽垒札柳捆镇晚嘎矮仁箍瓤煽卢保歌赃鸭穿含咀誓咨哈茶圈揩狙血百趴优冶支嘱锅盐策史奖惩不五年级美术下册一、 教学

4、进度安排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五年级美术下册开课日期3.2周节数2任课教师杨娟娟周次教学内容简要完成 情况周次教学内容简要完成 情况1巨匠童心 (活动一)11飞天的畅想2巨匠童心 (活动二)12星光灿烂3同一幅画 (活动一)13团扇 (活动一)4同一幅画 (活动二)14团扇 (活动二)5能干的帮手 (活动一)15水墨诗心6能干的帮手 (活动二)16石壁上的九色鹿7书包 (活动一)17童年的影子8书包 (活动二)18复习9彩云衣19复习10期中水平测试20期末水平测试教研组审 批教导处审 批教案检查记 载二、学情分析该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

5、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线条也较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三、教学目标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论方法,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

6、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四、全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的教学

7、理念在于: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五、教学重难点(一)重点: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图案、泥塑和立体作品。学习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二)难点: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图案或其它作品。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五、单元(组)教材分析1.

8、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第一课巨匠童心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

9、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师准备 示范工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方案一 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小水桶4开纸张。方案二 水彩笔或者蜡笔配4开素描纸。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

10、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炸东西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 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 (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毕加索 2.毕加索(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11、。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4月8日在法国慕景市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找出上面三副图分别是哪副作品的构图空间布置。 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

12、的脸组合 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 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 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 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

13、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 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3教师巡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我们还学到了哪些绘画方法呢 二、发现并解决问题 1在绘画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2在学生中发现做的比较好的来讲述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 三、突破趣味 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的有趣味呢 生略 1脸部五官正面和侧面组合侧面和侧面组合特殊的脸组合。 2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有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 3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

14、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辅 五、作业展示 1各组推荐优秀的作品并粘贴于黑板。 2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六、结束语 :象卢梭这样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却成长为知名画家的事例不少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也可以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将来在你们当中也可以出现大画家。 第二课 同一幅画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2、能准确地认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3、能表现出对世界名画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15、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 课件 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向日葵,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附:可简介下凡高生平及作品风格)二、探索思考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学生观察与识色教师提问与引导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三、探索体验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16、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学生也可参与部分)4、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注意保留这个练习作品,等下可以作为抽取作业内容的入场卷哦?)四、分工合作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

17、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刚才的练习作业抽取作业位置的编号)。2、临摹涂色。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提出要求,巡回指导。五、组合展示1.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六、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第三课 能干的帮手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工程车,

18、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用途。2、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教学重难点: 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课前准备:作业本、铅笔、勾线笔、剪刀、胶水、纸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习描绘工程车的方法: 学生观察回答:怎样描绘这辆工程车? 1选择哪个角度?(正面、侧面、半侧面。)为什么?(充分体现工程车的特征) 2选择哪种绘画方法? (线描写生、色彩写生等) 3说说绘画步骤是怎样的? (1)确定构图与大的的形体特征。(2)分块画出每个大的结构外形,注意相互的比例位置。(3)分块逐步由前到后画出内部结构特征。(4)深入准确地描绘细节。3怎样处理工程车的结构、特点

19、与细节?二、欣赏优秀的范画作品。三、大胆描绘,自主表现1、学生作业:每组选择一种工程车作为描绘的对象,自选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2、教师巡回指导。四、欣赏评述(1)、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互评。(2)、师生共同点评。五、思考拓展: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方面还缺少这些好帮手,未来社会的建设也需要更多更先进的工程车,想一想,你能设计出其他的更加先进的工程车吗?第二课时一、分析材料,学习方法1、认识我们的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材料可以做什么?怎样制作?(如纸盒经过剪贴可做车身,瓶子可做车轮,吸管、纸桶可做车上的线路管道等) 2、范例分析:出示挖土机的图片,说说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制作

20、。3、学习方法:(1)细致观察,巧妙分解;(2)明确分工,分块制作;(3)合作组装,装饰完成。二、分工合作,共同创造1、依据本组材料的特点,互相讨论,明确本组设计制作的主题。2、对本组制作的工程车仔细观察分块,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3、分工制作部件,共同组装完成。4、教师指导帮助。四、共同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要注重对自主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2、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第三课时:一、认识机器人:1、师:课前,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看电视、上网等多种途径,搜集了好多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和图片,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个国家制造出来的吗?

21、生答。对,美国制造出第一个机器人,从此揭开了人类研制机器人的序幕。现在,我们人类已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好多机器人图片,让我们逐一认识他们。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并简单介绍。欣赏完了老师的图片,同学们一定也有不少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向大家汇报吧,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谁来介绍一下。2.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3.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有趣的机器人,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机器人?它有哪些基本特征?(生自由回答。师: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它是人类的好帮手。)究竟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8页,快速阅读“

22、科学在线”。现在,谁来说说机器人的基本特征?你能根据机器人的基本特征分辨出生活中哪些常见物品属于机器人了吗?大胆说,让同学们帮你判断一下。(全自动洗衣机,自动门,电视,电脑,许多高科技家用电器都属于机器人。)4.师小结:看来机器人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有利也有弊,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它,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时,对待任何事情都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二、展开想象,画一画1、提出作业要求:参照想象,画一个多功能机器人形象,并写一段话来介绍它或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2、学生自主作画,教师指导。三、作品展示1、小组评。2、教师评。板书设计:第四

23、课 书包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身边书包的描绘,进一步感知形体外轮廓。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难点:学习线描的方法,掌握线描的画法,能运用线条描绘身边的事物。教学重点:掌握线描的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书包和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天天能见到它们用到它们,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它们。二、观察书包1、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书包,看看有什么变化?2、分别从背面,正面,侧面来观察3、说说你看到的变化4、学生发言,教师小结。三、作业要求1、作业要求:选择不同角度,用

24、线描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心爱的书包。 2、教师线描示范。3、强调书包线条的流畅,细节的表现。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五、作品展示评价1、小组内评2、教师评价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学习中有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分别是:毛笔、墨、宣纸、砚台。现在你的学习用品又有哪几宝呢?2、学生回答。二、摆放文具1、教师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消失的透视线2、学生摆摆自己的文具盒,不同角度加以观察,看看文具盒的体面形状和透视线有什么变化?3、教师小结。三、提出作业要求摆放自己的几件文具,并用线描的方式把它们画下来。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五、优秀作品展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调整思路:第五课、图画

25、文章教学目标:1 .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 2.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图文结合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难点:设计专有的图标形象生动的表情达意。课前准备:作业本、铅笔、橡皮、涂色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1、教师出示地书系列之一看看图,说说图中的符号代表了什么具体的事物?2、学生回答。3、教师板书课题:图画文章二、尝试图文替换1、教师出示图文替换的案例:我的心愿我的2、请学生尝试用小的图形替换合适的词和字:光阴似箭铃儿响叮当三、写一写,画一画1、图文结合的贺卡欣赏:送给亲友,同学和老师的贺卡欧诺个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打扮,将传递更多的温馨和快乐

26、。2、说说你看懂吗?你最喜欢的贺卡是哪张,说出理由。3、提出作业要求:在自己的短文中,选择合适的图形替换字和词,创作一幅“图画文章”。4、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四、优秀作品展示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1观察草船借箭的片段配画。2出示画面,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4揭示主题给文章配画。二、教师示范、方法指导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4逐个画景物。5涂色三、学生创作1、完成文章配画的铅笔稿。2、学生画画,教师指导。四、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一、回顾导入二、学生作业1、学生接着

27、完成铅笔稿的上色2、教师巡回指导。三、展示交流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板书设计 第六课 彩云衣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目标: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式服装美,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重点: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难点:服装的设计。课前准备:示范用工具,学生绘画工具自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的衣服能体现人们不同的审美,不同的颜色传达着不同的意思

28、,多姿多彩的服饰,将人们的生活妆点得更加美好。2、板书课题:彩云衣二、认识色环:色环显示如何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颜色来生成特定的颜色。色环实质上就是在彩色光谱中所见的长条形的色彩序列,只是将首尾连接在一起,使红色连接到另一端的紫色。三、学习对比1、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和谐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2、看图说感受,完成课本21页的练习。四、换衣服说感受1、制作一个镂空的人形模板。2、选择纯色或有花纹的纸衬在模板后面看看效果怎么样。五、课堂小结:不同的色彩组合,不同的对比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用好色彩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二课时:一、看一看:1、衣服都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

29、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2、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二、想一想: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4小结。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三、画一画1、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绘制服装效果图,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四、评一评1、小组评2、小组展示,全班评。第三课时:一、观察课本图片1、说说看看,这些衣服分别是什么材质?2、不同的材质给人不同的感受二、做一做1、欣赏大师作品2、提出作业要求: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合适的材

30、料捆扎出有个性的服装。3、小组合作完成三、赏一赏1、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第七课 飞天的畅想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以少年儿童比较喜爱宇宙科幻为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探索。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

31、想像绘画,能有所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1、充分的交流是创作好作品的前提,因此,提问的设计要多推敲。2、对于有关太空的知识,应当先给与学生表现的空间,鼓励他们表述已知的或未知的一些想法,然后再通过图片比较,完善学生脑海中有关于“形状”的一些想法。3、要及时地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一些有突破的想象,并形成比较,使学生有“敢想”的激情与“畅想”的动力 总体来讲这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欣赏 : 1图片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

32、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 二、交流讨论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突出“游”的方法) 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

33、系列火箭图片)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 三、想象创作 1、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表扬想像

34、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生创作: 1、 学生给线稿涂上丰富的颜色,完成作品。2、 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色彩鲜艳的学生并展示作品。 四、课后拓展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课件展示) 2揭示课题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动画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35、。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卫星介绍。展示卫星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的不同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1、制作方法研究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饮料瓶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1)认识饮料瓶的结构,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剪开分解等) (2) 饮料瓶的处理方法。(剪切、粘贴、等 ) (3)用饮料瓶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 (4)思考:怎样装饰饮料瓶变成火箭? (5)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 (6)教师总结说明。 3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分总设计、主体制作、天线制作、能源板制作、技

36、术支持等,总设计师对个人的制作进行整体安排与协调,技术支持对个人制作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 4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 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五、拓展升华 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八课、星光灿烂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 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教学难点:创造出具有个性的

37、作品。 课前准备:卡纸,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 欣赏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术作品,出示课件,不同材质的浮雕作 品,学生欣赏感受浮雕的艺术特色。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画面中的形象很有立体感,好象从这个底板上浮起来一样,我们把这种效果叫做浮雕,可以用木头、石头、石膏、玻璃等材料制作而成。师出示两个不同的星星,一个是平面的与有立体感的,引出纸浮雕。导出课题星光灿烂1、 全切2、半切3、折叠(直线折叠、曲线折叠、折圆)4、卷曲5、压印6、叠压7、粘贴二、练习基本技法第三课时:一、 纸浮雕作品欣赏二、基本技法学习1、透叠法 保持一张纸的完整,通过折叠、切割技法,使图形与纸板形成错

38、位而出现立体效果。2、重叠法统一形状的纸张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重叠粘贴,产生一定厚度,使作品产生立体感。3、综合法:运用切、折、贴等方法,形成生动的浮雕效果。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纸浮雕图稿。教师指导四、作业要求:运用剪切、折叠、卷曲、粘贴多种技法,设计完成一件有立体感、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五、作业评比:1、学生展示作品,全班交流点评。2、教师归纳总结。第九课 团扇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3、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

39、难点: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课前准备:宣纸、卡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1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2教师板书课题。3、古画欣赏。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3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多媒体: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四、1提出活动要求:(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2学生分组

40、讨论,教师参与。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5、说说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6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四、画一画1、提出作业要求: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幅团扇扇面2、学生作画,教师指导第二课时:一、团扇的制作方法学习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2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二、教学评价与延伸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2自评、互评。板书设计:第十课 水墨诗心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2、通过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

41、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3、通过分析中国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重点:中国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课前准备:国画用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赏析1、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这只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出。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2、蛙声十里出山泉

42、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纵129厘米,横34厘米。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著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二)作品内容介绍: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未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在逆水游动,旁边是山石。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也在大声鸣叫。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