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62874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摘要:奶牛饲喂机械化对增加个体奶牛的产量、提高奶 产品的质量和饲养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 分析了人工饲喂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奶牛养殖主要采用 的 TMR 饲喂技术和机器人饲喂, 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饲喂装备 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机械化饲喂由于能够解决传统的人工饲 喂的劳动强度大、饲喂效率低等问题,是当前规模化养殖奶 牛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奶牛饲喂装备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奶牛;饲喂装备;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 S818.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74/nyyjs.2016053202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牛 奶制品的需求量日

2、益增加,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印度的第 3 大产奶国 1 。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养殖数量不断增加,故机 械化养殖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奶牛饲喂装备因此也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奶牛养殖业发展情况看,养牛饲喂 机械化对增加个体奶牛的产量、提高奶产品的质量和饲养的 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饲喂装备的发展对奶牛养殖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研究表明,奶牛养殖业饲喂方法主要有人工饲喂和自动饲喂 2 种方式。1 人工饲喂 人工饲喂是饲喂人员将苜蓿草、青贮、块根、糟渣类和 精饲料分别喂给奶牛。一般每天饲喂 3 次。现在我国大部分 中小型奶牛场仍采用这种传统的饲喂方法。国际之间将其称 为个别饲养

3、法。其饲喂顺序为先喂青贮料,然后将精料加水 拌匀饲喂,再加副料如糟渣类、青绿料、干草、汤料等,几 种料分别饲喂。人工饲喂的优点是奶牛相对固定,便于管理。其缺点是 饲喂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耗费劳动力多,饲喂效率低;人工 饲喂往往缺乏准确的计量器具,饲喂时一般用铁锹,喂料量 依靠饲养员的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投放,无法实现精确饲喂; 在饲料运输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洒、漏、破等情况,由此 造成饲料浪费的现象;个别奶牛容易发生采食量不足的情况; 由于是几种料分别饲喂,容易出现某种饲料进食过多而导致 奶牛营养失衡;饲料投放的准确度差,会造成饲料的浪费。 人工饲喂适合于个体小户饲养奶牛。图 1 是人工饲喂奶牛的

4、 照片。2 自动饲喂 奶牛自动饲喂的实现是以先进电子技术应用于畜牧业 生产领域为基础的。一般的奶牛自动饲料配给系统主要由自 动识别器、产奶量记录仪、定量配料系统和微型计算机等部 分组成的,在西欧各国 5000 个以上奶牛场得到了普遍使用, 发达国家 80%的牛场和农户都已采用了自动饲喂设备 2 。我国奶牛自动饲喂装备主要有 TMR 饲喂和机器人饲喂。2.1 TMR 饲喂TMR 是全混合日粮( Total Mixed Rations )的英文缩写, 所谓全混合日粮饲喂是根据分群奶牛的营养需要,在特定的 饲料加工设备里将精料、维生素、矿物质、粗料和其它添加 剂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饲喂的

5、一种方式。这 种饲喂方法使奶牛采食的每一口饲料营养都均衡,能够满足 不同阶段奶牛的生产需要。该技术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 以色列、英国、美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奶业发达的国家得 到了推广应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TMR 饲喂技术在 我国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的规模化牛场逐 渐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 TMR 饲喂技术已成为国际、 国内奶牛 养殖业应用较多、使用效果较好、技术较成熟的奶牛饲喂方 法3 。图 2 为一种以色列 TMR 饲喂设备的图片。与传统的人工饲喂相比, TMR 饲喂有以下优点:2.1.1 营养均衡性 人工饲养的精、粗分饲的方法中,造成奶牛摄取的营

6、养 不全面。采用全混合日粮配方混合、搅拌均匀的饲料,改善 了饲料的适口性,可以保证奶牛所吃的每一口饲料,其营养都是均衡的,口感一致使奶牛对饲料无法选择,避免了挑食 现象的发生。采用这种饲喂方法可以既可以节省饲料,降低饲喂成本, 还可以使奶牛的产奶量提高。2.1.2 改善奶牛健康TMR 饲喂是根据奶牛对粗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将揉碎的粗饲料和精饲料、各种添加 剂经过充分混合、搅拌而形成的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维 持奶牛瘤胃内 pH 值相对稳定,使瘤胃发酵机能增强,降低 奶牛营养代谢类疾病的发病率,保持奶牛健康。2.1.3 提高奶牛产奶性能 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奶牛粗、精分

7、饲的饲喂方法比,采 用 TMR 饲喂技术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可以使奶牛的产 奶量提高5%8%,乳脂率提高0.1%0.2%4-5。2.1.4 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 TMR 技术饲喂, 饲料原料的切割、 搅拌与饲喂等工 作都是由机械来完成的,其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省了人工费 用,饲喂效率由过去的 15 20 头/人提高到 40 50 头/人6 ,适合于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中推广应用。 另外,采用 TMR 技术饲喂,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成本低的农副产品和饲 料原料,进一步降低了饲料的成本 7 , 8。TMR 饲喂的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对道路、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的要求都较高。一般进

8、口的 TMR 机质量好,但是价格昂贵,大约在3050万元之间,一般中小型奶牛场难以承受; 采用 TMR 技术混合均匀的饲料贮存 的时间较短,如果配制好的饲料没有一次性饲完,很容易发 酵变质。此外, 采用 TMR 技术饲喂对奶牛饲养的管理水平要 求较高,要求分群越清楚越好。频繁分群会使奶牛在转群的 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会引起产奶量的波动。可见, TMR 饲喂适合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小型散户养殖 由于难以对奶牛进行合理的分群、 不能充分利用 TMR 的各个 阶段的配方,配送成本也高,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的奶牛养 殖场是实施 TMR 饲喂技术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就国内奶牛场而言,目前近 5

9、0%的规模化牧场都在采用 全混合日粮技术(TMR )饲喂奶牛,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 低了奶牛的饲喂成本,提高奶产量和奶产品质量,避免奶牛 挑食和营养失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TMR 技术始于 20 世 纪 60 年代,并率先在英国、美国、以色列等国得到应用。 2.2 机器人饲喂奶牛养殖业是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密集的行 业,适合采用机器人作业。目前,国外已研制出了自动精确 饲喂机器人产品,如瑞典的瑞典利拉伐国际公司( Delaval International AB )芬兰的贝龙(PELLON公司等生产的饲料 机器人,其饲料的总容量可以在120160L之间变化,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场

10、需求 9 。一般饲喂机器人主要由行走部件、 定量给料系统、 料箱、 定位传感器、射频识别装置、控制系统、操作面板及电源等 机构组成, 其实物照片如图 310 所示。与传统的人工饲喂方 式相比,奶牛机械化饲喂设备大大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奶牛的饲喂效率和饲喂质量,为增加奶牛单产、提高 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虽然国内外已研制出不同种类的机械化奶牛饲喂 设备,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对饲养人员 素质要求较高、其结构复杂、难于操纵、修理困难以及价格 较高,中小规模养殖户无力购买等突出问题。因此,针对我 国奶牛饲喂装备现状,急需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简单、

11、 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奶牛精确饲喂设备,这对畜牧业机械 化、精确化、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奶牛养 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参考文献1 李胜利 .中国奶牛养殖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农 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奶牛养殖专栏, 2008( 10):44.2 花俊国,周永亮, 花俊治,等.奶牛自动饲喂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06 , 12 (22): 79-83.3 肖士军,黄军,高玉平,等 .实现 TMR 词喂技术的装备及发展趋势J.中国奶牛,2011 (15): 39-43.4 Howard K , Plasto T. Feedlotting: a guide fo

12、r beef producersM.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 1991.5 Michael R A.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changing to TMR feed systemJ. Advances in Dairy Technology,1995( 251):257.6 陈明,郝秋涛,郭呼忠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及设备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 (2) : 22-24.7 郭丽君,王玉涛 .应用 TMR 饲养技术对奶牛健康的 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 1): 29-30.8

13、 黄香,文信旺,赖景涛 .全混合日粮在奶牛养殖业上 的应用J.广西畜牧兽医,2009,25( 3): 168-169.9 李源源, 王军, 闫景凤, 陈蕾 .奶牛精确饲喂机器人的设计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1( 233)36-37.10 谭春林,坎杂,曾明军,等 .奶牛饲喂技术与设备的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 12): 240-245.11 熊本海,钱平,罗晓清,等 .基于奶牛个体体况的精 细饲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05,10( 10): 118-120.作者简介:赵丽萍( 1969-),女,副教授,研究方向: 农业机械;赵清来( 1972-),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机 械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