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36144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来自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到一些民谚、俗语及一些成语,这些生活语言中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能注意分析,了解这些语言,就可以在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是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列举一些事例。一、声学方面1、 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超高,当然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2、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这是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声。3、 弦外之音:这是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我们是听不到的声音。4、 听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5、 但

2、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而光在同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二、热学方面1、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为1064而火焰的温度一般为800左右,所以金子不会被熔化。2、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能继续吸收热量。扬起的汤向空气中散热而温度下降,但水回到锅内吸收热后马上又沸腾了,它没有断开热源,而抽薪过后能从根本上制止液体的沸腾。3、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液体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就破裂,声音较大,而沸腾时,水温上下相等,气泡升到液面时才破裂,声音较小。4、

3、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而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而空气的温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5、 瑞雪兆丰年:因为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三、光学方面1、水中捞月一场空(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当然是徒劳。2、猪不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与像等大对称,像与物一模一样,仍像猪当然也就里外不是人了。3、海市蜃楼:射向远处地面的太阳光,被反射到空中时,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而发生折射,看到的是远处的景物所成的虚像。4、洞中方一日,世

4、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一天,地球上已度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这是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四、运动和力学方面1、四两压千斤: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长,那么“四两” 压千斤是完全可能的,难怪阿基米德会有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2、如坐针毡,快刀斩乱麻:刀刃越薄,受压的面积越小,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快刀斩乱麻,当然就省力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这个道理。3、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4、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了约为40003千米,约为八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科学地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总之,物理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交谈的过程中,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定能对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